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封家书 看哭“狠心”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15:41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一封家书看哭“狠心”爹
军训结束,同学们与教官建立起深厚友情。

  “读着儿子的信,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26日,在青岛二中操场上,市民曹先生一边搂着刚军训完的儿子,一边对记者说,其实自己作为大男人,心肠挺硬的,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被儿子感动了。

  学生军训写家书

  据悉,我市各高中新高一学生军训近日陆续结束,不少学校的军训中都有“写家书”一项内容,而据了解,往往是初次经历“磨难”的孩子哭着写,父母哭着读。

  26日上午,青岛二中在田径场举行了阅兵式,前来观看自己孩子成长英姿的家长坐满了看台。阅兵式一结束,学生曹振就兴奋地跑到场外,紧紧地拥抱了一下父母。曹振说,虽然离家才几天,但感觉这几天是真正自己生活的日子,脱离了父母的怀抱,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时候,才感觉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爱有多深,因此在写家书时,一直流着泪写了两页,以后再也不会对父母犟嘴了。

  曹振的父亲曹先生告诉记者,收到儿子的信后,感觉儿子一下子长大了,边看边就掉泪了,感到儿子开始真正理解了作为一个父亲的爱。

  提起笔集体流泪

  在操场上,女生芮祯挽着妈妈的手亲热地走着。芮祯的妈妈说还没收到女儿写的信。当记者问芮祯信中的内容时,芮祯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捂着脸走开了。

  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当时大家在教室集体写信时,先播放了六名同学的家长给孩子寄语的电话录音,听到家长们的殷切期望,想到自己父母的疼爱,同学们几乎都是流着泪写家信的。写完后,就通过邮局寄给了父母。学生小孙说,“军训虽然很苦,很累,但通过军训才懂得了父母的呵护和亲情的可贵。”

  有学生露“信尴尬”

  记者从市区一些高中了解到,军训中,大多数学生写的信都符合格式和要求,能通过邮局寄回家里,但也显现了一定的“信尴尬”——由于学生没写过信,有的不知道邮编写在哪里,收件人地址写哪里写多细,闹出不少笑话,老师不得不先教学生信件的写作格式。

  一些学生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学生更倾向于短信联系、网上聊天,或者发电子邮件,很少接触到写书信,平时有事就给父母打个电话,难得写信。二中的韩潇老师称,手写的书信是有“温度”的,网络时代下,写信能更好地感受到父母之恩。

  家长舍不得“放手”

  “出发前,我妈给我准备了N多东西,我要背着一个书包,提着一个旅行包,还要提着被子,就像搬家一样。”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还有的学生说,“我妈嘱咐我,衣服一天一换,不用洗,军训完拿回家一块洗行了。”对于家长的呵护,不少同学却并不领情,“也不想这样,没办法,希望爸爸妈妈‘放手’。”

  据悉,很多学生在军训期间,家长们怕孩子吃不好受苦,都给孩子准备了一个“食品包”,还有的专门跑到军训地“探营”。对此,不少学校也挺头疼:军训本来就是要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可家长却还在惯孩子。不如放开手,让孩子勇敢地去飞吧,因为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闯荡。

  据了解,连日来,我市市区64所初、高中学校的3.5万名秋季入学的初一和高一新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国防知识和军事训练教育,自1997年至今,我市已坚持10年。记者 巩合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