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山边从“不适应村”到“精品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01:40 石狮日报

  

山边从“不适应村”到“精品村”
村情简介

  山边村位于永宁镇东北部,全村住户180户,人口694人,海外侨亲600人,由于地处偏僻,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曾是石狮市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不适应村”。近几年,山边村党支部从村情民意出发,积极探索创建新农村的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泉州市宽裕型文明村”、“石狮市改旧建新精品村”等荣誉称号。

  从“不适应村”到“精品村”,山边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选准一条适合山边村发展、让村民共同致富的好路子,用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来检验先进性教育的成效。海外侨亲积极为新村建设出力

  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工作做起,不断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是山边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经验。该村采取“干部垫资、华侨捐资、群众集资”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先后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海外侨亲捐资600多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改变村容村貌。几年来,该村先后拆除破旧厝、危房和“公妈厅”32座,拆除猪棚牛舍和违章搭盖120处,拆除“碉堡”厕所140座。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新建住宅楼26幢,改造住房18幢,整合“公妈厅”2座,新建标准化公厕2座,配备标准化卫生桶85个。随即,该村投入资金930多万元,铺设水泥花砖,建设挡土墙、排水沟护栏,铺设水泥路面、排水排污管道,建设小公园及村间绿化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支书垫资千万元建标准厂房

  要发展,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山边村科学规划“居住区、工业区、耕作区”,提出了“建设标准厂房,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新思路,并得到村民们的一致拥护,村党支部书记吴亲勇先垫资1000万元作为工业区建设的启动资金,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合理调整利用土地,以土地入股分红模式投资建设标准厂房。该村对多年已批未建和闲置的用地进行规划,计划总投资4亿元,建设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店面388间,外口公寓12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每年出租可增加集体收入400多万元,并带动全村第三产业发展,增加村民就近就业和增收渠道。工业园区采取总体规划,分批建设,首期投入350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外口公寓2栋。村两委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致富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山边村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和进城做生意,村两委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农民提供信息,加大“阳光工程”实施,提高农民进城务工的技能。村党支部书记、石狮市永宁建筑公司董事长吴亲勇,招聘40多名本村人在公司任职,相关土石方运输业务,全部由本村运输专业户承包;支委蔡能德开办了德兴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先后安排20多位本村青年在公司上班。

  为了减轻村民负担,山边村实行小学五年免交学杂费,鼓励和奖励大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村里承担全民合作医疗保障费,村民参保率达100%%;实行村环卫统一管理,卫生管理费一律全免。(记者傅文忠林恩炳/文许小雄/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