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校长全校开大会追悼遭遇车祸学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8:57 青年周末
李庆明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 ◎图由被访者提供 追悼学生 校长力推“死亡教育” ◎文/本报记者 马军 全校开大会,只为了追悼一个在大街上遭遇车祸的初中女生。这是因为校长李庆明认为,一个普通人的生命,跟一个英雄的生命没什么区别。“我搞这些悼亡活动,就是想让孩子有灵魂、有情怀,而不是只懂得谋生之道。” 他曾被人怀疑是作秀,但他对《青年周末》记者说,宁可一辈子这样作秀。 这种全校追悼会以前就开过好几次 10月15日上午8时多,在每周一次例行的升旗仪式中,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举行了一次悼念活动。就在几天前,该校初三女生陈玲及其母亲在一次意外车祸中去世。在这次追悼大会上,校长李庆明写的一首诗《让我轻握你冷凉的小手——悼陈玲同学》,被当众朗读。“陈玲同学,请安息吧!”安魂曲在操场萦绕,全体师生低头默哀,整个过程持续了25分钟。 开追悼会只是为了表达悲痛 青年周末:陈玲是她母亲骑一辆电动单车载着她,在大街上不幸撞上一辆违章行驶的泥头车。按一般人理解,这种死亡不会开追悼会。 李庆明:我赶到医院时,她母亲已经不治,小女孩还在抢救中。中间有几次反复,她的心跳一度停止,后来又恢复了微弱的跳动。当时医生不允许我们进抢救室,我从门外望进去,她的一只小手就垂在床边,是那样的柔弱,那样的无力,那样的青白。那一刻,我真的是多么想握一下她的小手,想留住她的生命(哽咽)。 一直到晚上9点多,她终于离去。一下子我觉得生命是那样脆弱,那样不堪一击,那样值得留恋。她父亲当时也在医院,失去了妻子和女儿两位至亲。在医院里待了10个小时,回到家里已是深夜,我却睡不着觉,一闭上眼,就是小女孩的那只小手。于是我连夜写了那首诗《让我轻握你冷凉的小手——悼陈玲同学》。悲痛郁积在心口,必须有一个表达,于是我决定:在周一全校升旗时,开一个追悼会。 以前举行过多次悼亡活动 青周:其他人也感到了悲痛吗? 李庆明:当然。我的校长助理——也是学生,向全校师生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后,由陈玲一个关系很好的同班同学,朗诵自己写的一篇怀念文章:“只知道第二天你失约了,我的那支铅笔就留在了你那里。那是你第一次跟我失约,一失约就是一辈子。”念到此处,台下一片抽泣声,非常感人。 我请其他老师在大会上朗读了我写的那首悼念诗。我没读,怕自己控制不住感情。他在读的时候,我几乎不能支持,快要晕倒在地上。 青周:这是你们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悼念吗? 李庆明:以前就有过。前年,我们学校一个学生跟他母亲闹矛盾,跳楼自杀了,当时我们就举行了悼念活动。家长开始不太愿意,我们就马上终止。后来家长还是同意了,说你们的想法很好,同意你们用这个方式来教育学生。 2004年震惊世界的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死了那么多人,那时我也提议全校举行一次烛光悼亡活动。 青周:学校其他老师都支持你这样做吗? 李庆明:开始有的老师不理解。为什么要全校来悼念?以前没这样做过。但是后来他们觉得效果很好。这是一种生命教育,或者说死亡教育。 小人物的死和大英雄的一样值得悼念 跟小学生、中学生谈死亡比较敏感 青周:生命教育跟死亡教育是一回事吗? 李庆明: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可能与别人不太一样。从狭义角度来说,生命教育就是死亡教育,也就是尊重自我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目的是让学生们思考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从而珍视生命,把伤身害己看作一种怯懦无能的表现,一种最不可取的行为。 其实,这与我们国家传统的“贵生”概念类似。古人说“贵生轻物”,先秦时就有这个概念。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至于死亡教育,则是很晚近的东西,现在还不多。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对这方面很少回应,并不重视,我觉得很遗憾。毕竟,跟小学生中学生谈死亡比较敏感,大家都不愿意说。 青周:能不能理解为,生命是高于一切的? 李庆明: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以前我们教育孩子救火,英勇献身,这不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教育方式。用那种更高级的道德,来泯灭这种最起码的道德,我觉得非常不好!现代公民教育,不应该搞那种上位的道德观念,而是要宣传下位的、底限的、起码的道德观。 青周:就是说,连最基本的都遵守不了,何谈那些高等的? 李庆明:当然,连基本的生命你都不尊重,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这个社会将会是怎样的?你要让河流尽情的流淌,你要轻轻的走在大地上,要善待万物,这种生态学,我觉得应该首先适用于人类自己。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