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冒险为袖珍儿开胸做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5日06:40 扬子晚报

  -冒险手术 用眼科手术器械缝合“豆腐”心脏

  专家冒险为袖珍儿开胸手术

  在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专家们发现,国内外几乎没有给这么小的孩子做手术的记录。莫绪明教授告诉记者,国内最小的手术患儿是胎龄28周的,体重900多克,而珊珊此时“胎龄”已经接近28周,但是体重仅剩下700多克了,有可能打破国内最小的纪录。“但有记载的还不是心脏手术”,莫教授说,而就手术难度而言,心脏病手术风险大,还没有一家医院敢为这么小的孩子做。

  “到底要不要冒这个险呢?”就在大家犹豫的时候,珊珊的父亲王先生却主动要求做手术。 “当时我想,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是为了给太太一个交代。

  把手术室变成巨大“保温箱”

  儿童医院多个科室立即召开会议,商讨手术方案。“除了年龄小、身材袖珍外,手术还有很多的难处。”麻醉科主任费建向记者分析说,首先,心脏手术需要开胸,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大手术,手术存在着一定的创伤性,更何况这个“五脏六腑”都还没有长好的“胎儿”,此外,手术的创伤可能会加重她的坏死性小肠炎;第二,手术需要高度无菌,而孩子自身的感染还没完全克服;第三,就是孩子的身材太袖珍了,从操作上来说,所有的手术器械都不合适;第四,从麻醉上来说难度也相当之大。

  7月2日,出生不到一个月的珊珊被送上了特殊的手术台。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的功能比较弱,手术需要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医生将新生儿远红外保温台搬到了手术室,保温台一直保持着35℃的恒温,而手术室的温度也一直控制在32℃。

  用眼科手术器械缝合心脏

  当一切就绪后,一个新的难题出现了,孩子的整个胸腔就只有两只拇指这么大。医生像切豆腐一样小心翼翼划开只有2.5厘米的切口后,打开珊珊的胸腔,发现手指根本伸不进去。不得已,只能借助做眼科手术的器械为孩子做手术。

  “所有的器官都嫩得像豆腐,内脏都是透明的,稍稍偏一点都容易伤及其他,胸部的切口只有2.5厘米,缝合的时候力度很难控制。”主刀的心胸外科莫绪明教授称,每动一刀,都是“如履薄冰”。孩子的血管太细,输液时专门为她采购了特制的输液针,针头细如头发丝,请了最有经验的护士,一针就扎进了同样细若发丝的静脉血管里。

  由于成人的呼吸机难以完成辅助呼吸,麻醉师就在一旁用手压气囊的方式,一分钟按压60次来维持她的呼吸,麻醉科主任费建笑着说,他们管这叫“人工手动呼吸机”。

  一个小时后,国内年龄最小的一例“动脉导管结扎手术”顺利完成。“效果非常明显!”莫绪明教授说,刚刚做完结扎,就看见“猪肝肺”的颜色迅速褪去,几分钟后,孩子的肺就变成了白色。“手术成功了!”莫教授走出手术室,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孩子的父亲。

  王先生回忆说,当听说孩子手术成功的消息,他感慨万千,但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让自己的男儿泪落下。他用颤抖的手,给妻子发了一条短消息,写着“亲爱的,你马上就能见到宝宝了!”

  -快速恢复 早产儿的生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

  一次“喝”半毫升的奶

  珊珊恢复情况很好,术后一周,就摘下了呼吸机。“早产儿的生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新生儿医疗中心主任周晓玉教授感叹道,过去的早产儿,一般低于28周,即使身体没有疾病,也是100%不能成活。但是现在随着医学的进步,不少早产儿不仅能够存活,经过精心呵护后,很快就能达到正常婴儿的体重。现在,珊珊的体重飞速地向上翻。一个星期以后,体重增长了15%,已经达到了800克。

  由于珊珊太小,还没有吮吸的功能,所以胃肠的功能也没有“启动”。为了帮孩子恢复消化功能,医生为珊珊将牛奶直接注射到胃和12指肠中,但是一次只能打0.5毫升,一天3次。

  明天“满月”,一家要团圆

  王先生告诉记者,明天,珊珊就“满月”了,但是如果按正常孕期来算,现在珊珊还没有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呢。下周二,他会带着妻子来看看宝宝。“她到现在还没有亲眼见到自己的宝宝,做梦都在惦记着。”王先生说,当然,他也要向妻子隐瞒一些“过程”。

  现在珊珊仍然住在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病房里,要等到长到2.5公斤,胎龄“足月”时,才能出院。 通讯员 王倩 刘丹 本报记者 于丹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