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少数民族印象之邵人:日月潭边“逐鹿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07:55 台海网

  毛王爷之家

  百闻不如一见。饮茶毕,我们和叶先生驱车沿环湖公路前往邵人文化村。途中,叶先生告诉我们,邵人的居住地虽然不靠海,但因为世居于日月潭畔,所以发展出水陆兼具的产业文化,渔产也是邵人重要的食物来源,将整支树干挖空制成的独木舟则是邵人独特的交通工具,在潭中载人、捕鱼、运货都非常方便。不过,随着日月潭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盛地,邵人的生计转而仰赖观光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商业化和观光化包装的邵人文化,已成为邵人生活的一部分。

  “邵人文化村”到了,穿过插着彩旗的门楼进到村里,只见主干道两边全是各色店铺,有售卖工艺品和土特产的,也有风味小吃店。在一片店铺的招牌中,有一家名为“毛王爷之家”的招牌十分醒目。关于毛王爷的故事,叶先生早跟我们介绍过了。据说当年蒋介石游览日月潭时,当地邵人头目率族人在码头迎接,并表演民族歌舞迎宾,这位头目的汉姓为“毛”,蒋介石就称他为“毛王爷”,“毛王爷”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由于这层关系,达官显贵们每到日月潭必拜访“毛王爷”和看邵人歌舞,成为游日月潭的保留节目。后来,“毛王爷”开设了店铺“毛家花园”,由“公主”陪同照相和出售工艺品,生意一度相当火爆。

  如今,毛家的“公主”已经搬到城市居住,毛家的一些后人则开起了新的店铺“毛王爷之家”,继续做游客生意。“毛王爷之家”的陈设与一般景点的商店差不多,最特别之处是满墙挂满照片,既有“毛王爷”与蒋介石及一些政界要人的合影,也有新晋的演艺明星到访的留影,当然也少不了当红的政治人物马英九的身影。店中售卖民族服装、茶叶、药材等商品,精明能干的老板娘正忙于接待一个旅游团,娓娓道来“毛王爷”的来历、邵人的“逐鹿传说”,然后巧妙地转到推销商品。

  湖上杵歌

  眼看歌舞表演的时间快到了,我们走出“毛王爷之家”,赶往歌舞展演场。为了让岛内外游客认识日月潭邵人文化,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特斥资筹组了邵人歌舞表演团队,经过集训后,正式成军,每天在展演场免费表演两场,供游客欣赏。

  邵人歌舞最为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被列为日月潭八景之一的“湖上杵歌”了。演员们拿着长短粗细不一的木杵,围成一个大圆圈,以杵击地,木杵落地的节拍不一样,再加上朴素的歌声,就形成“杵歌”。由于节奏强烈,为多数人所喜爱。“逐鹿传说”当然也是表演不可或缺的内容,形象地再现了当日邵人祖先落脚日月潭的情景。当日并非假日,游客本就不多,又多在购物,导致歌舞表演观众寥寥。不过,敬业的演员们表演丝毫不打折扣,虽然天气阴冷,他们依然赤着脚唱啊跳啊,少数民族豁达乐观的天性一展无遗。担任主持的小伙子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看着面熟,仔细一想,哦,原来他就是台湾官方资料上的那位邵人“形象代言人”。

  歌舞表演渐近尾声,最后一个节目是邀请观众上台共舞。台下屈指可数的观众们均扭扭捏捏,不肯上台。一直笑容满面的演员们有点不高兴了,我们也只好鼓足勇气走上舞台,笨手笨脚地与演员们手拉手舞上一曲,心中暗想:如果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成行,这样的冷场再也不会出现。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