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3日01:26 重庆晨报

分享
张雪
老人晕倒
老人晕倒后精神很不好
好心人将食物递给老人
老人女儿把老人接回家

4月6日上午9点过,璧山区大路街道郭家村,距离赶集点只有两三百米的地方。戴红帽、穿羽绒服的熊婆婆提着一个红色购物袋,才走出集市两三百米远,突感头晕,慌乱中,她准备倚靠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车,稍作休息。然而,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熊婆婆便脸朝下,倒在路上。

集市附近人来人往,很快有人发现了她的异状,大家聚集过来,关切地看着她,但一直没有人敢上前去扶……

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故事情节这才发生了反转!

搀扶老人的这个女孩是谁?无人敢扶老人的情况下,她为何主动上前搀扶?

经过多方联系,本报记者终于找到了那个年轻女孩,重庆工商大学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张雪,她也是璧山区大路街道郭家村人。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这是张雪的微信签名。张雪说,她当天刚好从学校请假回家办理入党材料。因为看见前面聚集了一群人,于是上前围观,发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当时没人敢扶。

张雪来不及多想,赶紧把奶奶扶了起来。看到熊婆婆脸上的伤痕,她心疼地递过去纸巾,让其擦拭血迹和泪痕。

也许是受到张雪的感染,好心人开始你一把我一把的帮起来。有人为老人买来吃的,有人给老人递去小板凳,有人给老人的家人打电话。

经过大概40分钟的等待,老人的女儿赶到现场接走老人。在此期间,年轻女孩一直守护在老人身边,为她擦拭汗水,不断安慰。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一位热心的阿姨,按照婆婆吩咐的重新买了肉和土豆,带来给她。

大约40分钟后,熊奶奶的女儿赶到现场,张雪和路人看到老人外伤并无大碍,才放心离开。

事后,目击者回忆,顺走老人购物袋的是一位中年妇女。

本报记者 张小林

只是想把家人对我的温暖,传递给身边人

张雪出生8个月时,被亲生父亲狠心抛弃了,是养父和奶奶为她撑起了一个家。

因为家贫,村里几年来把她家列为扶贫对象,送去现金和各种帮扶;在大学期间,她申请助学贷款,如今顺利地走到了大三……

为什么毫不犹豫上前帮扶老人?张雪说,只是想把家人给她的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人。

父亲和奶奶给了她一个家

张雪说,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事后回想起来,她说即便被误会,也还是会扶,因为自己也有奶奶。

是的,张雪还有一位85岁的奶奶。在张雪心中,最亲的人除了父亲就是奶奶。

在八个月大的时候,张雪被抛弃了,也是在那个时候,她来到了现在的家,一直未婚的40岁的张同荣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此,父亲和奶奶就是她的全部。

即便家里一贫如洗,但张同荣也没亏欠孩子。他说,娃娃那么小,自己不管,孩子就得饿死了。

也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张同荣曾到附近的砖厂干活,不到120斤只有160多公分的张同荣选择做最重的活儿,他说这一切是因为有了女儿,他有盼头了。

尽管如此,家里的生活还是过得紧巴巴。没有上过学的张同荣看到别的同龄的孩子都入学了,张同荣只有多做一些农活,他想省下一些口粮来卖钱,给女儿交学费。

村里想方设法帮扶张雪家

这些年来,在张同荣记忆中自己曾打过孩子一次,“那是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具体的事情记不清楚了。”但张同荣记得清楚的是,他有些后悔,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打过孩子一次。

在奶奶看来,孙女张雪跟自己感情特别好,从来舍不得打。“放学了,就缠着我,跟我亲。”李宋文说,孙女总是说让她休息,抢着做家务,扫地做饭样样都会。农忙的时候还帮着父亲割谷子,打谷子。

对于张同荣家的情况村里一直想方设法给予帮扶。

2014年,张同荣一家被纳入扶贫对象,除了享受2000元左右的现金支持外,还有种植养殖方面的补助。在郭家村的一本账册上记者看到,张同荣家2016年享受的扶贫帮助有:土鸡60只,产业扶持基金1200元,意外伤害险50元/人、住院医疗补充保险50元/人;新农合补助110元/人,年初元旦春节慰问金40元/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帮扶,让张同荣一家的经济状况得到缓解。目前,张雪的生活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饲养的土鸡所卖的收益。

“学费就贷款嘛,生活费我肯定不会欠孩子的。”张同荣自己没有上过学,只要孩子能读书,愿意读书,他砸锅卖铁也愿意支持到底。

“他们这些年也挺不容易的。”在张雪眼中,父亲和奶奶都是她最亲的人,缺了谁都不可以,她说,是父亲和奶奶支撑起了这个家,她唯有用爱用更多的善心来回报家,回报这个社会。

张雪说,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新闻面对面

对话父亲:孩子多读书是有用的

记者:你知道你女儿做了一件好事吗?

张同荣:(挠头,不好意思地笑)她昨天回来了一趟,要回来办一个证明。但她没有说什么其他事情。

记者:你平日里是怎么教导女儿的?

张同荣:我没有上过学,不懂一点文化。只晓得多读点书是有用的,其他的我也不懂。(笑了笑)她乖得很,不用教。

李宋文:妹儿乖得很,跟我亲哦,比亲的还亲。

记者:你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宽裕,没想过让孩子放弃上学?

张同荣:她书读出来了,有能力了,可以给我养老。

记者:她上大学的学费哪里来的?

张同荣:贷款的,生活费主要靠庄稼还有村里发的鸡卖的钱。我节省一点,孩子的生活费也不能亏待。

记者:怎么节省?

张同荣:不吃肉,多吃点自己种的小菜。孩子回来了再改善生活。她一个月回来一次,她回来了就杀只鸡。

记者:你们为孩子的事情骄傲吗?

张同荣笑着点点头。

对话当事人:奶奶和爸爸就是我的全部

记者:是你最先扶老人起来的?

张雪:是的。

记者:不怕被讹吗?毕竟现在很多人都不敢扶,怕说不清楚。

张雪:看到老人摔了就自然地扶起来了,没想那么多。

记者:听说你在现场等了四十多分钟才离开,是担心老人吗?

张雪:是的,毕竟我也有年迈的奶奶,看到老人的女儿来接她了我才离开的。

记者:你也是想到你奶奶才更加坚定等老人家人赶来才离开的,你奶奶在你生命中很重要吧。

张雪:是的,奶奶和爸爸就是我的全部。

记者:你大学贷款是你提出的还是父亲提出的?

张雪:我提出的。

记者:为什么?

张雪:这么多年,我爸太不容易了,我不想给家中增添负担了。

记者:想过找亲生父母吗?

张雪:不想。

记者:那你恨他们吗?(亲生父母)

张雪:不恨。他们生了我,我也感谢他们。

记者:未来有什么打算?

张雪:爸爸和奶奶只有我,我会好好陪着他们,幸福就是这样。

对话老人家属:老人在家,已经没事了

记者:我们是记者,想了解一下当时摔倒的情况,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了?

老人女儿:没得事了,在屋头的。

记者:我们能去看一下吗?

老人女儿;她耳朵不大好,看也没得用,不用去看。

责任编辑:张冬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美国当真有了克制朝鲜导弹的暗器?
  • 斯大林女儿叛逃美国的隐情(图)
  • 鬼故事:多年不见的班长约他墓地见面
  • 白百何泰国出轨尽显渣女本性?
  • 遇到老公有外遇女人如何真确的应对?
  • 骑行739公里,带你看清西藏真正的模样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