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上行舟一茆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12:12  新民周刊

  BY 朱先陆

  在海上艺苑中,茆帆无疑是一位相当潇洒的书画家,有人说他骨子里是一个传统到家的“没落文人”,行为方式上却 是一个正宗老克勒。说他传统,也许是他擅长书、画、印,还能做得一手旧体诗,长啸短吟,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他却乐此不疲 。说他老克勒,是因为他处世为人相当海派,敢于千金抛洒,敢于举杯痛饮,敢于挑战礼教,敢于在艺术上不拘一格,创新求 变。

  现在,他的个人书画展正在新天地一号会所举办,内业人士得知消息后都去观瞻一番,是捧场,更是在掂量他的斤两 。结果,被他近年来痛下的功夫所服膺了。

  茆帆在童年时就浸淫古典文学与书画艺术之中,12岁就临池研墨了,还要背唐诗宋词,学做格律诗,稍大,读四书 五经。他父亲是搞实业的,虽然不是书法家,但酷爱中国传统艺术,眼界也很高,陆续收藏了一些字画,其中有董其昌、恽南 田、何绍基的作品,他就照着翁方纲的手卷临池习字。

  从翁方纲入手后,他又临了几年欧阳询、王羲之等大家的字,上溯龙门二十品,下涉赵孟頫,真草篆隶都写,真可谓 上蹿下跳,大小由之。

  这种转益多师、上追下通的临摹对茆帆兄开拓眼界是很有好处的。现在他真草篆隶拿起来就写,得心应手,就是得益 于早年练就的童子功。

  中学毕业后,茆帆到江西插队,种过田,烧过窑,编过报,当过戏曲编剧。最后到南昌工艺美术厂画过蛋壳,也画过 立轴,为外贸出口创汇作贡献。后来又到艺术瓷厂做过设计,对陶瓷生产的一套工艺非常熟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回城,他的 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作品经常刊载于解放日报等媒体,篆刻也是在这个时候学的。茆帆是直追汉印一路的,路子很正。所以 当“文革”后上海第一次举办书法作品展时,茆帆的篆刻作品就被评委一眼选上。

  茆帆为黄佐临、杜宣、乔榛等艺术家刻过章,为朋友刻的就更多了,都是不收钱的,有时还要倒贴印材钱。一些外地 读者在报上看到他的印花后,径直写信来索印,他也刻了寄过去。

  茆帆在农村插队时就学画了,但系统地学画应该在回上海以后,他从王蒙、倪云林、石涛、傅抱石等大家的作品中吸 收技法,追求雄浑大气的风格。在茆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元明山水画的印象,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呈现一种磅礴的气势。当 然,由于家学深厚及刻苦学习的缘故,茆帆的旧体诗也写得相当到位,耐人寻味。

  这样一来,茆帆就成了海上不多见的诗书画印俱佳的艺术家。但是他不怎么看重同行的美誉,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 传统书画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能再孤芳自赏了——特别是自我陶醉,而应该走向世界,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他说,现在外 国人到中国来,也会学学书法学学水墨画,但这多半是旅游项目,属于农家乐性质,老外靠这种游戏不能真正进入中国文化内 核。比如这次北京奥运会,英国人以孙悟空为主角做了一个动画宣传片,但看过的人就说,他们对中国文化还不了解。为什么 呢,就因为他们不能表达出中国民众的感情。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一定要承载最广大群众的感情,承载最具现代意识、最有 普世价值的观念,才能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外”。-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