不支持Flash

经理“下岗”当上禁毒社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16:29 新民晚报

  今年暑期,读大学的小冯几乎天天来找禁毒社工宋晓燕聊天谈心,他自告奋勇对宋晓燕说:“我来做你的志愿者吧,给那些吸毒对象现身说法。”

  这个“勇敢”的“志愿者”,曾经是宋晓燕帮教的吸毒对象,曾经因吸毒被劳教,也曾经沉湎于毒瘾而不能自拔……天平街道的禁毒社工宋晓燕用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和女性的细腻,慢慢打开了小冯的心扉。

  对这个职业充满自豪

  曾经做过律师、当过大公司经理的宋晓燕4年前来到徐汇区天平街道当了名普通社工。这个岗位上流水般来来去去一拨又一拨,可宋晓燕却依旧坚守。舍弃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去当一名“婆婆妈妈”的社工,打交道的又都是些心理有些扭曲的吸毒者,她图的是什么?宋晓燕说曾在司法部门工作的父亲,给了自己的价值观很大的影响。“以前当经理的时候,工资是现在的十几倍,但是人生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听着宋晓燕讲述她怀孕时挺着大肚子在窄小的楼梯上爬上爬下,听着她一次又一次地找工作对象谈心,尤其是听到她说帮助的一个个吸毒者回归社会,言语间充满了对社工这个职业的自豪和满足。宋晓燕说刚开始干社工的时候,是“一片豪情万丈”:反反复复告诫吸毒对象,用的是“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育,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虚心向有经验者请教

  直至接触到一起特别的案例,让她摸索到一套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宋晓燕有个志愿者是一家医院的护士长,还是个心理咨询师。当时宋晓燕正接手一个案子,工作对象始终关闭心门拒绝和她交流。宋晓燕向这位志愿者求助。果然,那位学过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志愿者的“你说我听”方法很奏效。几次交谈后,那个吸毒人员开始讲些心里话,交流时间也从最初的一个小时不到延长到二个小时、四个小时,甚至更长……共同努力下,那名曾经的失足者,现在已经是世界500强一家企业的员工了。这给了宋晓燕很大启发:做禁毒社工不能仅仅靠单一说教,走进吸毒对象的心扉光有耐心不够,心病还得心来医,得依靠专业知识。在天平街道和志愿者的支持下,宋晓燕两年前创办了“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又自费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宋晓燕说自己逐渐学会了倾听来访的心声,试着去感受他们的痛苦。“你说我听”的尝试让她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真心对待工作对象

  2003年,刚从劳教所出来的小冯成了宋晓燕的工作对象。小冯高中毕业后当保险经纪人,由于压力太大,偶尔从朋友那里吸了一次毒品后,渐渐地就不能自拔。父母一直把他关在家里,一步都不让他出去,就怕他碰毒品。

  宋晓燕说,刚接触小冯的时候,他就低头抽烟,说什么都不回答。“我们也知道,很多吸毒的人都会隐瞒他们的实际情况。但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还在吸毒,我也只能一步步慢慢来,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我是真心诚意帮助他的。”

  接触的时间久了,小冯慢慢开始话多了,也愿意把一些心里话讲给宋晓燕听。有一天他告诉宋晓燕,他想考大学。宋晓燕听了暗暗高兴,自己的努力总算有了效果,她经常打电话鼓励他。正是有了宋晓燕不懈的支持,小冯终于考上大学。现在的小冯完全变了样,努力学习,不仅每年都拿奖学金,而且以30多岁的“高龄”当上了班长。

  实习生赵飒飒本报记者袁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