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两任养父母接力女孩在爱中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7:5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13年前,一个女婴被狠心父母弃于山野,村民杜志亭将其救回抚养;8年后杜志亭猝然离世,这个女童又为村民杜玉亭夫妇收养;两年后,第二任养父又因病去世,养母单独挑起重担———

  ■唐春本报记者陈勇 在一个大山环绕的偏远山村———仪陇县秋垭乡民主村,有一则延续13年的爱心故事,为当地百姓所传诵。故事的主角之一是村民王碧珍。

  8月26日,正是新学期开学之前,记者来到了由几间破旧瓦房组成的王碧珍的家。屋里屋外,只见一位瘦弱女孩在忙着打扫院坝、屋子,整理收下的成堆玉米。“我妈妈到外地治病去了。”女孩叫杜芳,是由两任养父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弃婴,今年13岁。

  被弃女婴获救

  1994年寒冬的一个夜晚,仪陇县秋垭乡民主村五组村民杜志亭听到山梁上隐约传来婴儿啼哭声。他摸出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上山查看,终于在路边一草丛中找到了在摇篮里冻得小脸通红的婴儿。他赶紧把婴儿抱回家,从此与孩子相依为命。

  由于家境贫穷,时年50的杜志亭没能娶上媳妇成个家,一直一个人单过。孩子虽是捡来的,他却视若掌上明珠。抱回家的当晚,他便想方设法找来奶粉和奶瓶,还将自己平时都舍不得穿的一套棉衣裤剪成片,做了一堆尿布。

  孩子取名为杜芳。由于营养不良,小杜芳身体虚弱,时常生病,为此老杜急得寝食不安。听说人奶比奶粉营养好得多,杜志亭便四处打听附近哪家有正在哺乳的妇女,然后上门以帮着干农活不要工钱为代价,为小杜芳换取母乳。

  在养父百般呵护疼爱下,小杜芳渐渐长大。孩子上了一年级后,杜志亭每天晚上都要监督女儿写作业背课文。虽然家里很穷,但每当女儿考出好成绩,他总要给她煮两个鸡蛋作为奖励。

  痛失两任养父

  2002年8月的一天中午,杜志亭在搬运一块大石头时,因用力过猛导致脑溢血,猝然去世。出殡那天,在棺材放入墓穴的一刹那,小杜芳挣扎着扑上去,紧紧抱住棺木放声大哭,令在场的人们心酸落泪。

  小杜芳又成了孤儿,生活无着。已有子女的村民杜玉亭十分同情她,向村委会提出收养杜芳的想法。村干部在征求小杜芳的意见后,同意了杜玉亭夫妇的收养请求,并办理了相关手续。从此,杜玉亭夫妇把杜芳当成亲生女儿一样抚养。

  添人添负担。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开销,杜玉亭时常到场镇上找活干,有时不得不在两处工地来回奔忙。妻子王碧珍一个人顶起家里的农活。在杜玉亭夫妇起早贪黑的辛劳下,小杜芳的学费从未缺过。

  2004年的一天,杜玉亭突然病倒,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半年后,小杜芳失去了疼爱自己的第二任养父。

  关爱点燃希望

  倒了顶梁柱,坚强的王碧珍没有退缩,她更加辛苦地支撑着这个家。小杜芳也很懂事,她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干活,一心想为养母减轻负担。

  2005年初,11岁的杜芳眼睛经常疼痛,为了不让养母担心,她一直隐瞒着。直到当年夏天,她的左眼已实在疼痛难忍,才告诉了养母。王碧珍赶紧带她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发现杜芳左眼球坏死,右眼患有严重角膜炎。医院确定了治疗方案:将左眼球摘除并安装假眼,对右眼进行保守治疗,治疗费需要1万多元。王碧珍疼爱女孩,心急如焚,四处奔波借钱。消息传到了秋垭小学校长杜俊亭那里,他立即发动全校师生捐款约3000元。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在闻听此事后也纷纷解囊,捐款2000元。仪陇县人民医院领导在得知杜芳的坎坷命运后也深受感动,决定全部免收手术费和护理费。终于,杜芳的右眼恢复了健康,不久后康复出院。

  杜芳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我已经13岁多,可以帮妈妈做更多活了!”杜芳说,她最盼望妈妈的病早点治好,也很想看到妈妈回家时见到她把农活都干完了时高兴的表情,“妈妈肯定会夸我能干的!”杜芳幸福地笑出声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