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埋地下管以后无须挖路扰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1:50 石狮日报

  

埋地下管以后无须挖路扰民
新闻提示:在引进“拉管”新技术前,我市埋设地下管道都是人工开挖路面,工期较长,影响交通畅通和市民群众出行,广大市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本报讯昨天上午,八七路市公务大厦路段一侧,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两条30厘米口径、一条15厘米口径的PE实壁管被依次“拉入”地下,穿越宽达35米的八七路,到达道路的另一侧,三条管道铺设完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八七路路面完好无损,人车畅通自如,仅在道路的两侧挖开了两个一米见方的深孔。

  市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场施工采用的是一种新技术———“拉管”,这种技术主要运用于地下钻孔作业,目前在上海、福州等大城市应用。在引进此新技术前,我市埋设地下管道都是人工开挖路面,工期相对较长,影响交通畅通和市民群众出行,广大市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从去年下半年起,我市开始引进“拉管”、“顶管”等新技术,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今年我市正在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大批雨水、污水管道须重新埋设,一些相关部门管网也要改建,地下作业明显增多,但由于大量运用“拉管”、“顶管”等新技术,地面开挖反而明显减少。

  市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现场算了一笔账:若人工挖开宽达35米的八七路,仅挖路和路面修复就需约1.5万元,加上管道成本,约两万元;而运用“拉管”技术也不超过2.5万元。虽然花钱多了一点,但市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认为:道路交通不会再阻滞了,市民也不会心烦,多花一点钱,值!(留锦章记者吴汉松/文王柏峰/图)

  短评

  运用新技术造福百姓

  石狮的城市化正在急速推进之中,而规划不足的历史欠账尤存。旧城要改造、旧村要改造、旧路要扩建,牵涉方方面面的问题,若采取常规方法、常规手段,许多工程建设项目都将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有些建设项目本来是“民心工程”,但由于施工控制做得不好,产生诸如影响交通、渣土污染等种种现象,老百姓怨声载道。

  民生疾苦是天大的事。不可否认,一项工程就是一项变革,其势必会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付出必要的社会成本。但是,无论从工作的出发点还是落脚点上看,我们都有理由让付出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事实上并非无策可循,运用“拉管”新技术埋设地下管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希望更多的部门、单位能像市政管理处一样引进新技术,希望更多的新技术造福石狮百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