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以助学善举激励孩子成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7:5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金堂中学去年建立起全省第一个“宏志班”,让贫困的学生走进了课堂———

  ■本报记者江芸涵实习生肖笛 昨(28)日,记者走进了金堂中学,与“宏志班”的老师、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

  助学善举让孩子圆梦2006年,家住金堂县沱源社区的杨思举初中毕业,家里的土地被征用,成为失地农民的父亲在县城拉三轮,身体不好收入甚少。“就算借钱也要读书”,杨思举父母深知只有读书才能让孩子真正摆脱贫穷。正当一家人为学费一筹莫展之时,传来了金堂中学成立宏志班的消息,只要分数达到中考录取标准,符合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条件就可以入学。杨思举以高出分数线40分的成绩进入

  了“宏志班”。

  “宏志班”,是由中国台湾商人林汉克先生为了资助农村教育而建立的爱心班级。2006年8月,金堂中学成立了目前四川唯一的由林先生私人资助的宏志班。宏志班的50个孩子,大都像杨思举一样来自金堂周边的农村困难家庭,每个孩子每年可以得到3000元的助学金。

  爱心教育让孩子自强“宏志班”的教学主要采取爱心教育,班主任何芙蓉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何妈妈。“老师的责任多过家长”,她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周殿雄的父母离异,刚到学校时,他吃了桔子就随手扔皮,何妈妈看见后,和蔼地开了个玩笑:“你乱丢果皮,我觉得我好失败。”周殿雄脸红了,从此再也没有乱扔过垃圾。

  爱心教育换来的是“县优秀班集体”的称号,换来的是整个班级用爱构筑的团结。孩子们不愿给这个“家”增加负担,就利用休息时间在学校里搜集矿泉水瓶和废报纸,卖掉后做班费;孩子们没有钱买辅导书,老师就每天抄一道思考题在黑板上,进校只是中等成绩的普通班,一年后就成为了尖子班……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希望到四川大学去学物理。”一向沉默寡言的杨思举说出自己的志向;“我要做军人或医生。”孤儿肖强说……这是“宏志班”50个人的心声:自强不息,宏志成才;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让爱成为一种动力吸纳优秀的学生加以强化培养,使得“宏志班”的学习气氛很浓厚;配备了优良师资共同商讨着对贫困孩子进行心理和学业辅导;运用单独的账户,每一笔费用都做详细记录,每个学生亲笔签名,使捐助款项的使用透明化;实施过程监控,采用如果有两门考试不及格就免除获资助权利的激励方式……这样的管理模式让“宏志班”的爱心成为一种持续的动力,让孩子们不忘自己的目标,更加学会珍惜。

  今年3月,林汉克先生携全家来到了金堂县,感动于“宏志班”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状态,他决定再把这项爱心工程延续下去。2007级宏志班的招生对象不止面向金堂,外地的孩子也可以入学。已经有250个同学报名,按要求录取了50名。而更多的孩子需要读书,“我们要再办一个宏志班”,金堂县决定依照这个模式,让更多贫困但有梦的孩子圆高中梦。

  成都市教育行政部门在这一爱心善举中得到巨大的启发,决定“把这种教育模式推广到每个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