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泄露考题:名教授和大老板成囚徒

  实习生/张瑜瑜

  提要:无力抵抗“名”与“利”的诱惑,他们选择了铤而走险——泄题。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亲手粉碎了渴慕的“声 名利禄”。他们从成功者向囚徒的灰暗转身,令人慨叹不已。

  2009年7月28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对两起考试泄题案作出宣判,涉案人员分获两至三年不等刑期。 一纸判决,再次将两年前的情景推向眼前——

  2007年9月22日,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日子。当天,几十万考生从全国各地奔赴考场。为跨过这一“门槛性 ”考试,无数考生投入了巨大的复习精力,甚至有些贫困地区的考生,为了参加这场考试走了近一个月的山路。当他们千里迢 迢到达考场后,门口的一纸通知却让考生慌了神: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向全国各地发出紧急通知,因发生泄题事件,考 试被推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场因泄题而推迟举行的国家级考试,据估计,造成经济损失近7000万元。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就在这一考试开考前两天,国家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收到了三封分别署名为“吴英雄”、“贾 英雄”、“公平”的电子邮件,内容经查实确为两天后即将举行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试题和答案,举报人称如不取消此次考 试,将把考题和答案一同公布在相关的医学考试培训网站上。

  考试中心随即做出推迟考试的紧急决定,并将泄题案情上报公安机关。

  同一年,就在当月15日举行的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也出现了泄题事件。据举报,在第一科开考前,网上已 出现该科考试的答案,其中涉及的考试试题和答案,均属国家绝密级资料。

  时隔两年,泄题案终于尘埃落定,潜伏案情背后的迷雾也终被拨开。而今,看着这些身陷囹圄的泄题人,背后的故事 不禁引人深思。

  泄题不为利:农民出身的“海归”害人毁己

  王少安,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修复专业教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出题专家,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有期徒刑3 年。

  王少安出生于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农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还有一个妹妹瘫痪在家。贫寒的出身,让他对出 人头地有更强烈的渴望,他企盼着走出深山,渴望改变生活。

  知识改变命运,像其他山里的孩子那样,为了成功,王少安付出了千万个日夜的努力。经过长年刻苦勤奋的学习,他 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有中国医学界“四大家族”之一的四川华西医科大学。

  1989年,博士毕业的王少安又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而获得了被学校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在英国和美国的两年 求学经历让他大开眼界,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在国外广阔的世界里闯出一番天地。两年求学期满,他甚至背负了因逾期不 归而被原学校开除的代价,而选择了继续留在了美国行医。

  王少安在那段时期积累了大量经验,学习到许多先进的口腔医学技术。经过7年的打拼,他已成为国际口腔界颇具知 名度的专家。2000年,王少安载誉归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再次受聘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任教。

  同事眼中的王少安,是个喜欢用英语打招呼的“海归派”。对于他的水平和能力,同事们颇为肯定,“他还是很有水 平的,年纪轻轻就发表了不少论文”。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王少安曾获得过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 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校对当时已位居国内口腔修复界专家前列的王少安非常重视,领导也很器重他,这不仅让王少安产生了对名誉的满 足感,也让他对更高的名誉有了更强烈的渴望。2003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开设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培训班,王少 安受命任教。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能保证培训班的通过率,不仅能提高学校名声,更能巩固自己在口腔医学界 的地位。

  2005年,王少安被推荐成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负责其中关于口腔修复的部分试题。这部分的试题所占 比例仅为10%左右,根本无法保证通过率。但那次出题却给了王少安一个机会,让他认识了时任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 题一处副处长的孟磊,他能接触到全部的试题。于是,在声名的诱惑下,王少安发起了对孟磊的强烈攻势。

  个头不高的王少安,颇有学者派头。在同事眼里,他还是一个奇怪的“背包客”,“平常,他总是背着一个大电脑包 ,无论何时都不离身,感觉像是一个‘背包客’。”

  而案情的突破口,正在于他那自始至终都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从电脑上,公安机关恢复出已被删除的试题。

  王少安的确是一个精明而缜密的人。电脑上的试题被他包装成了“复习资料”形式,题目连着答案被整理成一句句话 。王少安坚持说这只是复习资料,是为以后出书而收集的,并称资料来源于国家考试中心一位名叫于惊涛的工作人员处。事实 上,王少安并不认识于惊涛,但没想到他的随口诬蔑却让公安机关顺势掌握了另一条泄题线索。乱指于惊涛,只是王少安的伎 俩罢了,眼看着把戏被戳穿,面对检察机关翔实的证据,王少安最终才供出了孟磊,但却仍然一口咬定那只是复习资料,并矢 口否认曾将其告诉培训班的学生这一事实。

  一般而言,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仅为40%,但王少安所负责的培训班却已连续两年通过率达100%,这一 骄人成绩让他在医学考生中享有“教父”美誉。盛名之下,王少安更害怕失去声誉,他甚至幻想,以拒不认罪保住其知名专家 的名誉,出来以后才不至于无法面对学校和医学界。在成都警方对其8个月的审讯中,他坚持一贯说法——拿的只是复习资料 ,不是试题。

  但其嚣张的气焰和赌誓的伎俩却均抵不过事实和证据,在检察机关的不懈努力下,王少安的心理防线最终崩溃,道出 了泄题的秘密。

  试题是从孟磊那里获得的,在打通孟磊后,王少安连续3年和孟磊相约北京某饭店拷走试题,并在每次考试前3天将 题泄给其培训班的学生。尽管他试图不留下任何痕迹,不允许学生带笔、手机、电脑等任何记录工具,只用投影让学生当场背 诵记忆,但最终仍无法让其逃脱天网恢恢的惩罚。

  庭审当天,王少安在法庭上给孟磊深鞠了一个躬:“我对不起小孟老师。”

  被王少安称为“小孟老师”的孟磊现年39岁,是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一处的副处长。孟磊是一个实干的工 作狂,妻子说他经常将工作带回家加班,甚至常常到深夜。

  2005年王少安认识孟磊后,曾几次给他打电话,称自己办班的压力很大,求孟磊透露些试题以帮助他提高所办培 训班的通过率。开始几次,孟磊都回绝了。当时的王少安在国内口腔界已有很高知名度了,作为长者和专家的王少安一次又一 次地请求,让孟磊觉得面子上有些不过去,他知道王少安在口腔医学界的名声,也想和他搞好关系以借他的人脉在口腔医学界 混个好名声。王少安了解到孟妻所在的医院需要凭借发表论文评职称,还向孟磊承诺可以利用自己在学校的资源帮助孟妻发表 论文。在王少安的一次次劝说下,最终,孟磊答应了王少安的请求。

  从2005年开始,王少安连续3年从孟磊处获得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口腔类试题。2007年,孟磊本不打算继续干 了,却经不住王少安的反复劝说,碍于面子决定干最后一次,却也正是这一次招致了东窗事发。

  据查实,王少安和孟磊之间并无金钱往来,王少安所办培训班也并非私人课程,他冒着获罪风险选择铤而走险,并非 诱于金钱。为了提高声誉和威望,知名专家王少安最终付出了毁灭声誉和威望的惨重代价。

  为金钱诱惑:山里娃从大老板到囚徒

  李道桂,北京步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泄露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答案,以故意泄露国家秘 密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

  浓眉大眼的李道桂看起来精明强干,受审在押的落魄丝毫没有遮盖住他骨子里渗透出来的“雄心”,在妻子眼里,他 是个拿得起、放得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这种“雄心”是从小养成的。1975年,李道桂降生在湖南一个极其偏远的穷苦农村,至今,他在老家的亲人们要 想进城,还得坐一天的汽车。父母在家务农,李道桂靠他的妹妹外出打工才赚得学费,举全家之力就出了他这一个读书人。遭 遇过贫苦的磨炼,李道桂从小就想走出山里,摆脱贫困,去干一番大事业。

  1999年,李道桂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沙LG曙光电子公司工作。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后,李道桂于2003 年10月辞职,“下海”开了自己的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其所经营的北京步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颇具规模,他也在长沙 组建起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品房。李道桂的公司从事全国建造师考试培训业务,除设在北京的总部外,全国各地共有2 4所分校加盟其中。经营模式为由总公司提供教案和课件,由各地分校自行招生开课,所办培训班共分4种,分别为普通班、 点睛班、精讲班、保过班,学费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其中保过班的学费高达8000~10000元,学生如没有通过考试 可选择退学费或来年免费再学。

  就这样,李道桂从一个穷山沟里的苦娃子,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一个大老板,腰包渐渐鼓了起来,野心也开始膨 胀了。

  2006年,深圳某培训公司的龙涛(另案处理)曾联系过李道桂公司的副经理杨淑珍,自称手头有当年全国建造师 资格考试的试题和答案,李道桂和杨淑珍看了部分题目却并不相信其真实性,直至考试结束后,才发现试题准确无误。又一年 考试在即,杨淑珍和李道桂商量着从龙涛那里买题,以提高培训班的通过率,并以此获取高额利润。几经协商,最终以10万 元的价格从龙涛处买得全套试题。

  李道桂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他让杨淑珍购买了大量无记名手机卡,在考前以短信的形式将题号和答案选项发布给买题 的学生。第4科案例考试涉及文字内容,很容易被查出是泄题,为此,李道桂想了很多办法。他亲自对答案进行了包装,并让 北京的考生亲自到现场抄题,然后再在网上开设了邮箱,让各分校负责人上邮箱看题,并且试题仅仅在邮箱上停留半个小时。

  全国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试题、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四项均属国家绝密级资料,李道桂铤而走险,一下子挣了4 0万元。

  泄题案被发现后,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调查,江西、吉林两省公安机关均发现辖区内的培训机构有泄题现象 ,来源均指向北京步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证据面前李道桂交代了犯罪事实。

  立案时,李道桂的妻子已经怀孕,时至今日,孩子已经出生,却没来得及见上爸爸一面。检察机关到长沙李道桂家了 解情况时,他的妹妹赶了一天的路,坐着拖拉机、汽车、火车才赶到长沙,这位朴实的农妇痛哭流涕,悲痛难抑。她也是第一 次见小侄子,却想不到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从包里掏出靠自己在乡下卖水果和丈夫在煤矿打工攒的200元钱,颤颤巍巍地 塞到小侄子的怀里。

  在人生渐入佳境的时候,李道桂为了获取暴利无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金钱的诱惑最终毁灭了他的美梦,甚至一个家 族的希望。

  记者手记:检察官反思泄题案

  出身穷苦,经过艰苦奋斗走出大山,并在各自领域获得了成功,这是王少安和李道桂极为相似的人生轨迹。在人生的 叉路口上,前者为名,后者为利,都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跌落进犯罪的深渊。在为他们个人道德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叹息 之余,对“考试”本身的拷问同样令人唏嘘。

  考试,历来被认为是一道公平的门槛,而今却成为质问公平的众矢之的。当今社会,无论升学还是找工作几乎是逢进 必考,“分分分,考生的命根”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强大的考试压力在令考生窒息的同时,也为许多人求名获利创造了机 会。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反渎局段绍卿检察官对这两起案件有三点感悟:首先,保密教育薄弱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 淡薄是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有保密制度,但执行松散却使其形同虚设。例如,用于出题的电脑均是与外网隔离并单设密码的, 但在操作时却时常混用,而一些相关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泄题就是违法,甚至犯罪,反而把这当成是手里握有的潜在权力,官 员渎职就这样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其次,考试环节十分复杂、能接触到试题的人员很多的现状也给监管带来了难度,从出题 、组题、印刷、运输直至考场,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漏洞;最后,一些考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往往也助长了此类犯罪,而事 实上,泄题对考生的危害是最大的,不仅无益于学识的提高,买题考生一经发现还会被取消成绩。因此,从长远看来,考试秩 序的混乱还将直接导致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的下降。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法律与生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