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史强)当同学们走出人生第一大考场——高考考场,填好志愿,正以兴奋的心情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时,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27)班学生李红豪却由于一起“另类白卷”事件中断学业,在家研读《老子》、《庄子》。昨天,他透露他已着手一本杂文集的创作,目前已完成3万多字。
其实,李红豪早在14个月前就离校回家了,原因是他写了一篇“自毁前程”的作文。
去年4月23日学校举行语文期中考试,18岁的李红豪因身体不舒服,已打定主意交白卷。但拿到试卷后,作文题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其它题目,只以《草见人命》为题作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现行教育弊端。其观点很尖锐、前卫、另类,个别段落甚至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
4天后,李红豪被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出。胡老师要求他就这篇作文进行反思,在反思好之前不许回教室上课。不料,他真的再没踏进教室。
随后,他以学校生活为素材,针对现实社会和现行教育,创作出版了15万字的小说《逃花园记》。
时任高三年级组副主任的杨卫平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校方从未让李红豪停课,让他回家反思是冷处理的方法之一。事后,校方也多次表示让李红豪返校却遭拒。
不过,李红豪昨天向记者流露出一个想法:回学校去,体验完整的高中生活。
[事件]写作文闯祸,被要求“不许上课”
去年4月23日,华师一附中举行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因为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已经做了交白卷的准备。”今年2月,本应读高三,却在高二时离校的李红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向记者说道。
看到作文题后,18岁的李红豪改变了想法——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一段文字材料作文。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表面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而尖毛草却岿然不动。
看完材料,李红豪决定放弃其它题目,只写作文,并拟题《草见人命》。他在作文中写道:“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从放假、收费等等事可以看出,各学校总是能将圣旨变成剩纸。”
4月27日,正上早自习的李红豪被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了出去。
据李红豪说,胡立松当时严肃地批评他:“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并要他请家长,一起教育他。胡老师还提出,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
随后的3天,李红豪仍留在学校,但没有再进教室,白天就呆在图书馆。接着赶上五一放假,他回家后就再没返校。
校方事后曾托人给李红豪捎话,称他可以回来上课,却遭到李红豪断然拒绝。他认为学校的做法“太虚伪”,如果就这样回去了,显得“太没骨气”。
不过,一年后,今年的4月27日,李红豪回校与同学拍了毕业合影。
[后续] 在家写小说 批判学校生活
虽然没有再回到学校,但李红豪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却没有消褪。他很快想到了写小说,目的是“反击校方”。
早在高一,李红豪就开始笔录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将其浓缩成4万字,作为这部小说的蓝本。今年初,这本名为《逃花园记》的15万字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印量5000册。书的封面上,写有两句话:一篇考试作文,引发思想地震;愤笔疾书,写就长篇小说。
《逃花园记》描写了男主角陆谦的种种校园生活,并借主角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现状和现行教育的很多不同见解。比如,他这样评价科学课——
(楷体)“高高在上的教育人士的思想总是比常人先进,他们经常做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伟大改革,开设科学课便是一大典型。科学乃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科目合为一体的学科。有关人士豪言曰,开设科学课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并且可以把四门学科的知识完美地联系起来,从而培养精神,陶冶情操。这话比大街两旁挂着‘小艳足疗’、‘小露洗发’、‘小慧按摩’等招牌的门面房更表里不如一。”
“陆谦除了长得比我帅,其他都有我的影子,”李红豪承认,书里很多事件都是真有其事,也不怕同学对号入座。
实际上, 《逃花园记》引发了很多同学的议论,“各种说法都有,也有对号入座来扯皮的。”
而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年级年级副主任杨卫平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哗众取宠、品味不高”,有些内容不够真实。
[说法一]老师:李红豪“很叛逆”
今年2月3日下午,记者曾就此事采访杨卫平,杨称,校方从未停过李红豪的课,让李红豪回家反思是一种冷处理方法。
班主任胡立松承认:确实说过让李红豪转学或者换班的话。因为,当时他和李红豪辩论起来了,由于没能说服李红豪,便一气之下,让李红豪先反思,没有反思好就不能回教室上课。胡老师强调:“以前也是很多次这样批评李红豪的”。
受访的老师和同学对李红豪的评价有一点很一致,就是他“很叛逆”。
胡立松说,他平时和李红豪相处得也不错,两人经常为一个观点激辩不休。“他并不反对学校的某一个人,也不反对班级,而是对教育中一些东西不满。”
胡立松评价,李红豪的思想很有特点,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他认为,作文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这篇作文,也有可能被处罚。”
[说法二]校长:工作需更加细致
3月24日,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李红豪的作文有些语句过激,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对教育制度及社会制度是全盘否定的。
张校长表示,学校欢迎李红豪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但他过多看到了阴暗面,不仅对于教育制度,而且对于社会制度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实际上已经是个政治问题,学校的态度是“既承认问题,同时又不成人化”。
她认为,学校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班主任也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班主任如果看到了这样的作文无动于衷,那就是失职。”
就此事件中校方的处理方式,张校长承认:“工作还需要更细致一些”,她表示,随时欢迎李红豪回校上课。
[说法三]学生:学校“有点过分”
同学王明(化名)认为:学校让李红豪回家“反省”,其实就是变相停课,做法很过分,“同学们都希望这事能有个明确的说法”。
同学李翠(化名)和吴磊(化名)都认为:李红豪的思想确实一贯比较“反叛”,但并未对同学和学校造成什么危害,闹成现在这样,固然有李本人的原因,但老师的做法太强势,有点过分,“学校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说法四]家长:学校做法不够大气
李红豪的父母是铁路系统职工。“作文门”发生的当天,妈妈楚爱芝就接到了儿子的短信,虽然大吃一惊,但她还是希望儿子能重新上课,但她无法说服儿子。
对于孩子被要求回家反思,楚爱芝表示不好指责哪一方,只能说是观念上的分歧。但她认为,孩子的想法即使再荒谬,老师和学生可以沟通,学校这样做,“显得不够大气”。
得知儿子写书的计划后,她选择了支持,并拿出3万余元,促成了《逃花园记》的问世,但这本书她一直没有看过。
[追问]《草见人命》是篇什么样的作文
《草见人命》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经记者再三要求,校方出示了李红豪当天的答题卡。
这张答题卡除了作文,其他部分都是空白。阅卷老师给出的作文评分为25分(总分为60分),同时,阅卷老师在很多地方用红笔打了波浪线,批了4个大字:“自毁前程”。
细读这篇作文,记者首先得出的一个直观印象是,李红豪知识面很广,涉猎过不少文史典籍。在这篇1100字的考试作文里,他引经据典,涉及到的典籍和人物包括《左传》、司马光、鲁迅、卢梭、罗素、古德里安、黑格尔、马基雅维里。其次,他的文笔犀利流畅,有较扎实的文字功底。当然,最突出的印象还是其思想观点,他旁证博引,大到文化传统、教育体制,小到课程改革、读书考试,都成了他的议论素材,显得很尖锐、很前卫、很另类,甚至个别段落流落出的想法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这也是老师要求他进行反思的根本原因。
不过,李红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文中的一些语句只是泛指历史,但并非刻意针对时下。
编后:李红豪肯定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可以想象,这个思想活跃激进、行为倔强不羁的男孩子一定曾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可以推定,老师当时的一句“不许回教室上课”,极有可能不过是气急之下的冲动之语。但是,“另类白卷”事件却是实实在在地在一所名校发生了。其实,李红豪和老师、学校之间的这场恩恩怨怨,折射出的是培养与成长之间的矛盾冲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那些聪颖、敏感却又不乏自负、反叛,甚至常有惊世骇俗之举的“李红豪”们呢?欢迎读者就此发表看法。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