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的麻将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13:19  南都周刊
我们的麻将生活
2008超级杯麻将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广州举行。

  麻将,胡适之先生谓之“国戏”,百姓戏称为“杨贵妃的骨头——玩不厌”。要成为雀王,可能需要一定的天赋。雀王们对“运气”往往有着不同的解释,精通概率与随机过程的人会在胜率上有优势。

  无怪圣贤孔子早就有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中国竞技麻将竞赛规则》出台已有十年,国标的制定无疑为麻将“正名”,减少博弈中的运气成分,加强变化、思考等竞争因素,引导麻将向脑力竞技发展。而近年,海内外种类繁多的雀王大赛更有如火如荼发展之势。

  春节又临,走亲访友,方桌之上麻将声声更将鼎沸。我们讲述各方雀圣的传奇和别具风格的麻经,考察麻将经济生态,这,也是考察当下中国的一个路径。

  现代麻将文化在满足国人的消遣的同时,也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144张牌的鬼魅万变,方城酣战中窥出多少人世百态,所谓麻如人生,人生如麻。

  麻将大赛的“美国梦”

  --当比赛投资者仍在为扩大比赛影响力、参赛人数而耕耘,电视传媒的介入又遥遥无期之时,品牌赞助商与地区性服务业机构,成为了挖掘不同华人地区麻将比赛市场利益的排头兵。

  打到最后只有麻将桌在赚钱

  --从豪华的酒店、会所,到街头巷尾的普通茶馆、酒楼里,麻将馆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

  社会的泛麻将化

  --麻将是讲“势”的,“形势比人强”,在这个关系社会,可能有太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很多时候,中国人是不会改变规则的,宁愿相信这是个人的运气,洗把脸然后再祈求自己的好运气,而西方人则要改变规则。

  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

  --国学大师梁启超一语中的,算是道破文化名人们对麻将乐此不疲的玄机,而名人与麻将的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诸多趣闻轶事。

  千差万别,无非还是和种和奖励

  --尽管从洗牌、码牌、掷骰到摸、打、吃、碰、杠、和,几乎每一个步骤细节,不同地方或场合的麻将就有不同的约定,而讨论得最多的,通常还是和种与奖励上的区别。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