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急开锁:能解急也带来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2:59  法制与新闻

  2008年春晚小品《开锁》中,开锁师傅那没有证件不开锁的执著劲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让人们倍感安全。 在事事以钱为先的今天,这种“死心眼”虽让人感觉不合时宜,但冷静后的思索却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死心眼”是这个特 殊行业存在的必要条件。生活中,不少人有过进不了自家门的经历,的确,开锁师傅的高超技艺让心急火燎的“我们”长出了 一口气,可过后一想,又不免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时我们才会意识到那“一夫当关”的防盗门竟如此“不堪一击”。一种从 未有过的恐慌继而袭上心头,万一开锁师傅被“贼”欺骗了怎么办;万一开锁师傅和“贼”一拍即合怎么办;万一有人把“开 锁”和“盗窃”两个行业的界限模糊了该怎么办;万一……

  (本刊记者)王娈/文

  给钱就行?

  每当被关在自家门外无法进门而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相信不少人都会下意识地想到“急开锁”这3个字。“急开锁” 是一个新兴行业,正如其名,它就是帮助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进不了家门的人,其关键就在这个“急”字上。“如果不急,谁会 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捅开自己家的门呢?”南京市市民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2008年8月,张女士外出就餐时被“小偷”无情地光顾了。手提包中的钱、身份证以及家中的钥匙均被顺手牵走 。单身生活在南京的张女士立刻有了“举目无亲”的感觉。兜里没钱的她只能步行回家。一个小时后,来到自家门口的张女士 虽然从心理上有了到家的感觉,但是蹲在门外似乎也不是办法。无奈之下,她想到了“急开锁”。平时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 楼道和电梯间里贴满了“急开锁”的广告,这回可派上用场了。按照小广告上的号码,张女士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开锁公司 ”的人简单询问了张女士的家庭住址后,便接受了这单“业务”。“说实话,当时我是急晕了,就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心 想只要门能打开,一切就都解决了。”张女士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很快她便意识到事情可能不会如此顺利,因为自己的身 份证也丢了,对方能帮忙吗?小品《开锁》中的情节让张女士多了几分焦虑。“对不起,我的钥匙、钱包和身份证都丢了,没 办法出示身份证,不过我确实是这家的业主。”面对张女士的解释,前来开锁的小伙子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屋里有你的 什么证件吗,或者邻居可以证明你住在这里吗?”刚刚搬进这个小区的张女士与自己的邻居还不熟悉。在她向开锁人员解释了 这些因素后,小伙子一脸为难,说道:“这样做,我是要担很大风险的。我虽然相信你就是业主,但是,万一出了事情,我担 待不起呀。为挣这几十块钱,我犯不着冒这么大风险。”张女士见对方态度并不是很坚决,于是提出再加50块钱的劳务费。 没想到,对方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小伙子确实技术不错,没费什么力气就打开了张女士家的锁,收取费用之后就离开了。

  尽管开锁人员“好说话”的工作态度让张女士避免了不少麻烦,但是,事后她思来想去,越想越害怕。“如果有小偷 假扮业主,请求对方开锁,那岂不是很危险?况且自己平时工作时间都不在家,那样的话窃贼岂不是如入无人之境?因为开锁 人员有时不顾程序,给钱就行呀。”张女士面对记者显得忧心忡忡。诚然,这种情况没法不让人担忧。“现在满大街张贴的小 广告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开锁,尤其是住宅楼里,更是多如牛毛,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燃眉之急,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这其中 潜在的隐患非常大,从事开锁的人不能说成千上万,但也不是个小数字,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办法被公安机关监督的 ,几乎是给钱就开锁。”南昌市西湖区某居委会李阿姨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仅活跃在南昌市的“急开锁”从业人员就有近千人,之所以这么多人从事该行业,是因为它隐藏着巨大的利 润空间。开普通锁要价为20元左右;开防盗门锁为50元~100元不等;开汽车门锁要价最高,为300元~1500元 不等。“急开锁”人员的月收入约为4000元左右,名气大、信誉好的开锁技师月收入达上万元。在利益的驱使下不管是不 是真的业主,给钱就开锁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很多城市的公安机关其实已经制定了各种制度以达到对这个特殊行业的监督目的。有些城市规定,“急开锁”从业人 员必须在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并取得许可才能营业。甚至一些城市已经推出“急开锁”统一服务电话,由公安机关全程监督。 这样做,无疑可以规范该行业的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助纣为虐”的事情发生。但是,由于处在“地下”状态的开锁人员非常 多,这些人没有营业执照也不受公安机关的监督,“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工作方式流动性很大,主要的宣传方式是通过小广 告。这不仅让监督变得非常困难,更让人们担心的隐患变得越来越突出。事实上,种种担心正在变成现实。

  不请自来

  如果说张女士的经历仅仅是让人感到不安的话,那么南昌市民刘东梅(化名)的经历堪称离奇。2008年8月的一 天,南昌市气温高达39度。在这样的酷暑天气里,小刘的身体感到有些不适,于是便向单位请了病假。

  大约中午1点多的时候,正在午休的刘东梅仿佛听到敲门的声音,睡眼朦胧的她心想或许是自己听错了,这个时间应 该没人会来串门,于是便没有理会。估计过了20分钟左右,刘东梅被一阵脚步声惊醒,当她走出卧室时居然看到,自家的客 厅里面有两个陌生人,正蹑手蹑脚地翻着什么。“你们干什么呢?”刘东梅气愤地问道。片刻的迟疑之后,两名陌生男子镇定 下来,说:“我们是急开锁公司的,是您打电话说被锁在家里吗?”听到这样的回答,刘东梅很纳闷:自己独自居住,并没有 打什么电话给开锁公司。两个陌生人此时很快走向门口,边走边说:“真是不好意思,可能是我们弄错了,不是您家要开锁” 。说罢,两个人迅速打开刘家房门溜了。这时,刘东梅心里已明白过来,看来他们是入室行窃的小偷,之前敲门试探,自己没 开,以为家里没人就把门锁打开了要偷东西。想到这里她赶紧追了上去,可是早就没有了二人的踪影。

  小偷就在眼前,却让他们溜掉了,想到这里刘东梅有些懊恼,但很快一股强烈的后怕感袭上心头,如果自己再发现晚 一些恐怕就不只是破财了,自己的安全都成问题。镇定之后,她随即拨通了“110”报警电话。派出所民警赶来检查了刘家 的门锁后说:“看来是有专业开锁技能的窃贼,门锁基本没有破坏。最近这个片区已经发生好几起利用开锁专业技术入室行窃 的案子,好几个市民的家都被盗了,警方已经加大警力对周围的‘急开锁’公司进行排查。”

  听到这样的话语,刘东梅暗自庆幸:若不是自己请假没去上班,恐怕家里现在已经被洗劫一空了。刘东梅的经历让不 少知道此事的人开始担忧,“利用专业的开锁技术四处行窃,那居民们的门锁犹如虚设,岂不是敞开大门让他们随便偷?”邻 居蔡大爷的忧虑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据记者了解,全国不少地方都发生过此类案例,一些开锁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时 不时地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犯罪分子何某2007年底在广东学会开锁技术后,于2008年5月份返回江西广丰,伙 同程某和王某在广丰、上饶等地实施入室盗窃作案80余起,盗得手机100余部、电脑5台、现金、香烟等物价值15万余 元。日前,3人已被警方抓获。“瘾君子”周文武为筹集毒资,自2008年3月起,开始利用在市场上买来的专业开锁工具 在成都实施入室盗窃,先后共作案5起,最后一次作案被警方当场抓获。近日,乌鲁木齐市警方连续破获多起盗窃案,犯罪嫌 疑人均是利用专业技术开锁入室行窃。经警方调查,多名犯罪嫌疑人竟然“师出同门”,“手艺”传自同一家开锁服务培训中 心。

  面对开锁业混乱的局面,一位业内人士感叹道:“如今的开锁行业,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开锁人员鱼龙 混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有的甚至是小偷专门学习开锁,目的就是在行窃的过程中不留痕迹,不便于警方查找线索,如今 网络上就可以查找到很多教授开锁的机构,只要给钱,不管什么人都教,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听到这样的事情,记者觉得 有些难以置信,真的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学习开锁吗?

  公开的“绝活”

  带着疑问,记者在一些就业网站上,查找到了很多教授开锁的广告。“本公司专门教授社会各界人士开锁,教授范围 包括普通门锁、防盗门锁、汽车锁、保险柜锁,教授时间短,保证短期学成,学费500元——3000元不等,有意者请拨 打电话联系。”当然,广告最后附有联系电话及联系人等等。诸如此类的广告词,在网上到处可见。不仅如此,“垃圾短信” 这种时髦的广告手法也是开锁培训班常用的手段。虽然收到这类短信后,多数人选择置之不理,但谁又能保证无人对此感兴趣 呢。

  记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通了某个“开锁培训”的联系电话,接听电话的是一位自称秦先生的中年男子。当记者表 示看到他们的广告,想学习开锁技术时,秦先生的态度很热情,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并一再承诺几天之内就能让记者 掌握打开多种不同锁型的“独门绝技”。“可是我对开锁这个行当一点也不熟悉,也没干过修锁的活,我担心自己学不会。” 面对记者的犹豫,秦先生立即信心十足地说:“您放心,很多人都在我们这里学的,也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目前还没有人学不 会呢。”记者接着说:“我听说,开锁属于特殊行业,需要在公安部门备案才可营业,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备案呢?”这位 工作人员显然对记者查户口般的口气有了警觉,立刻转变了热情的态度,冷冷地说:“教人开锁而已,哪有那么麻烦,你到底 要不要学?”当记者表示自己再考虑考虑时,这位秦先生立刻把电话挂断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记者有些惊讶,由此看来,目前开锁行业人员混乱的局面与随意教授开锁的现状也不无关系。“正是 因为如今社会上随意教授开锁的机构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造成了开锁行业的混乱局面,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有着开锁 技巧的窃贼,类似的锁匠变窃贼的案件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发生,这不应了那句话——‘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家在北 京市丰台区的市民马先生气愤地说道。

  客观地说,目前人们的道德水平还没有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因此,各种类型的“锁”作为保护个人财产和 安全的工具,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有了可靠的锁,我们晚上才能睡得踏实;有了可靠的锁,我们白天外出工作才能放心家里的 财物。可以说,现在的人们对锁有着极大的依赖性。也正是因为锁决定着我们的安全,所以制造锁的厂家才不断提高技术,使 其安全性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再复杂的锁也有人能够不用钥匙将其打开。不过,这种绝活一般掌握在少数人手 里。而且从古至今,这些人也都遵守着道德的准则。但是时至今日,这一规则似有被打破的危险。

  “无论如何,随便传授开锁技巧都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从事社会学研究多年的包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开锁是 一个特种行业,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一念之差会造成别人的灾难,所以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人品要有很高 的要求,就比如枪是一种很危险的工具,在我国只有警察才能合法持有,如果泛滥到谁都可以拿着枪四处乱闯,这样的社会可 想而知是不安全的。”包老师的比喻恰如其分。的确,如果有一天开锁“绝活”变成了人人都会的技能,锁也就失去了它存在 的意义。从事开锁行业多年的易师傅告诉记者:“20年前,我跟随师傅学习开锁技术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很快教我如何开锁 ,而是让我跑前跑后地干了几年与开锁不搭边的事情,后来师傅告诉我说,那是他在观察我的人品,而且告诉我说制造锁的人 就像是魔术师,里面的玄机只有他自己和我们这些掌握开锁绝活的人知道,但是我们不能利用自己的技术有意破坏别人精心设 计的活儿,用眼下的时髦词,这就叫“潜规则”,所有学会开锁技巧的人都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技术一旦被滥用,后果将不 堪设想。”

  不仅如此,开锁所需要的一些工具也有泛滥的趋势。据了解,很多“开锁培训班”就是直接教授学员如何使用各种工 具对付各种各样的锁。易师傅告诉记者:“现在的锁越来越复杂,20年前的锁几乎不需要什么工具,高手就能轻松把它捅开 ,但现在的锁设计异常复杂,如果没有工具的辅助,想打开它还是非常费劲的,尤其是一些汽车的锁,必须使用特殊的工具才 能打开。”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不少地方的商品市场上竟然可以轻易买到此类工具。已经告破的开锁盗窃案件中,有很多犯罪 分子就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开锁工具。由此看来,开锁行业不仅鱼龙混杂,管理混乱,而且与之相关的行业也是监管的真空 地带。

  亟待规范

  面对可能陷入混乱的开锁业,媒体和业内人士已经多次呼吁相关部门对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组织以及行规进行规范。 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工商、公安等部门在这个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南昌市工商局西湖分局个体科科长朱文华说:“‘ 急开锁’不属于国家核定的工商经营许可范围,不允许发放营业执照,其只是修锁店、锁具销售店的一项附加业务。工商部门 因此无法对‘急开锁’行业实施细致管理,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开锁流程、规定及人员培训方面难以实行实质性管理。”就如 何规范“急开锁”人员的行为,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特种行业管理大队大队长高文平说:“国内尚无一部专门法律对这一行 业进行规范。目前,公安部门采取的管理办法只是要求从业人员前来进行备案,但真正前来备案的人很少。只有从业人员走上 犯罪道路,公安部门才能依据《刑法》对其进行处理。”

  虽然,以南昌市为代表的一些城市明确要求“急开锁”从业人员必须到公安局进行备案,但据了解,主动前往公安部 门备案登记的从业人员非常少,绝大多数人员仍然处于地下状态。“即使是那些备了案的从业人员,有时候也难以监管,因为 有不少地方的公安局所谓的进行备案就是简单的登记,例如指纹、手印和脚印都没有采集,这样的登记备案并不会对日后的监 管带来多大的帮助。”江西某地公安局的骆警官这样认为。看来相关法规的缺失,让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步调很难一致,而且 各个部门协调起来也会出现问题。“但是,不能因为法规的滞后,就出现三不管地带,‘急开锁’是一个关系到老百姓能否安 定生活的大问题,相关部门必须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来,不能只等着法规。”骆警官的观点显而易见,立法也许是解决问题的 根本,但是社会上出现各种法律无法处理的问题的机会相当大,不能因为法规没有明文规定就让不良现象肆意蔓延。为此,江 西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建议:“对于‘急开锁’行业的管理,政府部门要主动靠前,不能因制度和法律的缺失而坐视不管 。当务之急是把‘急开锁’纳入特种行业进行管理,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限制从业人员的行为,并切实加强登记备案和日 常检查工作。”

  在这方面,北京做出了有益尝试。北京推出了“急开锁”与“110”联动的措施。据了解,此措施实施后,需要开 锁的市民只要拨打“110”或开锁热线1600110,身着印有“110开锁联动”统一蓝色制服、佩戴北京市开锁服务 卡的开锁人员在30分钟内就可到达现场。不仅如此,这些开锁人员完全在公安局的监控之下,每名开锁技师必须经过严格的 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由北京市修理行业协会核发、市公安局监制的开锁服务卡后,才能从事开锁工作。北京市修理行业协会会 长赵汝奎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保证安全,所有开锁公司员工要求没有犯罪记录,其掌纹、指纹一律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 一旦进入开锁行业,3年内将禁止随意跳槽、辞职,离开行业时必须向警方和修理协会报告,交回北京市开锁服务卡,同时, 警方将会对其工作流向进行监控。”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次开锁行动,必须有警察现场监督,这样做就可以避免那种“给钱 就不管流程”情况的出现。

  据了解,此措施推出后收到不错的效果,那些处于地下状态的开锁人员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有了官方指定的开锁 业务,谁还会再去找那些小广告上的‘急开锁’呢?”北京市民孙小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看来,在没有明确立法 的前提下,相关部门还是可以找到办法对付越来越恶化的“急开锁”行业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想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整 治,立法才是治本之策。比如,禁止私自传授开锁技巧,禁止贩卖开锁工具等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才能执行。短期来看 ,像北京市采取的措施可以有效遏制“急开锁”行业的恶性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法律法规不能长期缺失。毕竟,执法部门的 任何行动都是要以法律为依据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法制与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