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4日02:27 重庆晨报

分享
同学们在校园内合影。本报记者 甘侠义 摄

戴红领巾、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春游鹅岭公园……这不是小学生的班会活动,而是近百名老人跨越半个世纪的重聚。1967年,这些老人从中华路小学毕业;2017年,这些老人重新回到了校园。

昨天,近百名老人齐聚渝中区中华路小学,用特殊的方式过了一次同学会。毕业50年,重新回到母校的他们感慨万千。

老人建微信群联系同学

62岁的岳大中是渝中区人,是中华路小学67级1班的学生,也是这次同学会的筹备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信息不发达,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一晃几十年过去,好多同学都失去了联系。”岳大中说,今年正好是大家毕业50年,有人提议全年级的老同学重聚,因此就开始建微信群,有联系的就互相“拉”进群,大家才慢慢重新建立起联系。

中华路小学67级有3个班,每个班有40多个同学,全年级有120多个同学。经过几个月的联系,竟然联系上了90多名老同学,这让大家非常兴奋。听说要聚会,有老人从国外赶回来,也有从北京、珠海、海南、成都等地赶到的,更多的住在重庆本地。

“五朵金花”重拍照片

“呀,你还是没变,恁个漂亮!”“你性格还是火辣!”“好久不见,那时在一起耍感觉还在昨天”……在校园里,老同学们相见甚欢,仿佛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岁月在脸上刻下的痕迹。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上是5个漂亮的年轻女孩,分别是张玉、邓亚平、彭庶苗、王建、刘莉,她们都是中华路小学67级的同学,当年也是好朋友。

站在照片第二排中间的叫邓亚平,今年62岁。“大家快过来,我们‘五朵金花’再重温一下当年岁月,重新拍一张照片。”邓亚平热情地招呼着几个当年的好朋友。一起喊“茄子”,“五朵金花”重聚的照片定格了,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邓亚平说,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长大后又有了各自的家庭,联系渐渐少了,当年的好朋友也几十年没见。“我们几个关系很好,都是典型的重庆妹子,耍得拢。”邓亚平笑着说。

当年奖状是一张书签

在校园门口,大家忙着和中华路小学的金色校名合影。学校曾经改为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如今改回原来的名字,让老人们非常高兴。

书写“中华路小学”这个校名的,正是62岁的67级校友曹庞沛。现居南岸区的曹庞沛,以前在中华路小学读书,当年学校的一次写字大赛,曹庞沛得了优胜奖,奖状就是一张书签,正面是人民大会堂的照片,至今仍保存完好。“正是学校的鼓励,让我更加勤于练习,书法也成了一生的爱好。”曹庞沛笑着说。

这次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会,大家也邀请了4名老师,那时年轻漂亮的老师们,现在都已经是七旬老人。年龄最大的夏亚南,今年已经76岁,那时她教两个班的数学。收到学生们的邀请,夏老师又惊又喜,“几十年过去了还能重聚,太难得了。”74岁的张胜利教语文,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乍一看好多人已经不认识了,但一说名字都对上了号,往事都在眼前了。”本报记者 蒋艳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五月天石头:回到舞台才终于眼耳同步
  • 中国留日女生卖淫,别扣“辱国”帽子
  • 红孩儿是不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 李娟:向日葵照亮外婆人生最后一段路
  • 少儿不宜!这是一部很色的奥斯卡电影
  • 好爱情需要算计的,才能减少盲目性
  • 外高加索最牛的跳蚤市场什么样?(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