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代流行音乐打破围剿的幕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15:09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舒云

  12月13日,中央电视台3台隆重推出了《歌声飘过三十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节目。这场电视系列晚会令 许多当事人看后激动得睡不着觉,也令年轻人觉得新奇。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风风雨雨中成长的30 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1978年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坎坷。海军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海军大校吴 殿卿,和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当年专门为程琳创作《小螺号》的付林,向《青年参考》报记者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围 绕流行歌曲发生的幕后故事。

  1.“邓丽君”先在地下流行

  1978年,广州恢复茶座,歌曲成为文化消费品。除了重见天日的《刘三姐》、《洪湖水,浪打浪》、《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等一大批曾经的“毒草歌曲”、“黄色歌曲”外,港台歌曲也“走私”进来。台湾电台特别制作了“邓丽君时间” ,不少人白天听“老邓(指邓小平同志)”,晚上抱着半导体收音机偷偷听“小邓”。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始于黎锦晖(1891~1967,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作曲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居于上海) 在1927年创作的《毛毛雨》。1949年后,流行音乐在内地被代之以革命歌曲,而在港台却长唱不衰。“邓丽君”让8 个样板戏看了10年的人们知道了通俗歌曲是这样的舒服、优美。

  1979年,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邓丽君”被大批翻录成录音带,再由卡式录音机播放,并在各地“地下” 流行。那时,三洋牌录音机和喇叭裤、不撕商标的太阳镜、红棉吉他一样时髦。虽然中央电视台1995年才第一次出现邓丽 君的形象,但早在1980年,大街小巷就到处飘扬着“邓丽君”。没有包装,没有炒作,音乐发行史上的奇迹就这样出现了 。

  2.新中国第一次投票“选举”歌曲

  歌风虽然大变,但反对派依然强大,甚至怀抱吉他的那些人物也被视为大逆不道。1979年初,《歌曲》杂志因刊 登歌曲《丁香花说我爱你》受到批评。由于发表这种“不健康”的歌曲,《歌曲》编辑部经常挨批,他们对此当然不服气。于 是,《歌曲》1979年6月号编发了一组争鸣文章,有叫坏的,也有叫好的。其中一篇文章是《丁香花是香的》,署名黄书 田。文章说谁也不会因为唱几句“我爱你”就不正派了。

  可是,怎么证明大众喜爱流行歌曲呢?

  1980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挑出75首人气很旺的歌曲,《歌曲》编辑部出资5000元,制成选票 。短短20天,25万张选票先后寄回来了。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投票选举歌曲,也是第一次为流行歌曲排队。李谷一唱的《妹 妹找哥泪花流》得票最多,《祝酒歌》第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第三。之后是《再见吧,妈妈》、《泉水叮咚》、《边 疆的泉水清又纯》、《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大海一样的深情》、《青春啊青春》、《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太阳岛 上》、《绒花》、《我们的明天比蜜甜》、《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永远和你在一起》。

  1980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和《歌曲》编辑部在首都体育馆举办“听众喜爱的15 首广播歌曲”音乐会,座无虚席。《歌曲》杂志也因此名声大振,发行量从几万份上涨到37万份。

  这些抒情歌曲单唱都是好歌,可是集合在一起,在某些权威人士眼中就成了“靡靡之音”。

  3.李谷一的《乡恋》成了出头鸟

  1979年底,李谷一演唱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中的插曲《乡恋》,引起轩然大波。这时的李谷一已经独唱了20 年,有着花鼓戏和京剧底子的她,把《乡恋》这首有探戈味的抒情歌曲唱成“气声”。大受普通群众欢迎的同时,也招来一些 尖锐批评。有人说,“气声”这种喉头放松,发出气流摩擦的轻声是“港台明星的唱法”,是靡靡之音,不正经,离经叛道, 不符合社会主义艺术规律。还有人说,台湾有个邓丽君,大陆有个“李丽君”。

  1980年4月,音乐界召开西山座谈会,讨伐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报刊上接连出现利斧般的文章,李谷一甚至 被说成“黄色歌女”,她的歌曲录音带被封杀,本人还险些丢了“饭碗”。

  但是李谷一演唱的《乡恋》却很受追捧。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应观众强 烈要求,李谷一终于亮相“春晚”,并演唱《乡恋》等歌曲。至此,李谷一才得以正名。此后,即使节目单上没有《乡恋》, 但只要李谷一出现在舞台上,不唱《乡恋》就下不了台。

  4.《北京晚报》举办“新星演唱会”

  1980年9月23日,中秋节,一场雨浇得北京气温骤降,但首都体育馆热气冲天。《北京晚报》在这里举办了首 场“新星音乐会”。李谷一因声带出血缺席,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远征、吴国松、王静、李默和任雁等8位青年歌唱演 员先后登台,造成一个又一个轰动。在“新星演唱会”之前,她们全都名不见经传。

  《北京晚报》怎么会想起办音乐会呢?李谷一遭到非难时,刚刚复刊不久的《北京晚报》站到她这一边。1980年 7月28日,《北京晚报》发表《“抢救”历史》一文,为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歌曲《何日君再来》正名,引发了一场大 讨论。

  《北京晚报》文艺部决定筹办“新星音乐会”,体育界称明星,文艺界为什么不能称明星?“歌星”一词由此而来。 《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本报举办〈新星音乐会〉》的消息,接下来几天整版介绍,甚至还刊登了当时罕见的广告。购 票的长龙从首都体育馆一直排到动物园,半夜就有人来排队了。不到3个小时,3万多张门票销售一空,1角钱1份的“新星 音乐会”节目单也被一抢而光。而那时一份《北京晚报》才卖2分钱。因卡式录音机的出现陷入困境的中国唱片社,在演出现 场架一个麦克风,将现场演出实况灌制成唱片,一举扭亏为盈。

  5.专为苏小明谱写的《军港之夜》

  “新星音乐会”上,苏小明朗诵般的演唱,质朴、深沉、含蓄,《军港之夜》一举成名。苏小明本来是海军政治部文 工团的合唱演员,1980年初,乐感好又学过美声的她把港台歌曲唱得很不错,于是她在海军机关的几场内部演出中开始独 唱,并博得满堂彩。海政文工团让苏小明参加“新星音乐会”,“新星”总不能唱港台旧歌吧,词作家马金星与曲作家刘诗召 急中生智,为苏小明专门谱写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军港之夜》。

  “新星音乐会”轰动全国,但流行歌曲并未因此翻身。《北京晚报》负责文艺报道的记者沙青、过士行、辛铁池三人 ,因筹办“新星音乐会”挨了批,沙、辛两人还被调离文体组。《军港之夜》也受到非议,被认为“太软,怎么能唱海军战士 睡觉呢?”。上边几次不点名批评,并规定元旦、春节演出时,苏小明要唱《十送红军》。

  但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听了《军港之夜》,认为很好。于是《军港之夜》成为苏小明的保留节目,也成为中国军旅 歌曲的经典曲目。

  6.程琳年纪太小没背处分

  就当苏小明的《军港之夜》还在争论不休之际,程琳唱的《小螺号》又“黄”了。1967年10月出生的程琳是海 政文工团的二胡演奏员,她1979年获全国二胡比赛优秀奖,同年又获全军汇演一等奖。小小年纪的她爱唱歌,无论在走廊 还是在洗衣房,人没到,歌声已先到。也许是从小泡在音乐里,程琳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和模仿能力,被人戏称为“邓丽君第二 ”。

  “邓丽君第二”以假乱真的歌声,让海政文工团小乐队的负责人付林萌生了创作欲望。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 的付林,决定为小程琳写一首儿童歌曲……

  “小螺号,嘀嘀地吹,海鸥听了展翅飞”,13岁的程琳果然把《小螺号》唱得不同凡响。此后,不少单位邀请程琳 前往表演,付林就骑着自行车,带着小程琳四处赶场。在童音的掩护下,“邓丽君第二”昂首走出“地下”。

  可没几天,批判声又铺天盖地了。“邓丽君的歌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艺术,一个13岁的孩子,怎么可以唱这种歌?怎 么可以这样唱?”“这是走的什么路?这还像部队演员吗?”“背后操纵”的付林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小程琳还不到入共青团 的年龄,没有处分可背,但按上边要求被封杀。销声匿迹整整两年后,程琳才恢复独唱,被送到东方歌舞团进修……

  不过,王洁实、谢莉斯那时翻唱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却被网开一面。但仍有不 少人排斥流行歌曲,有关演出主管部门甚至曾规定“三个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

  7.百名歌星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时间到了1986年,这年是“世界和平年”。在前一年,美国40多位歌星联唱《天下一家》,为非洲灾民义演。 中国台湾地区为“世界和平年”搞了个60位歌星的联唱《明天会更好》。中国大陆音乐人也不能缺席,22岁的郭峰决定为 世界和平年创作一首集体演唱的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986年5月9日,为世界和平年举行的《让世界充满爱》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唱响。韦唯、程琳、杭天琪、 付笛声、蔡国庆、崔健等128名大陆歌手集体亮相,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优美流畅、抒发大众情感的主题曲《让世界充满爱 》不胫而走。

  从这时起,音乐界不再“围剿”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套上通俗歌曲的外衣,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未经《青年参考》报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秘闻显影”版稿件,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