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个地震托起的生命伦理命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16:25 南方人物周刊
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在操场与孩子们交谈。图/姜晓明 人类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需要足够的尊严和基本的秩序,否则灾难将是加倍的,这靠什么来保证? 本刊记者 何三畏 一 在“范跑跑事件”的主角范美忠先生跑地震的同一时刻,大半个中国处于地震的恐惧中,不低于两亿中国人在逃生。但只有范美忠的那一跑,被反复解读、反复争议和争吵。逃生是人们共同的本能,但是,逃生的“风度”确实不一样。其中,尤其是教师,尤其是正在上课的教师逃生的表现,最为令人“放不下”! 这就是范美忠老师在“5·12大地震”那一刻的“先跑”情节为人原谅,而过渡到“范跑跑事件”,则是因为他那著名的独白,表达了他心中的生命伦理,他在逃生关头的师生关系、亲人关系,以及自由主义和公平等等观念。我们不妨把这当成两回事来看待,先回到地震那两三分钟的尖锋时刻。 为什么不招呼学生一起跑?这不需要增加成本呀?可是,事实上,有的老师当时就是没有招呼学生。有的是完全不辞而别,感觉到大地震来临,一句话没有就跑了。有的甚至主要情节都跟范老师相似,即先叫学生不动,等老师先到教室门外去看一下——根据学校离地震中心带的远近,可以想象老师在门外会看到什么景象——然后,再没有回来。 这种令人难堪的情况,在受访的每一个学校都有。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都是范美忠。 在大学,也有教师不跟学生招呼,夹起电脑,一眨眼就不见了。但一般地说,大学的情况跟中小学略有不同。大学生更加自主,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可能比教师更早感知和确认地震并喊出“快跑”。大学教师跟学生交流不如中小学多,但在这种时候,学生和老师显得比较平等,大家一起跑。有的年纪较大的老师,则是学生夹着跑。一位受访的大学教师介绍说,师生们一边跑,一边互相提醒“不要慌不要慌”,基本可以说是“有序”的。 现在看来,只要老师在那个惊慌而绝望的时刻呼喊了一声,然后“和学生一起跑”,都能获得比较正面的评价。实际上,差不多每一个学校,都有正在上课的老师临场组织和疏导学生逃生的,有叫学生不跑、抱头、钻桌子的,更有叫男生照顾女生,教师跑在最后的。一般的学校,能有后两种表现的老师加起来,应该超过半数。 二 应该考虑到,当我们坐在安全的地方,从容不迫地分析人们在那一时刻的表现,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甚至经历过地震的人,叫他说出当时的恐惧和绝望来,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只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就是在那猝然来临的瞬间,一个人所能作出的惟一正确的判断是,命运不在人的掌握之中。那是一种毁灭感,很绝望很无助。 我们知道,在成都,在这个并没有垮塌的城市,有人在那一时刻做了跳楼的选择。这当然是错误的,即便在三楼,等待他的命运至少也可能是伤残。但也可能是正确的!就像映秀那个11岁的小孩,她在6楼的教室里想:“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拼搏一回!”她跳下去了,她成功了,因为楼正在坍塌,她相当于坐上了降落伞——地震的残酷超出了人们的经验,是否“反应过度”,只能由事后的结果来证明。不然,我们不能解释,为什么每一次地震都会有本来不会伤亡而跳楼伤亡的人。 我想说的是,也许确实应该相信,人在那种时刻,会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力。或者也可能如范美忠先生所表述的情形,本来“很爱惜自己的生命”,遭遇危险时“跑得比较快”。向生恶死是人的本能,每一个人在地震面前的基本反应都是恐惧和逃生。在这样的基础上,“先跑老师”似乎获得了“理解”。 然而,危难时刻仅靠本能支配逃生,那情景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飞机轮船上那种更加绝对的场景了,以正在上课的老师“先跑”为例,对学生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不太容易见诸媒体的“新闻”是,许多本身没有造成伤亡的地震,也曾经导致学校楼道堵塞和踩踏事故,一些经历过此情此景的学生,多年后回忆起那种残酷的“生存竞争”,对老师的心情,还是非常“复杂”的。 范美忠教师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已经对他发出过疑问。打开成都某中学百度贴吧,显得十分刺眼:“强烈鄙视地震时只顾自己逃跑的老师”;“大家来写下地震时你所看到的老师!”“地震来了的低素质老师(初中部)”;帖子里写下了这些老师的名字。一个帖子问:“在今天下午地震时……完全不管学生的安危,这种人配当老师吗?”接下来的跟帖里,纷纷回答的是“不配”!“先跑老师”正在承受学生们的嘲笑和鄙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