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区长写信后支起馒头摊
38岁,王德君和丈夫一同下岗了。
那时,社会上有个说法,叫“谁下岗谁不是好人”。王德君夫妇特别郁闷,不出门,出门也不知道怎么走,“顶多推开家门,看看天气又缩回来”。
那段时期,王德君所在的通州中仓社区,就有3000多人下岗,最多的,一个家庭七八个人下岗,“能把人逼得抹脖子”。
离开工厂,就啥也不是了。王德君说自己“只是个熟练工种,没有特长,没有文凭,没有一亩三分地”,在家呆了三个月,就是生闷气。
老高倒是出去转了一圈,看到路边收破烂的,动了心也想干,回到家又打消了念头,还是抹不开面子。
2000年4月,他们想到在小区里支个摊儿卖馒头。在中仓小区搞摊位,有两个主管部门,一个是中仓街道办事处,一个是中仓小区物业。
王德君说,要么是物业不同意,要么是街道办事处说有文件,社区不许搞小摊点,一个多月下来,一点成果都没有。
老高是忍无可忍了,他给通州区区长苏文泉写信,问他还管不管下岗职工的死活。为了把信送达,他在区政府门口守了整整10天,才等到区长。
区长看了信,事情马上就办妥了,责成劳动部门,全权办理,馒头摊算是撑起了。夫妇俩从一个山东人那里取现成的馒头回小区卖。第一个月下来,居然也能挣个500多块。
小区里有下岗职工看着王德君做得挺好,也想跟他们一起干,王德君索性置办了些工具,找了10来个下岗姐妹和面、蒸馒头,到后来卖大米,卖熟食,卖西瓜,送粮食。
王德君说,这算是她带的第一拨下岗女工了。
只是便民店开到2003年,非典来了,生意不好,店只好关门。
学编中国结编织生意做大
2003年的下半年,王德君看新闻注意到,中国结只有朝阳区十里堡一个地方在做。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老外喜欢,应该有市场。
王德君跑到那里当学徒,一种编织样式要300元,她挑着学了几种,剩下的回家琢磨。
回到通州,王德君又将编织方法教给了下岗女工,开始一同编织中国结,老高负责找买家,接单子。
一开始,他们来者不拒,什么单子都收,总是先交货后收钱,上了不少当。
有一回扎了好几万元的货,去收钱时,发现私营老板居然撤柜走人了。
王德君说,从那以后,她也学鬼了,不见现金不给货,免得被人骗。
王德君的编织生意从中国结扩大到手提包、服装,带领的下岗女工队伍也一度扩大到700多人,遍及通州区多个乡镇,她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北京女儿美有限公司”。
因为带动下岗女工再就业,2004年,王德君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称号。全国获此殊荣的共有129人。
当年9月,他们作为全国数千万下岗再就业者的代表,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此时,国企改革的高潮已经过去,“下岗”一词也成为了历史。
2005年3月1日,王德君接到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电话,让她为部里面司局长以上的干部演讲她的再就业路程。
王德君说,那天演讲结束,副部长华福周当场就表示,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何不让王德君接个单子,为部里300多名女同志一人编织一个手工袋。
当场,王德君就收了一张2万多元的支票。
一开始,王德君心里犯怵,没底,心里头反复想“7天,近350个包,还是给部里的,千万不能有差错”。
当天下午5点多,她就开始布置任务,在通州区6个乡镇布置了加工点,加入了100多名女工。王德君给姐妹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如期完成。
那几天,很多女工都是“几宿几宿地通宵干,不让她们回家”,加上对质量要求严格,人们给王德君取了外号叫“王扒皮”。回忆起这个外号,王德君笑得合不拢嘴。
编织包如期交货。王德君松了口气,她说自己打赢了一场硬仗,这次成功了,以后再难的单子,她都有信心拿下。
□本报记者林阿珍实习生赵岩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