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16日01:26 重庆晨报

分享
民警通过小区监控视频,锁定犯罪嫌疑人黄某(右)。 本报记者 胡杰 摄民警通过小区监控视频,锁定犯罪嫌疑人黄某(右)。 本报记者 胡杰 摄

  近日,九龙坡警方破获一起盗窃案,嫌疑人是一位行窃三十多年的惯贼,自认为高明的他,最终栽在了几个80后民警的手上。

  老人公交车上被扒

  监控找不到一丝线索

  3月份的一天,刘大爷揣着给老伴买药的2000多块钱,上了杨家坪234路公交车。坐上后不久,刘大爷习惯性地用右手摸一摸放在左侧内袋里的钱包。“包呢?钱包呢?!”刘大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分钟前,他将钱包塞进了左侧内袋。而现在,只有一条被刀片割开的长长的口子。

  “那可是老伴整整一个月的药费啊!”2000元医药费不见了,68岁的刘大爷眼泪哗哗地往外流。杨家坪派出所民警一边安抚刘大爷,一边立即展开对案件的侦查。

  民警刘培从公交车上拷贝回监控,可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事实”都在告诉侦查民警:车上,并没有发生扒窃!

  没有扒窃?那刘大爷刚取出来的2000块钱难道是凭空蒸发?

  无业男子

  竟开着小车买了车位

  第一阶段侦查一无所获,民警穆晓东提出改变思路,民警立即扩大了侦查范围。

  他们将侦查推进演化为两条线,刘培负责继续根据现场视频监控锁定嫌疑人。另一边,穆晓东负责梳理案发时间段前后两小时,在刘大爷身边出现并且停留时间超过5分钟的每个人,并逐一进行排查。

  不同的侦查方向都将疑点汇集到刘大爷身后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上,微胖,戴着鸭舌帽,着深色呢料的上衣。

  该男子从石坪桥上车,当车辆行至杨家坪站点后,他将座位从车厢前半截换至车厢后半截,坐到刘大爷后面直至案发。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男子乘坐234路公交车直到终点才下车。如果他就是嫌疑人,为什么得手以后没有立即撤离现场?

  穆晓东对37个人进行逐一排查后,依然无法对该男子做出判断。倒是男子在案发后密集的刷卡消费、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址不符等情况引起民警警觉。

  更让民警吃惊的是,该男子名下不仅有一辆价值20多万的大众迈腾小轿车、两辆哈雷摩托车,在南岸区还拥有一个停车位的产权。没有合理收入,却大手大脚地开销,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入行30年

  终未逃脱法律制裁

  3月底,侦查警力追踪到沙坪坝区井口镇,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这名男子。根据案件刻画出的嫌疑人性格,民警大胆将嫌疑人锁定在就近的公租房小区。

  通过小区监控视频,民警不仅获得了一张该男子的正面照片,还进一步确定了他居住的楼栋楼层及真实身份:黄某、53岁、沙坪坝区人,曾因盗窃被行政拘留。

  就在这时,对视频监控进行分析的民警也传来好消息:利用倒影放大的方法,将嫌疑人的行窃过程完全掌握,他们已经完全确定坐在刘大爷后面的男子即为嫌疑人。

  4月,民警利用小区正在开展的“天然气管道检查”,将消息通知到业主,再由业主转告黄某,逼其返家。

  4月中旬,早早埋伏在车库的警力瓮中捉鳖,将刚刚到家的黄某逮个正着。

  面对警方的从天而降,黄某甚至不敢相信,“我扒了三十年,仅仅被行政拘留过1次,没想到最终还是栽了!”在黄某被捕时,警方在他的住处发现不少作案刀片和镊子,而据黄某表示,这两样作案工具,他一般从不离身。

  据黄某交代,他从20多岁开始扒窃。刚开始为了锻炼自己的技术,时常自己在家用镊子夹蚕豆进行训练。靠着扒窃,他不仅娶妻生子,日子还过得很滋润。

  说起自己的作案经验,黄某表示他一般都是在公交车上或是人群密集处进行扒窃。因为经验老到,他知道如何用衣服包包或是其他物体来遮挡他人视线和监控摄像头。这也是为何民警反复查看视频都无法找到他作案动作的原因。

  6月14日,黄某被提请逮捕,他面对的,将是法律对他的公正裁决。

  本报记者 景然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美国博主:从章莹颖失踪案想到的
  • 假“满分作文”,奔着利益来
  • 古代在职官员如何参加科举考试
  • NoonStory:我在撒哈拉沙漠跑马拉松
  • 舌尖上的网剧,比国产深夜食堂好看
  • 男人有钱有颜,都不如有脑
  • 曹妃甸传奇:旗袍奶奶惊艳了时光(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