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开始流行的 Nose Art,包含着自娱的趣味,现实的残酷,和欲望的青春。要了解 Nose Art,看这一篇就够了。
Nose Art 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缘由
阴谋论者说,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并非单纯的偷袭。美国总统罗斯福及一众官员事前就已获取了相关情报,却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目的是能够以仁义之师的名义介入战争,以便日后作为领导者登上世界舞台。辜勿论上层的内幕是否这么黑暗,下层那些被推上战场的人们,对生存的渴求与盼望和平的内心始终最闪耀。
▲ 偷袭珍珠港事件
被二战推上艺术发展高峰的 Nose Art,从旁见证一切。战争可怕,但前线军人面对压力,寂寞与苦闷,衍生出的无穷想像力和创作力,不但成为治疗自己内心的一味良药,更无意识地造就出一段另类的 Folk Art 历史。
个性化的涂画,令每架战机变得独一无二。哪怕一千架 B-17 战斗机最初都是相同的模样,但飞上天空后却有着一千种不同的命运。当中的分别,可以在其飞行员的无穷想像力和具有个性化的机头绘画上体现得到,这些 Nose Art 都记录了他们战场上的胜利和心路历程中的点滴。
Nose Art 的发展
Nose Art,中文可翻译作“机头艺术”。 虽然源自一战时期,意大利和德国空军战斗机机身涂上图案的习惯。但当时所谓的机头图案,多数没有什么的趣味性,更趋向正统的标识或只是部门徽章标志。
▲ 像意大利王牌飞行员 Francesco Baracca 的战机,上面的跃马剪影标志,就相当沉闷。
▲ 而最著名的 Nose Art,首推 “sharkmouth” 鲨鱼嘴。
鲨鱼嘴图案最初出现在入侵波澜的纳粹德国空军战机上,然后启发了英国皇家空军,很快便出现在第112中队的战机机头上。到1941年期间,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俗称“飞虎队”,队中有人便建议在战机头部也画上这个鲨鱼嘴图案,以震慑日军。
▲ 这时期的鲨鱼图案已演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有眼睛的样式了。
真正具多元性主题的Nose Art,要到美国加入二战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地出现,由军中不同岗位的地勤人员或者飞行员自主相议,按照各自意愿,涂画出五彩缤纷的图案。
Nose Art 传奇人物:Tony Starcer
Tony Starcer,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一位中士,1942-43年驻守英国。他曾经为多架Boeing B-17 Flying Fortress战机绘制过Nose Art,当中包括最著名的那一架B-17 –“Memphis Belle”。
▲ 鼎鼎大名的 Memphis Belle。
这架 B-17 战机的命名,源自它的机师 Robert K. Morgan 的爱人–Margaret Polk,一个来自田纳西州,孟菲斯(Memphis)的女孩。Morgan 原本打算把战机叫做 “Little One”,但当他和副机师 Jim Verinis 看完一部叫 “Lady for a Night” 的电影后,便以戏中主角的船只名字 “Memphis Belle” 来命名他们的战机和队伍。
▲ Memphis Belle 是二战期间其中一架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军大型轰炸机。
Morgan 更联系了为《Esquire》杂志画 Pin-Up 女郎画像的 George Petty,要来一幅以“Memphis Belle”命名的电话女郎画像。“Memphis Belle” 是二战期间其中一架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军大型轰炸机,它曾经顺利完成 25 次战斗任务,而机组人员更无一伤亡,堪称空中堡垒。因此,相比起其他国家,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长官们对这种“乱涂乱画”持更开放的态度。他们认为航空队员们在各自的战机上画下这些具特殊意义的图案,不但减轻自身的战争压力,也有助提升军中士气。这就是为什么美军战机的 Nose Art 有如此蓬勃的发展。而飞行员们更深信,机头上的图案能为全队机组人员在战场上带来好运。
历史事件: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