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法官两年来奔走募捐筹齐手术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7:20 北京日报

  昨天上午9时,小熊(化名)左眼上厚厚的纱布被拆开。“恢复得不错,这样,三个月后就能进行义眼安装手术。”医生观察后说道。一旁,小熊的母亲已经泣不成声,拉着房山法院法官的手连声感谢。原来,小熊的手术能顺利进行,全靠房山法院执行法官两年来多方奔走募捐,筹齐了手术费。

  ■十年前的一场游戏使邻居反目为仇

  1997年的暑假,小熊8岁,小凯7岁。一天下午,小熊、小凯和几个孩子在外玩耍,拿着土块跑着追打,谁料,小凯投出的土块正好击中小熊的左眼。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一块不大的土块会对小熊的眼睛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小熊逐渐发现自己的左眼看不清东西,可懂事的他一直没有告诉父母。直到1998年8月,孩子的左眼越来越小,几乎看不见人了,小熊的妈妈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带着小熊到处求医。在同仁医院,小熊的眼睛被诊断为:左外伤性白内障!小熊最终失明了。

  为了治疗小熊的眼睛,妈妈带着孩子在同仁医院进行了两次手术,花了近3万元,钱大多从亲戚朋友处东拼西凑借来的,这让本不富裕的小熊家更加捉襟见肘了。手里已经分文没有的小熊家想到了小凯和那个伤人的土块,便在2000年,把小凯一家告到了房山法院。

  ■小凯家一贫如洗强制执行被迫中止

  最终,房山法院认定了小熊被小凯打伤的事实,并判决小凯家赔偿小熊医药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共计6万余元。可是,当2000年年底,法院强制执行时发现,小凯家一贫如洗,一家三口住在附近果园的十几平方米的临时房里。门口堆着锅碗瓢盆和粮食等物品,衣服、杂物胡乱地摊在床上。已是严冬季节,屋里却没有暖气,房子连顶棚都没有糊。“要觉得有值钱的东西就随便拿吧。”小凯的父母无可奈何地表示,愿意赔偿,但确实没钱。

  村委会也证明小凯家确实很贫穷,以前小凯还有个姐姐,患有贫血病,一家人的积蓄都搭上了也没能留住孩子的生命,现在小凯的妈妈也贫血,小凯正在上中专,一年花销近8000元,小凯家确实无力承担赔偿。确定小凯家无执行能力之后,执行法官按照法律规定不得不中止了案件的执行。

  ■多方募捐法院两年筹齐手术费

  2005年9月,房山法院成立了执行工作办公室,专门解决被迫中止执行的困难案件。小熊的案子作为典型和“骨头”案件(难办的案件)转到了执行办唐法官和栗法官手里。两位法官多次走访小熊家,但是,小熊的眼睛一直因为没有钱进行后续手术情况越来越差,如果再不进行治疗,右眼也要受到牵累。

  从法律角度讲,法官不得不给这个案子判了“死刑”,但法官们决定另辟蹊径,帮助小熊一家。法院先和村委会一起帮助小熊家申请下了低保。2006年11月,法院执行办积极与房山区红十字会联系,为小熊争取到了1000元手术费。此后,法官们又联系电视台播出了小熊的案子,随后,法院和小熊家收到了多名好心人的捐款。今年2月,法官将第一笔捐款共计3400元交给了小熊的妈妈。“盼了那么多年的手术终于能做了。”妈妈抱着儿子潸然泪下。终于,小熊的眼球摘除手术成功结束,法院表示,后续的义眼安装手术费也已经基本到位。RJ210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