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学生一个月 多钱才够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08:09 千华网

  随着各大高校开学日期的临近,又一批学生即将步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而对于开学,除了准备好必要的学费、宿费、生活用品以外,做家长的到底每月要给孩子带上多少生活费才够?昨日,记者对部分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和部分开学就读大二、大三年级的老生进行了随机采访。

  绝大多数的大学新生表示,家长怕他们钱不够花,普遍都会多给一些,一般为600元—1000元;而一些已经有了独立生活经验的“老生”则表示,女生每月的花销大概在300元—600元,男生大约在500元—800元,但其中当然也不乏月消费2000多元的“高消费”一族,另外还有家境较差的大学生省吃俭用,月消费往往低于“大学生平均消费线”。昨日,“老生”们通过本报记者向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传授了大学“省钱锦囊”。

  【调查一】大一新生

  头一次管钱 花钱没概念

  考取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月收入2500元左右

  学生每月生活费用:暂定700元

  家住铁西区的小东(化名),今年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眼下离开学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一家三口也正盘算着开学时要带的头一笔费用和今后每月给小东的生活费问题。小东告诉记者,自己家是普通工薪家庭,一切都要量力而行。由于大连没有亲属,因此在消费水平方面也很难拿捏,父母向比较了解情况的同事和朋友们多次询问了大连的消费状况,最终决定给小东的生活费初步定在每月700元,但开学头一个月的生活费可以放宽到800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大一新生中,由于多数都是头一次经历离家住校这样的群体生活,家长难免会在生活费上稍稍给予放宽,因此,在随机调查的大一新生中,家里给制定的生活费标准大都是女生在500元—800元左右;男生在600元—900元之间。

  【调查二】大二学生

  基本生活费500—800元

  所在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月收入近5000元

  学生每月生活费用:800元左右

  要问刚进大学,生活费到底多少才够花,刚刚升入大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家住铁东区的张琦(化名)目前正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大二。张琦介绍,他们班同学月生活费普遍在800元左右。张琦说大一那会儿,对学校周围的一切都比较好奇,她和同学们一起购物、吃饭、娱乐等,再加上每月近百元的电话费,有一次一个月向家里要的生活费竟然达到了2000多元,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花的。

  张琦说,其实每个月的生活费花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在消费方面的自制力。班上女同学每个月花在一日三餐上的钱有500元就足够了,另外的300元主要花在了买水果、零食、生活用品、衣服、化妆品等方面。

  所在学校:辽宁大学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月收入3000元左右

  学生每月生活费用:500元左右

  家住立山区的小萌(化名)是辽宁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她颇有感触地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班同学的不同花销情况。班上的女同学中,大部分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就够用了,要是再买些漂亮衣服、化妆品、生活用品,隔三差五买些水果,600元—800元也足够了,当然也有月消费在千元以上的,但那是少数。小萌表示,班上还有一些特别节省的同学,每月的生活费也就300元,主要都用在了吃饭上,其他的消费几乎没有。同班的男同学中生活费也大都在500元—700元之间,消费项目集中在伙食费、手机费、买衣服和生活用品等方面,剩下的钱有的买烟了,有的上网花了。

  【调查三】大三“老生”

  为省钱支招 记本流水账

  

  所在学校:武汉大学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月收入将近3000元

  学生每月生活费用:600元左右

  家住站前地区,暑假开学后就在武汉大学读大三的刘健(化名)告诉记者,他们班上的29人当中,男女生的消费差距不是很大,绝大多数女生每月生活费在600元左右,其中每月花费最少的生活费仅在400元左右,而最多的月消费额高达2000多元;男生的生活费普遍都在800元左右,少则600元,多则1200元。

  刘健说班上之所以在生活费上出现了这么大的差距,除了各自家庭方面的原因外,能否合理支配生活费,也很关键。刘健同学说,如果常在学校食堂吃饭的话,可以省下不少花销,学校的食堂不仅经济实惠、而且菜饭的种类齐全,通常青菜类在1—1.5元左右,肉类在2—6元不等,米饭0.2元一两,食堂还有搭配好的套餐,价格3.2元—6元不等,吃得都很不错的。相对来说,也很卫生。要是出去到饭店吃的话,那花的钱就太多了,班里经常有同学在月初的时候大吃大喝,到了每月中旬,就捉襟见肘了。

  另外,把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以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也不失为一个控制花销、透明消费的好办法。刘健同学介绍说,班上很多女同学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上大学后又慢慢养成了记账的习惯,久而久之不但形成了一个记账的好风气,在花钱方面也更加慎重了,也更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全力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辛苦。

  家长心疼 生怕孩子受委屈

  

  工薪家庭的石先生表示,儿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全家人最欣慰的事,虽说他们夫妻俩的收入并不是很高,维持生活也只能说是稍有结余,但无论如何儿子上学的费用是绝对不能吝啬的,什么都能省,就是儿子上学、生活的费用不能省,他们夫妻俩商量好了,只要儿子安心、努力读书,其他的都不是问题。石先生告诉记者,每个月给儿子的生活费是800元,每学期的学费5000多元、宿费1000多元,单单这几项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平时买衣服啊或是买个电脑、MP3以及手机啥的都不算。石先生表示,多亏只培养这么一个大学生,就是家长再省,也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陈女士的女儿在辽宁大学读大三,陈女士夫妻俩都是普通的工人,两人每月的收入大概在2000多元。陈女士表示,每月固定给女儿带走的生活费是700元,但偶尔女儿还会有生活费超支的情况出现。“难道女儿说没钱吃饭了,做父母的能眼睁睁瞅着?”据陈女士了解,在她的同事中,上大学的孩子生活费超支,然后再向父母伸手的不在少数。

  老师提醒 适当磨练是好事

  在辽宁大学任教的王老师教过很多鞍山学生。昨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生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要提高自制力,学会理性消费。王老师说,大一新生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钱和物等也大都是头一回自己做主安排,难免会有大把花钱的现象出现,甚至一些同学还会成为“月月光”、“半月光”。大学生应当明白,生活费是父母给的,大手大脚势必增加父母负担,消费无度不仅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还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攀比消费等不良风气。

  另外,家长在给孩子生活费方面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一次性给过多的零用钱,给多了,部分自控力差的学生就会去上网、寻求高消费,容易使学生在无形当中形成一种扭曲的虚荣心理。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把孩子的大学生活看成是一种锻炼,而不应让学生“超前”享受。0829B051

  记者 邵慧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