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的洋文凭,单位都不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15:41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求学三年前后花了30多万元,好不容易拿回了加拿大的本科毕业文凭,却在国内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不少用人单位直言并不信任这种“洋文凭”。昨日,“海归”王小姐抱怨道,原以为“千金”换回来的是香饽饽,没想到现在倒成了“绊脚石”。

  30多万,抱回烫手洋文凭

  23岁的王小姐今年刚从加拿大毕业回国,在加留学三年就读经济本科专业,“我在那里省吃俭用,还花了家里30多万呢!”在拿到毕业证后,归心似箭的王小姐立即回到家乡青岛,准备大展身手。谁知,回国后的两个月内,王小姐先后到十多家公司企业进行过面试,但大多数招聘单位都对“海归”身份顾虑十足。有的认为“海归”的身价太高,“我们招聘的岗位普通本科生就能胜任”;更有不少单位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疑虑,“现在的假洋文凭这么多,而且你就读的学校不是名校,所以这个文凭是真是假我们很难判断”。近几天,王小姐和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辛辛苦苦,费了那么多钱考出来的洋文凭,没想到成了绊脚石了。”

  认证率,百分之二未通过

  “海归人员可以到青岛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来进行学历学位认证。”昨日,记者替王小姐进行打探得知,青岛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可以为海归们办理相关的学历学位认证。“但申请人要先到‘中国留学网’上提出申请,教育部会回附一封邮件,上面注明需要带的材料,申请人再携带材料到我们中心办理即可。”昨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孟先生解释道。据了解,2006年该中心共为460多名海归人员进行了学历学位认证,其中从日本和英国回来的海归学子最多,其中也不乏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高材生。其中,有2%者因就读学校不在认证范围之内,而未通过认证。虽然这一数字远远低于5%的全国平均水平,但比往年仍有所增长。

  洋文凭,为何渐失分量

  对于“海归”的洋文凭,为何部分用人单位不买账。昨日,一家金融机构人事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道,在多年的招聘过程中,有两类“海归”人士属于招聘单位格外“警惕”的人群。“一类是原来中学时候成绩就不怎么样,就靠家里有些钱,到国外去镀金的。所以我们在招聘时,特别强调要看中学成绩,也是旨在筛选真正的优秀人才,剔除这类所谓‘海归’;另一类是合作办学模式的文凭,比如在国内或是国外学习,却拿到了第三国的文凭,就有可能是不被认可的洋文凭。”正是这少数充数的“滥竽”,降低了外界对海归人员的整体评价。此外,一家大型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都喜欢实践经历丰富,一上岗就能立即投入工作的人员,而多数海归人员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国外的实践实习经历欠缺,所以进入企业后还需要很长一段磨合期,这是一个劣势。”

  讲诚信,洋文凭需正名

  据了解,2006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共办理了3万例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假洋文凭的比例较前几年有所上升。仅在某一城市,两年中就发现了近百个海归证书、文凭不在认证范围内。其中,甚至有人凭借假洋文凭进入了科研单位和高校,后经发现被清退。对此,我市长期从事留学服务的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出国留学的诚信建设已经到了必不可少的阶段,留学中介更应该规范中介行为,讲究诚信,同时,还要加强留学生出行前的诚信教育,只有经过这样共同的努力,才能提高海归的诚信度与含金量。记者仇瑰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