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8日15: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分享
高要莲塘何村的碉楼。
悬空小碉堡。

  史事求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李文华、杨坚

  碉楼因其高大厚实且形状似碉堡,有独特的防御功能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但基本都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为主要目的。

  开平碉楼因其中西合璧的独特形式,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建筑风格,最为人们熟知。那么,是否所有碉楼都是中西合璧的呢?

  其实并不是。记者求证得知,在距离开平不远的高要活道、白诸、新桥、莲塘等乡镇,也有十几座古老的碉楼,却都是由本地人兴建的纯中式建筑。

  纯中式建筑没有“洋味”

  近日,肇庆本地一些文化学者在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塱尾村、莲塘镇何村见到三座古碉楼。它们造型奇特,在广东地区都比较罕见,就属于纯中式碉楼。

  这些碉楼的造型不像开平碉楼那样融合了西洋或伊斯兰建筑风格,没有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洋气的建筑元素,而是更强调其防御功能,为此不得不牺牲了其居住的舒适性和外形的美观。

  其在建筑风格上也更有中国岭南特色,有的在其最上方的两侧有明显的镬耳屋式造型,用厚厚的青砖修葺,高大坚固,而窗户细小。看起来古朴实用,静穆和神秘中透露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这三座碉楼有约20米高,四四方方,保护得比较完好,与村里那些低矮的旧房子相比,更显鹤立鸡群,十分显眼。因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家园的太平和家庭成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也被称为是“太平楼”。

  三座碉楼的独特之处是在顶层位置,悬空设置了两个到四个碉堡,如同眼睛一样凸出楼外,更拓宽了其观察、瞭望的视野,避免监控死角。这些“眼睛”从高空俯视,监视着四周。

  这些“眼睛”有一个专业的名字: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不仅开设了向前的射击孔,还有向下的射击孔,这样就可以射击攻至楼下的敌人,做到无死角防御。

  修建者均为本地财主 防备土匪袭扰有奇效

  塱尾村的村南头和北头各有一座碉楼,两座碉楼相距200米左右。南头的碉楼由该村赵氏族人修建,碉楼里还居住着赵执夫妇。他说:“我的曾祖父赵奎当年是村里的‘有钱佬’,他担心土匪绑架,1935年修建了这座碉楼。1961年,我在这座碉楼里结婚,一直住到现在。”

  赵执夫妇居住的碉楼约20米高、共有四层,碉楼第四层的南面和北面,分别修建了两座悬空的碉堡,碉堡内布满射击用的八字形枪眼。北头碉楼的建筑风格与村南头的碉楼差不多,同样在碉楼第四层的南面、北面设置了两座悬空的碉堡。

  据塱尾村古碉楼内的石刻记载,村北头的碉楼为该村陈氏族人陈仲因修建,时间是1934年。

  村内的一些老者告诉记者,塱尾村的陈仲因、赵奎都是财主,他们修建碉楼,是为了躲避土匪绑架勒索。

  在距塱尾村20多公里远的莲塘镇何村,记者也见到一座古碉楼。这座碉楼共有4层楼、20多米高,碉楼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设置了一个悬空的小碉堡。莲塘镇何村村民何厚干已是81岁高龄。他说:“这座碉楼是我的堂伯父何标设计和修建的。何标在广州做房地产生意,他1935年返回老家建了这座碉楼,主要是为防备土匪袭扰何村进行打劫和绑架。”此后,何标和子孙一直生活在广州,很少回来。

  记者看到每层楼使用的都是铁门铁窗和铁栅,门窗使用的铁板都约5厘米厚,步枪和机枪等轻武器的子弹根本无法射透这些铁门、铁窗、铁栅。正是因为有这些碉楼和“眼睛”,才让人们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减少了遭遇抢劫、绑架的机会,保护了村里人的安全。在村中老人的记忆中,好像没有出现这类严重的盗抢事件。看来,碉楼的修建达到了建造者的预期目的,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历史作用。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几十万人反腐游行,普京干不下去了?
  • 上古的爱恋为什么都发生在河边
  • 如何以古曲谱写今天的新生活
  • 程青松,给中国电影打扫卫生的人
  • 冬天穿裙子的漂亮女孩就是不正经?
  • 实拍:古波斯帝国都城有多震撼(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