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现锁自称出狱后啥都不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02:15  新京报

  “啥都不懂”

  打公用电话,摊主将话筒递给他,他不会用;探亲戚,从清早找到下午两点,问不到路

  苏现锁也发现,他有时“啥都不懂”。

  6月10日,他去洛阳关林探望本家姐姐,从清早找到下午两点,硬是问不到去姐姐家的路。

  打公用电话,摊主将话筒递给他,他不会用,让对方帮助拨号。

  结账时,他掏出一张百元纸币,换来一把零钱。他发现少了几块钱,就问为啥。摊主看他连电话都不会打,就指着一张面值五毛的纸币,说是五块,是他看错了。

  “我不知道咋跟他说话,就算了。”在回伊川的公交车上,苏现锁拿出那张“五块钱”买票时,被售票员斥责,“你不识字吗?”

  他小学毕业,识一些字,但他感觉自己已经丧失了与人争辩的勇气和能力。

  当他遇到纠纷困顿,最先想起的,还是干警。

  6月17日上午,在伊川县城关镇派出所内,他去找辖区片警。在办公室门口转悠了半天,他转过头问记者,“你说我该咋跟他说我的事?”

  派出所曾跟监狱签署了《对刑释人员接茬帮教协议》,片警认识苏现锁,还在媒体前承诺帮其找一份零工。

  “我没人可以指望,只能求你了。”苏现锁吞吞吐吐,央求对方帮忙解决宅基地纠纷。

  对方表示不太好办。苏现锁出来后,叹了口气。

  他又跑到县土地局和镇土地所,同样没有结果。

  这让他很焦灼。为那块宅基地,17年来,他弟弟已经跟邻居多次产生纠纷。

  “咋办呢?”他自言自语,“管教干部让我走到社会上,不要再惹事了,我去打官司?”

  盖房子

  以前住的平房已部分坍塌,无法居住,苏现锁想让村支书协调宅基地的事情

  出狱那天,苏现锁所有的资产是750元。其中,350元是他出狱前三个月的劳动所得,400元为监狱赠送的补贴和路费。

  半个月过去后,他一件大东西也没置办,就已经花了一半。

  “我叔光叹气,说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侄子观察他这个突然回归的叔叔。

  户口和责任田在入狱时就被注销。“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村干部还不能马上给他分地。他说没东西吃,村支书说,“来我家扛两袋麦吧。”

  他又不敢了。人家一句客套话,他哪敢当真?他还想让村支书协调宅基地的事呢。

  他的两段婚姻,都开始并结束于两间小平房里。平房已部分坍塌,无法居住,在平房与村内水泥路之间有块小空地,他认为属于他家的老地,而邻居则不这么认为。

  因为肺结核的后遗症,苏现锁不宜再干重活。监狱里学做电磁瓶的技术,在当地也没处用,适合找的,只是看大门,或者建筑队小工之类的轻活儿。

  他不怕干重活。出狱当天晚上,兄弟三个摆了一桌酒菜,哥哥跟他交心,“人长一双手,是用来挣钱,不是用来干坏事的,你以后可得好好干,成家立户。”

  而成家,必须有个女人,“没个老婆,跟监狱没啥区别,日子过不成,还不是要被别人瞧不起?”

  他记得,17年来,第一个跟他长谈的女人,是在他出狱前一天,一位电视台的女记者。

  他一直低着头,女记者问他:“你能不能看着我的眼睛?”

  “我不敢。”

  老婆梦

  等挣来钱了,就马上让女方亲属过来“看家儿”,苏现锁说,这次一定要去领张结婚证

  6月15日下午,苏现锁跟一个叫敏的女人见面了。

  这是他出狱后第二天,村里人给他介绍的对象,是一个41岁卖菜的女人,有个8岁的儿子,被前夫抛弃,住在娘家,没农田也没宅基地。

  敏对其他条件都不在乎,只要求苏现锁必须对她的儿子好,还得有块宅基地。她卖菜赚了点钱,可以帮他盖房。

  他答应对她儿子好,“我也需要有人养老送终呀”。至于宅基地,他说没问题。

  他还亮出大红的低保证,“有这东西,娃子上学也不用掏钱,看病还免费。”

  低保证是苏现锁出狱前,管教干警三次从禹州赶到伊川,协调当地民政部门给他办的。根据苏现锁的改造表现和家庭情况,民政局审查,苏现锁符合低保条件。

  苏现锁因此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刚出监狱大门,就能领取低保的刑满释放人员。

  这对苏现锁来说,像是一颗定心丸。

  凭着这张低保证,苏现锁一个月可以领50元救济金,他还感觉低保身份可以成为他在相亲时的砝码。

  相亲后好几天,他多次拨打敏的手机,都没有接通。

  “她会不会有啥想法?”他害怕失去这个相亲对象。

  6月26日,河南已持续了三天40℃以上的高温。苏现锁在烈日下修自己的老屋,兄弟和侄子在为他帮工。

  在他平整存在争议的宅基地时,邻居并没有像意料中那样阻拦,这让他对未来宽心了许多。

  但他还不敢向敏求亲,敏要求明媒正娶,他就必须得让她的女性亲属过来“看家儿”(指看看男方家庭条件、为人处事等),连酒席带红包,没几千块下不来。

  他现在还没钱。

  “等我挣来钱了,就马上让她们过来‘看家儿’”,他说,这一次一定要去领张结婚证。

  他有过两个女人,却从没见过结婚证。

  □本报记者 孙旭阳 河南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监狱 服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