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站的第四天晚上,来自各地学员拍摄的作品几近成形。之前,他们在重庆盛夏高温天中被反复煎烤,还必须完成导师储璨璨要求的作品。他们是学员刘志洁、吕明静和袁诗然,7月28日,“拍照吧少年”手机摄影组的工作坊培训在重庆开始。他们的导师储璨璨,试图教会学员“用手机打败相机”。
训练营授课在重庆文联大楼的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举行。
来自珠海的学员刘志洁在朋友圈里面说:“三天,36度的重庆,手机拍照,快门上千,朋友圈没怎么刷实在太累,也没有时间……”这算是重庆组学员的真实反映,每天都很辛苦。他们利用上午与下午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拍摄,高温的正午回到屋子听导师的讲评,或与学员交流。
导师储璨璨为重庆组制定的口号是“用手机打败相机”。每位学员只能用一台联想手机完成任务,在重庆这个视觉元素丰富的城市,找寻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未来立志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在第一天拍摄的时候刘志洁便陷入迷茫。他根据地图来到弹子石的街头,漫步行走却没有太多满意的画面。还好度过第一天的迷茫期后,他逐渐进入拍摄状态,每遇到一个场景,不再随手拍完,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构图与思考。在后面几天,他的作品质量逐渐提高,不仅拍摄下画面,而且努力拍摄有视觉结构的画面。
进入拍摄的第三、第四天,刘志洁还将拍一个重庆当地人的个人故事。除了构思拍摄,他还将展示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刚刚读完大三的年轻人来说,职业摄影师的工作方式会不适应,但是大家都相信他能够做好。
刘志洁未来立志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刚刚完成大三学业的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工作坊授课或许将成为他未来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深入城市的角落,与平日里不太接触的人打交道
来自成都的吕明静在微博上感叹,比赛累到她都没有时间自拍了。拍摄的几天,她每日都在找寻她的拍摄对象,大汗淋漓地在街头与码头游走。她平日的工作是平面模特,更多的时候是被摄影师拍。被拍的经验积累多了,她也开始自己拍东西,用摄影表达与记录。
导师认为吕明静的拍摄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能跟随自己的内心,更多是在拍摄方案与外出拍摄的细节上指导,他希望吕明静能做得更好一些。
拍摄期间,吕明静将走访重庆的码头,观察停留在江边的人。之后她还将深入城市的角落,与平日里不太接触的人打交道,完成一组相对观念的作品。从某种角度说,工作坊可能也是比赛的一种,选手必须先尝试着战胜自己。
拍照片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阅历
最年轻的学员袁诗然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女孩,就读于川美,刚刚完成大一的课程。工作坊的授课是她通过摄影思考自己家乡的机会。
炙热的夏天并没有因为袁诗然是重庆人而有丝毫温柔。她为了拍摄导师布置的任务,走访了许多以前没有到达的角落,用她自己的话说,“光是十八梯,最近就走了好几个来回”。
袁诗然之前的拍摄关注画面构成,对光影更加侧重。但是授课开始后,导师对她有着更严格的要求:需要她的观察不能止步于事物的表面,而要更多通过摄影思考各种元素的关系。导师让她穿行于重庆的小角落,去体会光影下的事物,从元素的内涵间寻找结构。
袁诗然看了小伙伴和导师的照片说:“拍照片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阅历。”工作坊授课期间,除了每日因拍摄流下的汗水,她也从小伙伴身上学到了很多。她并不确定未来是否会走上职业摄影师的道路,无论今后如何抉择,袁诗然未来的路都很长。
用手机来进行拍摄,并不是意味着降低拍摄的难度,而是通过手机这样一种工具,改变拍摄的观察习惯。也正因为手机不是相机,拍摄的时候学员需要更注重细节与技术。
学员们如何在导师储璨璨的带领下,用手机打败相机?我们同样拭目以待,授课纪录片将在工作坊结束后的两个月上线,全程完整记录,不容错过。在纪录片出炉前,按照惯例,让我们先睹为快,看看三位学员都拍到了哪些图片。
8月2日,手机摄影组的工作坊培训结束。但请不要走开,让我们共同期待工作坊最后一站——由严明老师带领的观念艺术组将于8月6日在浙江温州开启。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