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逄小威:为奥运英雄存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3日11:12 新民周刊
撰稿·燕舞 通过对134位奥运冠军的拍摄,逄小威发现“每一个人(奥运冠军)的眼神都不是游离的,都是坚毅的肯定的”。 整个7月,逄小威一直都在忙,忙着接受各路媒体的访问,忙着下印刷厂,忙着发请柬……所有的忙碌都围绕着他7 月19日于中华世纪坛首发的摄影集《英雄——中国历届奥运冠军肖像摄影作品》(下称《英雄》)。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荣获男子自选手枪射击冠军,到韩晓鹏2006年在都灵冬奥会上力摘自由式滑 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中国运动员22年来共夺得165枚奥运金牌,产生了136位奥运冠军。 从2006年7月开始,逄小威辗转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136位中国奥运冠军中的134位拍下巨幅黑白肖像 ,其中包括香港迄今唯一的奥运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帆板冠军得主李丽珊。“英雄——中国历届奥运冠军肖像 展”于4月15日至4月25日举行,中国美术馆破例免费提供场地并收藏全部照片,影展结束次日恰是逄小威52岁的生日 ——两大本观众留言簿成为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在《英雄》首发前夕,逄小威还竭尽全力联系2004年雅典奥运会跆拳道项目上产生的台湾奥运冠军陈诗欣和朱木 炎。只有拍到这两位台湾仅有的奥运冠军,逄小威觉得自己的拍摄计划才真正“圆满”。 “你好像是一个不能被拒绝的人” 逄小威的父亲曾涉足橡胶业、运输业、地产业等,“会画画,会写字”,与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多有往来,画家王雪 涛为这位资本家的长子取名“逄大威”,逄小威在1956年呱呱坠地时,就无可选择地只能用这个名字——他完全无法料到 就是因为这个不够成熟的名字,加上他在电话里比真实年龄年轻得多的声音,给他50年后联系采访那些奥运冠军时带来不少 麻烦。 10岁到22岁,逄小威随被遣返回乡的父亲在山东烟台的黄县(今龙口)度过。曾经因为“政审”不过关被山东话 剧团拒收。1976年,逄小威和若干年后名声大振的倪萍同期考上山东省话剧院。1977年,坚持上访的医生母亲“终于 成功了”,全家回到北京,逄小威很快考上中华全国总工会话剧团(简称“全总话剧团”)。 与葛优、李洋并称团里“捣蛋三兄弟”的逄小威在1983年迷上了图片拍摄和电视摄像,等戏的无聊时光里就喜欢 拍葛优。1986年,逄小威赴日本留学,苦学人像摄影10年后,与日本太太增田顺子于1996年回国;1998年他成 立了以新观点、新立场、新视角为诉求的“新次元”摄影工作室;2002年,夫妻双方联合出版《摄影作品专集》和《周渔 的火车·现场》。 2005年12月30日,逄小威为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历时4年拍摄了1000位中国电影人的肖像, 从中精选出100幅以“面孔”为题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并大获成功。与之合作的吉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鄂俊大建议逄小威拍摄 全部中国奥运冠军。 逄小威应承下来,但人像摄影最忌讳的就是不熟悉被拍摄对象,他当时对中国参加了几届奥运会、哪些运动员是奥运 冠军、哪些项目是中国的强项,几乎一无所知,只有通过看中央电视台《体育人间》和相关奥运题材图书来“扫盲”。答应出 版社的拍摄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2006年7月4日,逄小威第一个拍摄了曾经“住一个院子”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 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王涛。王涛当时把他知道的20多位奥运冠军的电话号码都告诉了逄小威了。王涛入选《英雄》的照片 最终是2008年在其担任总教练的八一乒乓球队补拍的。 掌握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成为拍摄成功的前提。经过策划,2006年7月,吉林美术出版社取得中央电视台体育频 道(现称“奥运频道”)支持,该台资深体育记者田裕硕负责专门帮逄小威预约奥运冠军。2006年夏秋之际,电影海报收 藏家、北京天际视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万忠斥资200万元予以支持。 位于天坛东路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云集着乒乓球、羽毛球和体操等几大项目的训练馆,但由于国家体育总局原则上 禁止备战北京奥运的运动员接受各种采访,逄小威每次进训练场都不容易,“保安才不管你是干嘛的呢”。 2007年9月12日,逄小威在武汉拍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子双打冠军李婷,已经是和她联系了大半年 之后,原来自己和搭档田裕硕知道的是李婷两个手机号中并不常用的一个。 拍摄非一线的奥运冠军是逄小威最艰难的体验:“运动员没说绝对不拍前,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现任中国射击队总教练的王义夫分别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的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逄小威为了拍他,“ 前前后后快一年了”。有一次,追着在广州集训的中国射击队想拍王义夫和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杜丽,王义夫一 再谢绝。有一次,在北京,逄小威“眼瞅着他从我跟前坐车走了”。最后一次,逄小威“逮”到王义夫,家里却电话告知母亲 病重。逄小威给王义夫发了个短信,如实告诉他自己想迅速拍完迅速回到母亲病榻前的意愿。王义夫收到短信后很快回了电话 答应接受拍摄,逄小威提着行李就往他办公室跑。拍完,王义夫还叮嘱“代问你母亲好”。逄小威接受崔永元采访时感叹:“ 人心都是肉长的。” 老女排的主力二传杨锡兰如今在法国和瑞士交界的小城生活了七八年,西方主流媒体的采访她不接受,甚至在中央电 视台《体育人间》的奥运系列节目亲赴欧洲专访时,她还坚持“录我的声音,别拍我的图像”。杨锡兰还以在北欧旅游等各种 理由多次拒绝逄小威的拍摄,甚至一次逄小威人都到了法国,也被她拒绝了。“我特别忐忑,一直以来,我的目标是一个奥运 冠军都不能少。”最后一次,杨锡兰竟然答应了逄小威的电话请求,她事后道出了破例的原因:“从电话里听,你好像是一个 不能被拒绝的人。” “攻克”杨锡兰后,老女排队员姜瑛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最后一个接受了拍摄。今年3月15日,当姜瑛在肖像使用 权协议上签完字,逄小威“心里的石头扑通落地了”,他立即给国内的合作伙伴报喜:“任务完成了。”与之长期合作的北京 方舟正佳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镇岚收到这个短信,“激动得哭了”。
用“减法”来做摄影
杨锡兰最初拒绝接受拍摄时,逄小威还以为她担心自己形象不佳,最后发现对方其实形象不错:“人家从心里把名利 看透了,主要是想过平淡、安静的生活。”逄小威迄今也猜不透王义夫最初一直谢绝拍摄的原因,但他认为可能还是“见过了 太多(名利)”。 “老一代(奥运冠军)的心态(有的)也挺失落的,一旦离开运动场就被人遗忘。”逄小威在广州拍摄了洛杉矶奥运 会举重52公斤级金牌得主曾国强,他是中国首位奥运会举重冠军,也是中国第二位奥运冠军。曾国强夺金仅仅比许海峰取得 “零的突破”晚4小时,但他享受的荣耀完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1987年,年仅22岁的曾国强在无望打破世界纪录时, 选择了退役,后来成为广东省队的一位普通教练。 由于奥运冠军大多是知名度很高的公众人物,和他们有关的影像资料不在少数。尤其是在一些商业代言活动中,奥运 冠军们在灯光师、造型师和化妆师等的联合包装下,被拍得美轮美奂。逄小威偏爱自然光,他认为:“摄影棚里拍出的不能说 不好,但(比起自然光条件下拍出来的)是两种味道,(后者)是生动的、真实的、自然的”,“美和漂亮是两个概念,美里 有漂亮,但漂亮不等于美。美是深刻的、丰富的、有内涵的、真实的,漂亮是肤浅的、表面的。” “简洁里面有有力量的东西。”逄小威喜欢朴素的、自然的、大气的、真实的感觉,所以拍摄这些奥运冠军时他采用 的是拍摄脸部的黑白肖像,“没要求他们(特意)穿什么衣服或者进棚化妆”,“常常连打反光板的人都是临时找的,有时带 我妻子去。”所以,逄小威镜头前的奥运冠军“很多是在赛后拍的”。像2006年12月22日拍摄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 男子双打、单打冠军刘国梁,就是在长沙的“国球大典”活动结束后的空隙。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杨昊也是在大汗淋漓的 状态下被抓拍的。 “摄影最大的魅力是有什么拍什么。不要回避缺点,有了缺点才生动。影棚里适合做商业(的东西),光线打得太好 了。”2007年4月23日,在无锡好不容易拍到雅典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单人3米板冠军郭晶晶,但由于当时光 线过强,郭晶晶双眼下部都有黑影。2006年12月22日在长沙拍摄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王励勤时 ,由于侧光,他的脸一半是亮的一般是暗的。 比起《面孔》中那些熟悉得“闭上眼睛都知道怎么拍”的电影人,逄小威对奥运冠军的了解毕竟有限,但拍摄中的近 距离接触让他对奥运冠军们有了更多的了解。2007年11月5日,逄小威在香港终于拍到嫁给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 首位女子跳水双料冠军伏明霞。拍摄地选在了一座山上的高级会所,伏明霞“也请了化妆师,但化得很简单、干净”,“吃的 饭要的菜也很家常,桌上剩的菜都打包了”。伏明霞把打包剩饭剩菜看得稀松平常,因为“如果不打包,我会被人笑话的”。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通过对134位奥运冠军的拍摄,逄小威发现“每一个人(奥运冠军)的眼神都不是 游离的,都是坚毅的肯定的。中国体育人的共性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就是‘我要赢’。”2007年5月9日,逄小威在上海 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拍到雅典奥运会的田径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刘翔习惯长时间低头讲话,偶一抬头便被逄小威抓拍, 这张照片与常见的满脸笑意的阳光逼人的刘翔不同,透露着无比的坚毅、沉着和淡定,甚至带着一丝忧郁。 “不是说大话、套话,我更看重各民族(借着北京奥运会)的交往。”逄小威不愿意过分看重金牌的分量,他期待着 “把我们最好的最微笑的表情献给对方”,至少体育运动要“增强人民体质”。-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