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随着父母辗转各地 “留守儿”进城半“工”半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14:17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快开学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都市对外来工子女教育的开放,更多的外来工子女不再“留守”,而是随着父母辗转到打工地去读书上学。

  随妈去读书

  火车站惜别爸爸

  昨天上午,记者从新街口登上开往火车站的地铁,就看到一家三口在话别。

  金妈妈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是安徽巢湖人。丈夫在南京打工,她在浙江嘉兴打工。她没有把孩子留在老家,而是带到嘉兴上小学。为了省钱,她和女儿住在郊区,孩子上学远离学校,因此孩子每天总是比别人早起近1个小时赶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成绩非常好。金妈妈说,其实丈夫的工作非常辛苦,可以说是最底层的打工族,但是孩子不能缺失父爱,于是她把孩子带到南京来,在河西丈夫长期租的一间棚子里,一家过了几天。其间,她带孩子偷偷去看了爸爸装卸时的劳累,也让孩子的爸爸带着孩子去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和夫子庙,她要让孩子知道,父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大的辛劳。

  走出地铁站,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和候车室内,呈现在记者面前带着孩子去读书的家长远远不止金先生一家。在现场,记者随机了解到20位这样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发现这些双亲都在城里打工的孩子,返乡读书的只有3人。

  菜场帮卖菜

  忙里偷闲写作业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菜市场时,暴雨即将到来前的闷热,让人有些窒息。但是在卖菜的摊位前,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正趴在妈妈的菜摊旁认真地写作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保持着午间学习的习惯,因为这个时候菜场里买菜人最少,她不需要去帮妈妈张罗了。

  孩子的妈妈介绍说,她和丈夫以卖菜为生,一直租住在五台山一间10个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到了女儿徐志和她的双胞胎弟弟上学的年龄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他们只能让弟弟在南京上民工子弟学校,而姐姐徐志则留在安徽阜阳老家上学。去年暑假,丈夫回老家感到孩子和他们疏远了,原来相当多的孩子都到打工的父母身边读书了。为了孩子的成长,去年他们把小徐志接到南京,让她和弟弟同在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上学。最后,姐弟俩又因民工子弟学校的拆迁,在政府的安排下入读了清凉山小学。

  书店买新书

  不让妈妈多花一分钱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新街口的新华书店,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买新书。一位名叫万俊的皮肤黑黝黝的小朋友映入记者的眼帘。万俊是南京春江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在南京开面包车。万俊的妈妈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万俊回了老家,一个假期晒得黑黝黝的。现在就要开学了,带他来书店买些书。小万俊走到书店电子辞典专柜旁,立即被电子辞典吸引住了。售货员向他介绍并让他试着操作,懂事的小万俊却缩回手,连说这个太贵了。记者问他为何不让妈妈买。他说,这个辞典太贵了,要爸爸妈妈忙好多天。更何况,在老家小朋友开学能得到一个新书包就非常开心了。最后,万俊就买了《新华字典》和《古诗九十首》两本书高兴地离开了书店。收藏此页 | 打印此稿 | 关闭窗口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江燕平吴俊 编辑:陆晴 】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