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孙朝方
肖幼美,1989年赴深,是深圳最受关注的人大代表之一。2003年4月,肖幼美参选深圳罗湖区人大代表,在所属选区内贴出了新中国个人参选的第一张海报(并收录进最新出版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主编的《经典广东》一书),此后,在深圳南山、福田等区级人大代表选举中涌现出了吴海宁、王亮、叶原百等一大批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并引发全国人大关注,最终促成《选举法》修订。她也是深圳历史上首个办理完退休手续后仍当选的市人大代表。
代表资格几乎是量身定做的
我原在兰州石油化工工作,国企工作稳定知足。1986年开始,公司派我多次出差南下,觉得新兴城市深圳对我的吸引力很大。那时,深圳已能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气息,城市形成了新的经济雏形,当时的样子在内地还是看不到的。
1989年,我和家人一起来到深圳,那年我35岁。
来深圳的20年,我一直从事财务工作。2000年时,我在一家中央驻深企业时,企业有人大代表的候选名额,要求候选人是女性,懂财经,年龄40岁左右。集团考虑我条件合适,就推荐了我。
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选上,我当时挺兴奋的,但还是觉得这东西很遥远。现在想来,深圳当时选代表选到企业来,不是要选领导、总经理,而是要一个懂财经的、基层的非领导。在人大代表的界别和分布上有了很好的意识,这就是深圳。
2000年起我开始做市人大代表,现在是第三届了。
从前,我一直对政治不太敏感,对怎么当市人大代表,更是一片茫然。搞财务工作天然需要有责任感,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做了市人大代表,就不能徒有虚名。于是,人大代表的所有的视察、调研、座谈、讨论等,我有叫必到,有空就找老代表学习取经。大概因为我敢于说一些真话,很注意发言质量,两年后,我在市人大代表里已小有名气。
深圳历史上首张竞选海报
我后来老想,这人大代表怎么稀里糊涂就产生了,怎么产生的?我很好奇,也很想知道。2003年,罗湖区人大代表换届,我就想尝试一下竞选区人大代表,如果当选,还能为基层百姓做点实在事。
于是,我到罗湖区人大问清楚区人大代表选举程序,找到我住小区的居委会主任申请参选。他们问我为什么不到单位去选举,我说我就住这里,宪法规定可以在这里提出申请。规定候选人要有辖区内20个以上居民联名提名,我拿了不止20人的联名书。居委会说“以前没见过你这样的”———实际上候选人当时已经定了,本来5个候选人,我就成了多出来的第6个。当时,罗湖区人大给居委会意见: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现在回想,个人参选这件事摆到会上讨论,很容易通不过,不但需要制度空间,更需要罗湖区人大作为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指导者,敢于去尝试。
既然成了候选人了,我就不能等着别人把我pass掉。当时距离选举日期还有一段时间,我就想能否用什么办法和选民进行沟通,让选民投我的票。我把在市人大3年做的一些成绩和媒体报道我的资料搜集起来,就有了后来大家熟知的竞选海报。后来,虽然我没选上,但800多张选票里,我有190多票。
今年我55岁了,但我是3月退休的,而市人大代表的申报推荐工作二三月份就开始,所以就申报上去了。后来罗湖区的领导们积极为我争取,大家认识到我的履职能力强,希望民意代表能留任。现在我连任了,就一定不负众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