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15日07:37 南京日报

分享

昨天,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承办的世界献血者日庆祝活动在太阳宫演艺广场举办。图为市民在献血车上献血。

本报通讯员 王晖 本报记者 徐琦摄

    昨天是第14个“世界献血者日”。记者从市血液中心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达到一定要求的献血者将有望享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免费逛公园、免诊疗费”。“三免”激励措施已起草进《南京市献血条例》中,目前《条例》正在制定当中。

    在省、市血液中心昨天联合承办的活动现场,我市多位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用“亲身经历”向市民宣扬无偿献血。 

    还有7个月就迎来60周岁的杨小飞用“倒计时”来形容自己献血的日子。“过了60周岁就再也不能献血了。但我不会放弃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继续做好宣传推动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杨小飞告诉记者,每年他都是南京市“第一个献血的人”。他每年1月1日凌晨4:30就起床,为瘫痪在床的老岳母洗漱、准备早饭后,就从溧水的家出门。历经3个小时、辗转4班车,赶到位于紫竹林的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机采大厅。“这就是我的跨年仪式。”杨小飞说,他虽是凡人,但怀揣两个事关人类的伟大梦想——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出替代血液的物质时,他必须献;让人类生活更健康,他也必须献。2016年,在家人支持下,他又作出了遗体捐献的决定。

    在他的的感染下,朋友、同学、邻居等已有近50人加入到“献血大军”。“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身体一直挺好,我是家里唯一不吃药的人。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杨小飞表示。 

    今年60岁的郭庆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献血。那是上世纪70年代,他和朋友经过一家医院时,得知一起车祸让一名患者大出血,生命垂危,他立即上前贡献了200毫升全血。那一天起,献血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他也因此先后3次摘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3年,郭庆云被查出糖尿病,他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参与这一公益事业——做一名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每个周末都去市血液中心接待献血者。截至目前,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有5739小时,摘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

    省血液中心公布的“2016年江苏献血分析图”显示,2016年,我省无偿献血采集血液总量同比增长4.08%,无偿献血总人次97.6万,其中,个人街头自愿献血的占比63.05%。

    延伸阅读

    无偿献血,现在这样奖励

    1.2015年出台《无偿献血大病救助金管理办法》,凡在南京地区参加过无偿献血者,一旦生大病,在医保报销后还能获得最高5000元救助。现已成功发放50多万元。

    2.2016年11月1日起,无偿献血满4000毫升的市民可开通“市民诚信卡”,在公交等方面享受优惠。目前已有约2000名献血者成功开通此卡。

    3.今年2月起实施的“积分落户”户籍新政规定,非宁户口的来宁务工人员参加献血,其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和子女按有关政策享受无偿献血积分入户。新政实施后的首批落户者中,有近100人享受到无偿献血加分的政策。

    本报记者 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 陶玲玉 王晖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慢性子泰国人对榴莲如此疯狂(图)
  • 大学生“创业生娃”为何总被舆论误解?
  • 日俄战争如何催生日本关东军?
  • 安意如:一个书香豪门的荣耀与悲辛
  • 今年豆瓣最低分的国产剧出炉!
  • 好色的女人,婚姻不会太差
  • 如果你以为迪拜只是壕,那误会可大了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