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什么词来替代“残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15:49  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黄智慧

  

  9月15日,记者于残奥会进行期间来到北京亮马河边的联合国驻中国总部采访,发现这次里面的布置和以往有所不 同:在所有的台阶处都增加了临时金属板材坡道。这是工作人员专门为残疾人士准备的。

  15日,联合国驻华系统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了庆祝活动,以激励和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残疾人士和推 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杰出人士。

  5位受表彰的人士分别是: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女士,当代残疾人舞蹈家、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女士,服 务于脑瘫儿童的“安琪之家”创始人王芳女士,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创始人于海波女士,积极推动残疾人 民间组织发展、北京汇天羽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吴润玲先生。

  在活动现场,在场嘉宾和媒体记者有幸欣赏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员的精彩演出。在央视春晚上一炮打响的舞蹈《千 手观音》全体演员也把节目带到了活动现场。

  “残疾人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世界上没有能力残缺的人,只有能力不同的人。残疾人的权利必须被重视、 尊重和履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马和励先生(KhalidMalik)说。

  残奥会在北京的召开,使得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走进公众的视野,促使大多数的“健全人”学会接纳并习惯残疾人在 公共空间的存在。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残疾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弱势群体。全世界残疾人超过6亿5千万;而中国的残疾人数达到了8300 万左右,其中近2万人是在今年5月发生的汶川地震中致残的。

  中国为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做出了许多努力。中国是第一批签署《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国家之一,这项公约于2008 年5月3日生效。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并开始实施。

  不过,要促使公众内心对残疾人建立平等观念,还任重而道远。

  比如,围绕“残疾人”这个称呼,一些身体有残缺的人士表示更愿意被称为“残障”人士。

  “疾是指疾病,等于说我们是病人。障碍是指某些活动受到障碍,绕过这些障碍,我们还是正常人。”专门为残疾人 提供信息服务的北京汇天羽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吴润玲先生说。因为幼年药物中毒失去听力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女 士对此也深有体会。“小的时候,周围人称呼我们‘残废’,心里听了很难受,感觉生活很残酷。现在被称为‘残疾’或者‘ 残障’人士,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如果用一些别的术语,比如‘听力障碍’或者‘智力障碍’来称呼我们,心里就会好受些 。”邰丽华希望,能找出更好的词来代替诸如“残疾”、“残障”这样的称呼。

  “残疾人”的英语表述是“disabledperson”(无能的人,残疾人),其他语言中也存在相应词汇。 目前在台湾和香港,对身体有障碍的人士都启用“残障人士”这个称谓。而在大陆,很多专业领域专用术语都使用“残疾”, “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个称呼。”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际联络部陈亚安主任说,“其实,这个‘残’字也不合适,但我们至 今还没有想出更合适的词,欢迎社会各界一起来出主意。”陈亚安在此间呼吁。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