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联人为何“不珍惜”苏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10:17  南风窗

  黄立茀

  1991年底,苏联在历史的瞬间剧变:俄罗斯终结社会主义,折回世纪初抛弃的资本主义。苏联剧变的原因何在? 史家见仁见智: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说、斯大林体制弊端说、戈尔巴乔夫叛徒葬送说……还有,“苏联人不需要苏联”说——俄 罗斯科学院一位著名的院士曾充满愧疚和负罪感地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

  岂非咄咄怪事?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农业国:1913年,农民占社会人口66.7%,80% 的人口是不识字的文盲,工人阶级比地主、资产阶级、商人和富农还少。苏联在70年间使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7年,农民降到占人口12%;苏联不仅摘掉文盲国家的帽子,而且70%以上的居民达到高等和中等教育水平,居民 每万人中拥有大学生数量已跻身世界四强。苏联因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争霸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连苏联 的对手丘吉尔,都不得不承认斯大林时期苏维埃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是手扶木犁的国家,而当他 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总之,在苏维埃的年代里,国家给了人民土地、面包、知识,还有国家的强大与荣耀 ……但是,1991年3月,虽然多数苏联人在全民公决时表态保留苏联,而当“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8·19事变”, 为挽救苏联进行最后一搏时,多数人却未支持事变——在捍卫苏联的最后关头,人们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这是为什么?莫非是苏联人“忘恩负义”?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让我们循着这一论断,在苏联国家与人民利益分配的视 野里,寻找苏联人“不珍惜”苏联的答案。

  急于走向“无阶级”共产主义社会

  苏联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 风起云涌的1840年代。马克思站在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共产主义“公平”的理念——消灭生产资料私有 制,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体劳动之间的差别;还提出了体现这种理念的社会——共产主义社 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 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需要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但是,1930年代中期以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却在苏联与 发达国家生产力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建设“无阶级”的社会。从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实施了4次 “经济战略飞跃”,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第一次,在1917年~1920年代末,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消灭 了剥削阶级和私有农民阶级。第二次,在1920年代末~1940年代初实施工业化战略,使占俄国35%以上的农民和城 市居民进入国有企业,成为工人与职员。第三次,在1950~1960年代,赫鲁晓夫头脑发热,提出了“全面建设共产主 义”的目标,大幅增加对工业投资,工人继续增加;同时将大批集体农庄转为国营农场,大量集体农民成为国有单位职工。第 四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为实现苏联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型,大量培养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成为苏联社会中增长最迅 速的阶层——1980年代中期,在国有单位就业的工人和知识分子、职员上升至占人口88.5%,在集体所有制工作的集 体农庄农民只占人口11.5%。在苏联社会中,国有单位职工几乎一统天下,苏联仿佛离“无阶级”社会越来越近。

  为了实现“无阶级”社会的蓝图,苏联还不懈地进行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劳动差别的努力。赫鲁晓夫和勃 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五次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国营农场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的工资,使工农之间、脑体劳动之间、高低收入之 间的收入差距缩小。1940年,苏联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平均工资是工人的2.15倍,1985年降为1.10倍。197 0年,国营农场职工相当于工业职工月平均工资近83%,1985年提高到91%。集体农庄农民按家庭成员实际收入与工 人、职员逐步接近,1960年是70%,1986年提高到92%。职工月平均10%最高工资与10%最低工资差距逐步 缩小:1956年是8倍,1979年降低到4倍。

  总之,苏联经过70年建设“无阶级”社会的努力,社会结构日趋同质化;经过消灭三大差别的努力,三大差别逐步 缩小。1977年苏联宪法骄傲地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走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

  升迁路上的“不公平”与积怨

  苏联追求和实现的“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也出现了悖论:它在注重劳动者内部各阶层收入数量 “公平”的同时,忽视了机会的“不公平”。

  早在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苏联为了集中调动劳动资源支持工业化,建立了国家一元化行政命令式的劳 动资源分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无论招工、招生、大学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分配,还是提级、提职、提职称等各种方 式的社会流动,均由国家机关规定指令性计划、指标与程序,并且由国家机关对实施计划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国家一元化行政命令式的社会流动渠道,保持了劳动力的稳定供给和分配,为苏联实施经济战略、国家发展强大立下 了汗马功劳。但是,社会流动的单一和统一,引发了诸多矛盾:社会流动的启动和出发点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人们的愿望 、兴趣只能纳入国家战略的框架和指标内才能实现,产生了社会流动单一驱动力与人们多样化的愿望、兴趣和抱负的矛盾;国 家统一规定晋升指标,产生了有限的晋升数量与迅速增长的晋升需求的矛盾;由国家统一规定工资标准,加之趋向均等的工资 政策,产生了平均的工资数额与才能出众者期望得到更多社会资源的矛盾,以及平均的工资数额与具有高远抱负和卓越才能的 社会精英向往超常支配社会资源的矛盾……1920~1930年代,苏维埃政权是被资本主义包围的孤岛,人们能够理解并 支持压抑个人愿望,尽全力建设和巩固国家。但是二战以后,苏维埃政权已经巩固强大,国家已经有条件扩大个人职业发展的 空间,可苏联未适时改革,未开辟出有益于发挥不同层次、不同特质才能的多条社会流动渠道,民众仍然挤在国家掌控的一条 升迁道路上,这对于兴趣和能力千差万别的个人而言是空间机会的不公平。何况,苏联国家实际上由执掌权力的领导干部来代 表,后来的事实证明,1960~1970年代以后部分领导干部形成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利用手中重权大肆谋取私利,由 他们分配大规模的社会资源,对全体人民而言,是一种权利机会的不公平。

  在国家严格控制晋升指标的机制下,苏联人的社会升迁道路特别拥挤、漫长。人们需要长久地排队,等待晋升,发展 的愿望受到压抑,滋生了不满的情绪。其中,因国家将高级技工控制在全体工人1%~4%,青年工人进工厂后提级要等5~ 10年;1980年代,工人对自己生活不满意占1/2以上。1960~1980年,知识分子增加2.87倍以上,而拥 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直停滞在0.1%;拥有副博士学位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1.1%~1.4%。在苏联,拥有博士学位才 有资格当教授,拥有副博士学位才有资格当副教授。高级职称指标奇缺,为获得高级学位和高级职务的长久等待,使青年科学 工作者对工作丧失兴趣,感觉被“囚禁”在工作岗位上。加之工资额不高,1980年代,知识分子对自己生活“很不满意、 不完全满意、不满意”者占2/3以上。再有,苏联建立了苏共组织部门集中选拔领导干部的体制,这是当时苏联人仕途上升 的唯一渠道。由于苏共组织部门严格控制干部指标,升至领导干部的数量更少:1980~1985年,领导干部在苏联全体 就业者的比例保持在千分之七,高级干部在万分之八以下;由于勃列日涅夫时期以后形成实际上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青年 干部升迁比以前更加困难:1957~1970年,在党、共青团、工会等机关每1000名领导干部中,大于55岁者增加 了46%,小于29岁减少了37%,30~40岁减少了近30%。

  在上述诸因素的影响下,升到社会上层的人年龄老化:知识分子在年过半百后才可能得到博士学衔,领导干部大多在 60~70岁以后才有机会升至高位。换言之,占社会多数的精力充沛的中青年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处于该领域的低级或 中级岗位上,享受的是一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多数劳动者生活待遇不能适时提高,对劳动报酬制度逐渐不满。在一些地方, 工人们的不满引发了罢工。据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罗伊·麦德维杰夫披露,从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苏联每年都有罢工 事件发生,时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几乎每年都要向苏共中央上报这类报告,但是这些自发性的罢工没有引起政治局的严 重不安,地方上也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以消除引发这些事件的原因。因此,70年代下半期,工业工人对劳动报酬数量的不满 在增长,结果引发了新的罢工。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部分年轻知识分子则因对工资低、晋升难不满,演化为对党和社会主义 制度不认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估计,多数大学生在许多方面把自己看作和党是对立的;1/3以上 的大学生从思想观念上不赞成共产主义和苏联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俄罗斯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后,“知识分子在 自己的基本群众中作了放弃社会主义原则的准备。这里,知识分子对社会地位降低不满,无疑是如此行动的客观原因”。

  苏联70年间生产力不断提高,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人均国民收入为例,1987年俄罗斯相当于 英国该项指标47.4%,日本46.7%,法国44.8%,奥地利44.5%,德国41.5%,美国39.8%。苏联 为了与美国争霸推行“世界革命”战略,竭力争取军费绝对数额与美国相当。从1967年至1984年,在美国和多数西方 国家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比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下,俄罗斯却不断加大该项指标——从12.1%增加到12.6%,结果, 俄罗斯军费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远远高于西方和美国:达到美国1.4~1.9倍,英国2.3倍,法国2.5倍以上, 德国3倍左右,奥地利10倍左右,日本12倍以上。1967~1984年,美国人均军费开支从1049美元下降到96 8美元;同期,俄罗斯人均军费开支从616美元增加到914美元。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在人均国民收入不抵美国一半的情 况下,俄罗斯人均军费开支1975年比美国多90美元,1980年多出128美元。

  总之,在行政一元化社会资源分配体制下,老百姓难以迅速升迁,影响了生活待遇及时改善,而国家却得以超常增加 军费开支,使老百姓承受的军费负担越来越沉重。其后果正如中国有学者所指出的,“在苏共执政70多年间,苏联人民的生 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苏共……逐渐失去民心。”

  苏联剧变:增加了分蛋糕的刀叉

  1991年底,苏联剧变。所谓苏联剧变,从政治层面,是苏共垮台,社会主义制度终结,从一党制、议行合一的集 权体制变为多党制、三权分立的分权体制,以及中央集权的联盟国家的解体;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因素,在社会层面,是从国 家一个主体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体制,变为允许国家、群体以及社会成员等多个主体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变 化的实质,是从过去只由国家一把刀叉来分社会资源的蛋糕,由行政命令决定人们得多少,变为多个政治、经济、社会主体都 有权拿起分蛋糕的刀叉,自己参与意见,决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得到多少。

  这种体制变化,是否苏联老百姓的选择?

  让我们看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在国家统一分配社会资源主流之下的潜流。苏联专家的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 来,在国家统一招工、劳动安置的渠道之外,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无法控制的工人流动越来越大;1980年代中期,在国家 统一分配毕业生的体制下,不服从分配,自谋职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每年毕业生的一半;部分人由于对自己在社会资源分配中 得到的份额不满,自发从事起倒买倒卖的影子经济——1980年代中期,已有1800万人从事各种形式的影子经济。研究 影子经济的俄罗斯专家认为,影子经济除了具有经济职能以外,还有社会职能,“为那些在官方机构中无法施展才能的人提供 了一定的社会空间”。这些社会潜流,不仅表达了对国家一元化行政分配体制的不满,表达了人们希望自己参与分蛋糕和多得 蛋糕的愿望,而且实际上在官方分配渠道之外,开辟出非正式、自发分配社会资源的渠道。一言以蔽之,苏联社会资源分配权 力从集中转向分散,从行政命令转向人们自主,是老百姓的希望和选择。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也颇能说明老百姓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愿望。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 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 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问卷提出19项指标,其中有8项正面的指标,用来对国家经济、教育、社会保障 、社会秩序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成就进行评价;同时设置了3项正面的指标,对国家给予个人政治自由度、致富可能性以及职业 发展和升迁可能性进行评价。除此而外的负面指标,对每一时代国家发展中是否存在消极现象和问题(如官僚主义、贪污贿赂 、族际冲突等)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叶利钦时代评价最低:在所有正面指标中几乎得分最低,负面指标中得分最高;对1917年以前的俄罗 斯评价一般,在正面和负面指标中均得分平平。对苏联两个时期国家发展均高度评价,斯大林时期有4项指标得分最高:国家 有纪律和秩序、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上威望高、人民热爱祖国;勃列日涅夫时期有4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教育有成就、有 社会保障、科学与技术有成就、工业强大。对普京时期评价,3项与个人有关的正面指标:个人致富可能、有职业发展和升迁 可能、有公民和政治自由,均得分最高。

  在负面指标评价中,斯大林时代得到一项最高:“恐怖”;同时有两项关乎个人的正面指标得分最低:1%的人认为 斯大林时代有致富的可能,2.4%认为斯大林时代有公民和政治自由;有职业发展和升迁可能性倒数第二——3.8%(最 低为2.2%,是1917年以前的时代);普京时代有3项关乎国家的负面指标得分最高:55.7%认为国家有贪污贿赂 ,55.8%认为有犯罪和团匪活动;49.5%认为不相信自己的未来。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结果是,愿意生活在叶利钦时代的只有1%;其次是斯大林 时代,为3.6%。选择愿意生活在普京时代的人最多,是44.8%;其次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为35.8%。

  人民不珍惜国家,

  还是国家漠视了人民?

  这个民意调查说明,今日俄罗斯人高度评价苏联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因为受询者对斯大林时 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对1917年前国家的发展评价一般,而且因为,受询者普遍认为1917年以前 的政府已经将个人发展带入死胡同——只有最少的受询者认为,这个时代能给予个人职业发展和升迁的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调查中,俄罗斯人在对苏联国家发展高度评价的同时,对苏联国家给予个人发展空间的3项指 标评价不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定的。也许正因如此,多数受询者选择愿意生活的时代,不是国家迅速发展强大而个人发 展空间受限制(3项指标平均2.4%)的斯大林时代,也不是国家各项成就斐然而个人发展空间平平(3项指标平均18. 2%)的勃列日涅夫时代,而是尽管国家发展存在着严重消极现象,但是个人发展空间得到认可(3项指标平均52.8%以 上)的普京时代。

  其实,对个人致富、职业升迁可能,以及对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的评价,正是对社会资源分配体制和个人在分配中所 得份额的评价。多数受询者对苏联时期这3项指标的评价不高,反映了对苏联时期国家一元化社会资源分配体制以及个人分得 均等份额的不认可。正是对此的不认可,影响到对苏联整体的态度——超过一半的受询者尽管高度评价苏联国家取得的成就, 却未选择愿意生活在苏联时代。

  这或许就是许多苏联人不珍惜苏联的原因吧!

  这个调查还说明,人民由于对普京时期个人发展空间的认可,爱屋及乌,认可了国家发展存在严重问题的普京时代。 这反映出,人民其实用个人福祉作砝码,来衡量、评价国家,决定对国家的态度。换言之,人民不仅要“国强”,还要“民主 ”、“民富”。在和平与政权巩固时期,人们尤认为这三者同等重要。苏联的问题正在于,国家巩固强大以后漠视了人民自主 发展的愿望,致使人民与它产生了隔膜、疏离甚至对立。

  普京,这位深受俄罗斯人民拥戴的“民族领袖”曾经说过,苏联解体是一个悲剧,谁不为此感到惋惜,就是没有良心 。同时,他也精辟地指出了苏联剧变的原因:苏联“经济领域的行政计划体制和政治领域的共产党一统天下导致国家陷入了如 此境地:大多数人已经不珍惜国家,这样的国家已经不为人民所需要”,这种体制,是“俄罗斯人民已经不能承受的制度”。

  普京的这段话表明,苏联剧变并非苏联人忘恩负义抛弃苏联,而是行政命令式体制的国家已经不为人民所珍惜。戈尔 巴乔夫实施“无限制公开性和民主化”的错误改革路线,使民主派得以利用和放大人民对国家不满意的情绪,赢取群众信任, 向苏共夺权,酿成苏联剧变的悲剧。这个悲剧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敲起警钟——执政党没有一劳永逸的合法性,只有坚持 三个代表的思想,立党为公,时时刻刻珍视和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与利益,国家才能得到人民的珍惜和需要,执政党才能赢得 人民的拥护,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南风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