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他们在我们的思想里冲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16:12 青年时报

  -时报社论

  他们在我们的思想里冲浪

  钱江期待“弄潮”的破题之笔

  尽管已受到杭州警方的告诫,来自法国、巴西等国的几位冲浪爱好者依然我行我素,应当说,这几位外国游客的行为是不适当的,既有失对中国法律的尊重,也应愧对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友好与宽容。作为一个旅游者,遵守当地的法律规范,是一种基本的素养。

  有必要重申《杭州市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办法》的意义。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江潮吞噬,将“防潮安全”上升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面对无情的江潮和观潮者淡漠的安全意识,政府的种种呼吁和劝阻,乃至出台地方性法规加以强制性的约束,正是对公民生命权最大的珍视和呵护。

  然而正如我们在27日的评论中所说,钱江潮作为“天下之伟观”,固在其壮丽奇伟、气势磅礴,但也包含了人与潮的互动。千百年来,钱江人与潮之间,绝不是“观”与“被观”的关系——大而言之,钱江人生长于斯,吴越文化蕴育于斯,钱江人以勇敢、勤劳的精神与钱江潮相滚打,造就了锦绣江南,成就了“敢为天下先”的浙江精神;小而言之,“弄潮儿向潮头立”,自古就为江潮一景,它比江潮更为壮观,比江潮更为惊心动魄,它既体现了钱江人对于自然的无畏,同时也体现了钱江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如果我们承认“潮文化”的存在,那么“文化”必然是由人参与的,并由人作为主导,而旁观者,则顶多是一种文化的衬托。

  外国人到钱塘江上冲浪,这一“安全管理”上的新问题给了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诠释“潮文化”、如何弘扬“潮文化”、如何用“潮文化”来提升钱江人的“生活品质”,一个契机。外国冲浪者的做法是违法的、错误的,是应该立即纠正的,但也不必讳言,近几天来,他们已确实成为钱塘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异国人在钱塘江上尽展“弄潮儿”的风采,而作为弄潮儿的后代却只能做一个旁观者,那是怎样的一种尴尬!

  老外弄潮江上,给我们思考“潮文化”一个新的视角。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更科学开放的思维考量和推动人与潮的互动,更多地实现快乐参与和分享的目标。各界人士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有待于从长计议。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责任,“生活品质”须有更大气更精致的文化作为装点;繁荣潮文化,让“弄潮儿”重现于钱塘江上,是文化的复兴,而它的目的,则是造福于当下——经济的意义是可期的,而文化的意义则更令人心动。

  杭州为南宋故都,南宋“潮文化”极百代之盛。近年杭州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多有建树,善政频出。我们期待,在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下,钱塘江上能重现当年之“伟观”,以呼应当下之盛世。

  -时报往期报道

  下钱江 老外违反杭州规定

  玩冲浪 他们创下世界纪录

  (时报10月27日报道)

  □时报记者 王芯克 任彦

  10月24日中午11时许,萧山观潮城江边,滚滚而来的钱江潮中突然站起来6个人,让岸边的观潮客吓了一大跳。

  汹涌的钱江潮中居然有人冲浪?

  杭州警方接警后,找到了这些冲浪人,制止了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因为,在钱塘江里冲浪,违反了杭州上个月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经调查,这6个冲浪者分别来自法国、巴西和意大利等国。原来,今年观潮节,钱江两岸的主办单位加大了宣传推广力度,不少境外媒体前来采访拍摄。这些冲浪者是看到法国国家电视台播放的今年9月28日 (农历八月十八)钱江观潮节的电视新闻后,慕名而来的。

  新世界纪录:1小时10分,冲浪17.1公里

  随行的法国翻译、有着15年冲浪经验的尼克介绍,他们是10月22日从世界各国赶来的,总共11个人,其中,法国和巴西的冲浪者均是世界级冲浪高手。他们在上海会合后赶到萧山,一同前来的还有法国国家电视台三套。他们选择萧山的理由是,萧山江边是沙滩,较安全,而海宁江边是乱石,不合适,另外,萧山临江还有观潮度假村,可以住那里。经过周密考察后,他们还绘制了一张详细的地图。

  据悉,巴西冲浪者EduardoBage和法国冲浪者PatrickAudoy,在这次冲浪中,用了1小时10分的时间完成了17.1公里的冲浪,刷新了他们曾经保持的冲浪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原纪录是在亚马孙河用30分钟冲浪10公里。

  他们本想过几天等潮水再大一点,11个人一起冲浪钱塘江。不过,24日,警方针对他们这种自发行为,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他们取消了再次冲浪计划。

  两次接警:有外国人在大潮中冲浪

  在更早的一天,23日中午11点左右,杭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钱江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萧山观潮城下游的水域上,有2个外国人在潮水中冲浪。民警赶到现场后,2个冲浪者已离开了现场。“当时我们以为是来游玩的外国人临时玩一次,便没再追究。”所长辛军波介绍。

  但第二天中午,还是起潮时段,还是同一个水域,钱江派出所再次接到报警:又有外国人冲浪,人数更多了。

  民警再次出警,但到了现场,那些冲浪人又不见了。

  后来,根据调查,民警了解到,这批外国人共有11人,是职业冲浪人,看中了钱江潮水,特地找来的,他们就住在观潮城度假村。

  冲浪人质疑:任何海域都应该可以冲浪

  “当天中午,我们便在度假村里找到了这些外国人,告诉他们:钱塘江里是不能冲浪的。但对方不认可这样的说法。”辛军波说。

  这些外国冲浪人的观点是,任何海域都可以冲浪,不应该受到限制。

  为此,钱江派出所特地会同萧山公安分局、萧山农水局等单位,为解决此事一起开了一次协调会。“必须正视的是:钱塘江里不能冲浪,属于杭州地方性法规。外国人不了解,可以理解,因此,需要我们认真、仔细、耐心地向他们解释。”

  经过几个小时协商,在警方耐心介绍了钱塘江有关情况和杭州的具体规定后,外国冲浪爱好者们终于理解了。

  “这些外国朋友也比较深明大义,最终同意:在未获得准许前,不会再下水冲浪。”辛军波说,考虑到他们是外国人,不了解杭州的规定,再加上是第一次违规下水,因此免予处罚。

  ●相关

  8月2日钱江潮致11人死亡

  “不准进钱江”规定随即出台

  今年8月2日,钱塘江潮水卷走30多人,其中11人死亡。事后,为了预防和减少钱塘江潮汐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杭州市于9月16日正式发布了市长令——《杭州市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市民和外地来杭人员应当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遵守防潮安全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钱塘江防潮安全教育,服从巡查预警人员的管理,不进入危险区域、地点。

  如果违反该规定,并且不服从巡查预警人员管理,进入危险区域、地点的,由所在地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处以300元至1000元的罚款。在情况紧急时,由公安机关依法实施强制救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马上评论

  安全是前提 快乐是目标

  ——评“潮文化”之张扬与管理

  □翟春阳

  几个外国人,不远千里而来,冲浪于钱塘江上,让人顿生几分感慨,禁不住“遥想当年”——想起一句古诗:“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儿”,不见于钱塘江上久矣,久矣夫已非一日,恍如几世纪以前的事情了;弄潮儿的风采,现代人也只能从古人诗文中揣想得之,要说谁亲眼见过,那是不可能的。

  钱塘江潮,有“天下之伟观”之誉。其实所谓“天下之伟观”,并非单是指“潮”,而有其丰富的内涵。“天下之伟观”语出宋代人周密《观潮》,而其全文304字,三分之二写的是“潮”之外的事,其中写道:“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可知“天下之伟观”,不单在“潮”,更重要还在人与潮的“互动”——数百“弄潮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那是比钱塘潮更为壮观、更为动人心魄的景象。

  如今钱塘江潮依旧,依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而“天下之伟观”安在哉?

  几个外国冲浪者重新唤起我们对“弄潮儿”的向往,更有几分失落与尴尬。似乎西方人更乐于与自然亲近,更乐于冒险,乐于在与自然的互动、对抗中实现人生的意义,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从不失勇敢、挑战、牺牲的精神,钱塘江上“弄潮儿”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吗?

  说到底,几个外国人到钱塘江上来冲浪,所体现的,实质并非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而是我们中国文化内部的某种冲突——“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管理者“安全第一”的思维总是与民间勇敢、挑战的冲动互为冲抵。

  几个外国人到钱塘江上冲浪,这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如何对待这个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不妨以开放的思维,思考如何在保证游客安全的前提下,在钱塘江上展现多彩、壮丽的“潮文化”,以使“天下之伟观”重现于今日。我们不需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只是把“古已有之”的东西重新拾起。

  固然,“安全”很重要,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江潮吞噬,《杭州市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办法》的意义无可置疑。但安全只是一个前提,而并非目标本身,快乐、多彩、幸福才是目标,所以春节人们要燃放烟花,而不因可能引起火灾而放弃。如何看待“弄潮儿”,是不是也一样?

  钱塘江潮汹涌澎湃,是江与海的碰撞,浙江人生长于斯,“浙江精神”孕育于斯。我们需要一种形式来表现、承载这种精神,我们不应让“弄潮儿”只作为一个名词、形容词而存在,我们不应让外国人专美“弄潮儿”之名。

  -《老外钱江玩冲浪》后续

  冲浪老外给我们出了一道题

  (时报10月29日报道)

  □时报记者 王芯克 任彦

  “把一个地方的法规破坏掉,不好意思!”对于违反规定下钱塘江冲浪,冲浪的外国人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但对于钱塘江潮水他们依然恋恋不舍充满期待,离开杭州时他们建议:能否在钱塘江开辟专业冲浪运动场,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浙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意大利专业冲浪杂志《SurfNews》主编Nicola说:“我们等着钱塘江开放冲浪的一天!”

  时报讯 “这帮冲浪的外国人,到海宁盐官来了,还在那附近的钱塘江边徘徊。”

  11名来自美国、法国、巴西、意大利的冲浪高手,在看到法国国家电视台对今年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报道后,经互联网相约,专程赶赴钱塘江冲浪。在不了解杭州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于10月24日冒然在萧山观潮城江边冲浪,并创下冲浪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因这些冲浪爱好者的行为违反了《杭州市钱塘江防潮安全管理办法》,他们的进一步行动及时被杭州警方劝退(见本报10月27日1版《下钱江,老外违反杭州规定;玩冲浪,他们创下世界纪录》)。该消息见报后,便有读者拨打时报新闻热线28111111称:这些老外可能并没放弃在钱塘江内冲浪的想法,离开萧山后,“转战”到了另一观潮点——海宁盐官。

  钱塘江潮水对这些外国冲浪爱好者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虽几经周折,还不放弃?前天和昨天,时报记者两度赶往海宁,一探究竟。

  “把一个地方的法规破坏掉,不好意思!”

  “Nicola和他的朋友,今天就要出发去上海,几天后回国。”前天上午8点,记者一进海宁老盐仓的一小旅馆大门,旅馆老板便介绍,“他中文很好,和我聊了一个晚上,我反复告诉他不能违规冲浪后,他表示理解!”

  老板口中的Nicola,是意大利人,现任意大利专业冲浪杂志——《SurfNews》的主编,能说流利的中文。“各个地方有自己的规定,我们理解政府保护自己百姓的心情!”Nicola表示,原本一行人是想在海宁冲浪,但一打听,当地的政府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在思想斗争了两天后,和另外六个朋友决定放弃。

  “我是这样劝大家的:朋友,到一个地方,把一个地方的法规破坏掉,是不好意思的!”Nicola说,这几天也到江边去看了潮水,发现海宁的潮水比萧山还要大,时高时低,特别是“老盐仓”的回头潮,非常壮观。

  不能下水,老外沿江追潮狂奔

  据Nicola透露,此次来冲浪的11人中还有3个法国人和1个巴西人,不甘心这样回国。为此,在10月26日晚上,意见出现分歧,这4个人搬出旅馆,独自去盐官海神庙附近居住。

  “冲浪爱好者分为两种,一种像我一样,喜欢在海里,冲大一点的潮水;还有一种,喜欢在江中,潮水相对小一点,速度快一点,钱塘江潮就属于这一种。那4个人就喜欢江潮,所以,他们才这样耿耿于怀。”Nicola说。

  前天中午12点左右,钱江潮如期来到海宁丁桥。在江边,记者见到了对钱塘江潮水充满热情的4个老外,他们扛着摄像机,租了辆当地的三轮车,驱车追潮,一潮三看。既然不能下水体验潮水的魅力,只能这样饱饱眼福了。“天气那么好,真想下去,但政府不同意,我们不会下去!”其中一法国人站在江边和记者说。

  昨天下午,记者在盐官附近再次看见,留下来的四个老外租了辆三卡,在江边追拍潮水,恋恋不舍。有两个人看到潮水后,在江岸上狂奔追潮……

  “我们等着钱塘江开放冲浪的一天!”

  “这边的潮水,真应该好好开发出来,在海南,冲浪已有10年的历史,而这边条件比那好多了,那边经常刮东北风。”AntonyColas是法国人,除爱好冲浪运动以外,还常年来往于世界各地考察各个水域的潮水情况,为当地杂志社撰写专题文章。他还准备在海宁呆两三天,专门考察杭州周边的潮水环境。

  Antony和Nicola聊了很多对钱塘江潮水的看法,“你们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其目的是好的,但可以设想得更周密些,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为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员开放一块区域。”

  Nicola说,钱江潮和海潮不同,潮水连成一片,速度比较快,非常适合冲浪运动;而萧山观潮城那边的水域条件最好,政府完全可以开发出来,开展专业的冲浪运动,如果有许多外国的冲浪者前来,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浙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但并不是任何水域都能开放,钱塘江潮水时高时低,特别在海宁,暗礁比较多,对于没多少经验的老百姓来说,确实危险!”Antony专业地分析,如果真要开发出来的话,政府需要划定一个区域,清除礁石,同时还要让水质再清澈一点。

  “我们等着钱塘江开放冲浪的一天!”Nicola感叹地说,他每年都会来一次中国,真希望不久以后能在钱塘江内开心地冲浪。如果真有那一天,会是世界上所有的冲浪爱好者的幸福。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