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狱警辛敏杰与老残犯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10:33 民主与法制杂志

  - 徐建军 卜天石

  有人说他是老残犯心中的一盏灯,为他们指明了改造方向;有人说他像一团火,温暖了老残犯的心。其实,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监狱民警,用他那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使老残犯感受到了温暖,使他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他就是吉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吉林市江城监狱民警辛敏杰。

  前提是心中要有他们

  老残犯是罪犯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吉林市江城监狱老残犯分监区,有100多名老弱病残犯,他们大多身有残疾,不是聋就是哑,不是瘸就是拐;年龄大的有七八十岁,小的有三四十岁,基本干不了什么重活。他们多数患病,对他们不管不行,管深了也不行。他们对监狱做不了什么贡献,却经常惹事生非,给管教民警制造麻烦。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到老残监区工作,也很少有人能管好老残监区。

  可辛敏杰却是个例外,他不但热心于老残监区的工作,而且把老残犯管理得服服帖帖。监狱信任他,民警敬佩他,老残犯离不开他。

  2006年的春天,辛敏杰看到老残犯种的辣椒已经成熟了,便想改善一下他们的伙食,他带着几个老残犯摘了两筐辣椒,回来按人数分了。可是还没等分完,就有两名犯人嚷嚷起来了:“这太不公平了,这不是欺负人吗?”辛敏杰忙问:“怎么回事?”原来辣椒有大有小,这两个犯人摊上两个小的,因此来了气。“多大点事啊,还值得这样!”辛敏杰心里又好气又好笑,连忙给他俩换了几个大的,这才平息了风波。这件事虽然不大,但让辛敏杰感到老残犯的事必须认真对待,马虎不得。辛敏杰说:“开始,我对他们这种行为很来气,但又一想,老小孩没什么可奇怪的,咱家的老人有时不也这样吗?这么一想,心里也就坦然了,气也就消了。”

  生活中,老残犯有一种自惭形秽的自卑感,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让人瞧不起,因而始终有一种嫉恨和仇视在心头。有时候就是你看着他们笑,他们也会感到好像把他们的窘困和自卑看透似的,也会因此而恼恨你。

  辛敏杰是怎样摸透他们的心理,开展针对性教育的呢?在他的管教室里,存放着老残犯档案卷宗的铁皮柜说明了一切。这里写着密密麻麻字迹的“黑色档案”,别人一看就头疼,辛敏杰却视为珍宝。他说:“这些材料记载着老残犯前前后后的犯罪过程,有血、有泪,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金钱的渴求,看到他们人性的缺陷,人性的扭曲,人性的异化。”这些材料可以帮他破解老残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帮他掌握老残犯的犯罪经历和心理、个性特点,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教育和引导。

  张耀祖今年63岁,因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是个典型的“五进宫”服刑人员。别看没多大文化,可心里“坏点子”却不少。辛敏杰找他谈了几次话,他总是好几天,坏几天。开始,辛敏杰很烦,但又一想,光烦不行,还是想办法怎样教育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于是,老辛便热情地接近他,他病了,老辛带他去治病;他的牙掉了,又带他到

医院修牙、镶牙;对他的错误,毫不留情地批评。一次,张耀祖唆使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王大金打同犯,说:“你狠劲打,你有精神病,打死人不偿命。”辛敏杰很气愤,对他说:“他打人没事,你唆使他打人,就违犯监规监纪了,得处罚。”经监狱领导批准,张耀祖被禁闭七天,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怨恨辛敏杰。后来,张耀祖被送往其他监区,他依然留恋老残监区。他对别人说:“辛警官关我禁闭还扣了我的奖励积分,但我不恨他。辛警官处理问题公正,不歧视老残犯,把老残犯当人看,我就愿意在他跟前改造。”

  要紧的是用心关爱他们

  有时候,监狱民警的人格力量也可以成为推动罪犯改造的催化剂。许多在辛敏杰看似很平常、很自然的事,老残犯却——记在心上,有的还成为佳话,在老残犯中广为流传。

  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服刑人员王铁的间歇性精神病又犯了,把自己的被子扔到地上,又踩又踹,见谁骂谁,谁也管不了。没办法,值班领导给辛敏杰打电话,让他来监狱处理王铁的事,说来也怪,辛敏杰一过来,他不吵也不闹了,还乖乖跟辛敏杰去了医院。

  78岁的服刑人员陈万刚,满口假牙在看守所时就碎了,始终没镶上,吃饭、说话特别费劲。辛敏杰两次带他到医院镶牙,并为他垫付100多元的镶牙费。后来陈万刚的儿子来监狱探视时,看到父亲镶的新牙,很受感动,说:“辛警官真是个好警察啊!”

  20多年来,辛敏杰把他的情、他的爱都献给了挚爱的事业,献给他管辖的老残犯。他对老残犯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千方百计想法帮助解决。

  62岁的服刑人员穆晓天,犯下了儿女们最忌讳的强奸罪,被判刑4年,2004年因符合假释条件被呈报假释。想不到在等待假释期间,他却突患脑血栓,半个身子不好使。12月,有关部门发放假释登记表,其他服刑人员的假释表都被家人拿走了,就剩穆晓天的没人拿。辛敏杰忙给他家人打电话,却联系不上,写信又来不及,于是,他便利用休息日把假释表亲自送到他家。原来,穆晓天没有老伴,暂住在小女儿家中,女儿嫌他丢尽了儿女们的脸,便不想管他,把家里的电话号码也改了。见此,辛敏杰耐心地向其女儿、女婿介绍他的改造情况,然后动情地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现在你父亲已是风烛残年,又得了脑血栓,够可怜的,政府都不弃,作为他的女儿、女婿能忍心不管吗?你们就不怕别人说不孝顺吗?”一席话,说得穆晓天的女儿、女婿羞愧地低下了头,异口同声地表示:“辛警官,你放心,我们一定把老父亲接回家。”三天后,他们就把派出所同意的手续送到监狱,穆晓天高高兴兴地出监了。

  去年6月,服刑人员付国生走进监舍时,忽然一阵头晕、胸闷并伴有痉孪性疼痛阵咳。到了晚上,他感到一阵阵发冷,知道自己发烧了。后来,高烧一直持续,人烧得昏昏沉沉,时而糊涂,时而明白。第二天,辛敏杰知道后,立即把他送到监狱医院。医院李大夫建议送监外医院做深入检查。付国生一听就傻了,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哪有钱哪。原来,他是个光棍,连个家都没有,一直是“三无”(无信件、无汇款、无包裹)人员,又有谁能管他?

  “怎么,担心没钱治病?”辛敏杰好像猜透了他的心思,俯下身问他。他点了点头。“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解决。”办好外诊手续后,辛敏杰把他送到了市中心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医院要求住院治疗。他以为这次是死定了,因为他两个弟弟就是结核性腹膜炎死的。那是在家里边,都治不好,何况现在他是蹲监狱。

  住院的几天里,他心情特别不好,辛敏杰就鼓励他、安慰他,让他振作精神配合治疗。从辛敏杰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目光里,他看到了生的希望。辛敏杰一直守护在他床边,带他抽腹腔的浓液,还给他买爱吃的水果、糕点。他逢人就说:“是辛警官救了我,要不是他我就活不到今天!在他手下我一定好好改造,要不就没有‘人’字两笔。”

  其实辛敏杰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三四百元,爱人没工作,儿子服现役,经济上够拮据的了,还经常给老残犯垫付医药费,真是不容易。用辛敏杰的话说:“要使老残犯增强改造信心,要紧的是在生活上、感情上用心关爱他们。”他始终坚信,罪犯虽然道德沦丧、害人害己,但只要在他们还未完全泯灭的良知里,投入一缕人间的温暖,常常会激起他们来自人类天性的自然涌流,变成促使其改造的动力。

  改造老残犯离不开心智

  辛敏杰告诉我:“老残犯是个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特殊群体,有时候很固执,让人很难琢磨,这时光关爱不行,还得要使用心智去矫治他们。”

  那次,一高一矮两个服刑人员规规矩矩地出现在辛敏杰的管教室门口。高个子犯人看上去40岁出头的年纪,面色不错,双颊红润,秃了大半的额头亮锃锃的;矮个子犯人大概有60多岁,脸色略显苍白。辛敏杰和蔼地问:“什么事?”还没等矮个子犯人开口,高个子犯人就抢着说:“辛警官,下水道堵了,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可脏了。”辛敏杰问矮个子犯人:“你有什么事?”矮个子犯人愤恨地说:“辛警官,我的拖鞋丢了一只,可能是让王力给撇了。”辛敏杰面露不悦,沉着脸说:“不要乱怀疑,好好找找,说不定谁穿错了鞋。”矮个犯人辩解道:“我都找一早晨了,也没找着。肯定是昨天我和王力吵嘴,他记恨我,就把我拖鞋撇了。”高个子犯人在旁边帮腔:“辛警官,昨天王力确实和他吵嘴,还威胁他说‘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我看这事儿准是王力干的。”

  辛敏杰觉得事有蹊跷,领着高个服刑人员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下水道被捅开了。高个子犯人郭纯手里拿着一只拖鞋跟在后面,嘴里不停地说三道四:“王力这小子……真缺德!”辛敏杰对郭纯说:“把拖鞋给赵扬。”赵扬说:“辛警官,这拖鞋都坏了,在哪儿找的?”没等辛敏杰开口,郭纯抢着说:“从下水道里掏出来的。”

  辛敏杰让郭纯把王力叫来,没成想王力却拒不认错,还直喊冤叫屈。

  辛敏杰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就向其他服刑人员打听。后来,站夜班的服刑人员向他反映,他们都没看到王力晚上起过夜,却看见郭纯去了好几次厕所。辛敏杰心里琢磨,没病没灾的,一夜之间为什么去了几次厕所?他顺藤摸瓜,又了解到一些异常反映。于是,就对郭纯进行了突击审讯,郭纯供认了自己为了帮助赵扬出气,嫁祸于王力的全部经过……

  原来,王力家庭条件在老残监区算是较好的,因此他经常在同犯之间炫耀自己,经常和同犯发生磨擦,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昨天和赵扬吵架,就因为吃饭时王力无意中碰了他一下,他就不干了。郭纯看着王力就来气,绞尽脑汁想出这个“点子”教训王力。王力却不知情。

  这帮老残犯出的事儿就是怪,很多时候是无法用常理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解释的。只有反复了解,认真琢磨,才能摸到真正的症结,对症下药地做工作。

  目的是教育改造老残犯

  有人说,老残犯多数是年纪大的,他们只要不出事,生活上安排好就行了,对他们改造教育没什么价值。辛敏杰却不这么看,他不光照顾好老残犯的生活,教育他们遵守监规监纪,也对他们进行政治、文化、心理等教育,还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从中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能力。

  服刑人员刘吉林,55岁,因身患重病和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辛敏杰手把手地教他如何穿衣、洗脸、刷牙。现在,他不仅能自己穿衣、洗脸、刷牙,还能干除草、打扫卫生等简单的劳动。服刑人员张景玉来自社会敬老院,因交通肇事腿瘸了,辛敏杰见他身体还可以,就结合劳动教他如何养鸡和收拾卫生。张景玉高兴地说,我回到敬老院可以收拾卫生和养鸡,我也是有用的人了。服刑人员姜海洋,今年55岁,入监前会泥瓦活,辛敏杰结合狱内劳动有意锻炼他,现在,他不仅可以砌条石、修马路牙子,还可以铺方块、贴

瓷砖、砌砖墙,成了一个能工巧匠。他常对人说,他在辛警官的教育下,这几年监狱没白蹲,学了不少技术活,这样,他出狱以后完全可以自谋生路。服刑人员李逢春,44岁,虽然身体残疾,但手很巧,可以用方便面袋子编花篮。辛敏杰就在这方面鼓励他,并为他提供一切方便。现在,李逢春编的花篮可以当艺术品出卖了。下一步,辛敏杰准备向社会推介李逢春的作品,进一步提高他的谋生本能。

  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辛敏杰管理老残犯近百名,无一非正常死亡,犯人的减刑率、假释率、转化率、改好率在分监区同比都是较高的,违纪率下降更为明显。过去,老残监区是令监狱头痛的地方,自从辛敏杰管理之后,老残监区成了监狱最放心的监区之一。

  (文中服刑人员系化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