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01日02:26 重庆晨报

分享
8月30日下午,年近70岁的名中医谢亚苏先生,将9岁男童郑妍希收为入室弟子,举行传统的中式古典拜师仪式。 本报记者 杨新宇 摄

这是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

8月30日下午,年近70岁的名中医谢亚苏先生,将9岁男童郑妍希收为入室弟子,举行了盛大的拜师仪式。

可能有人觉得好笑:听说过上补习班、学才艺的,9岁的孩子能学好中医?

拜师仪式背后,这段相差了一个甲子的师徒缘分,原来缘起一个命悬一线的生死故事。

收徒

70岁老中医收9岁男孩为徒

8月30日下午,一场特殊的收徒拜师仪式盛大举行。

师傅是年近70岁的著名中医专家谢亚苏先生,而徒弟,竟然是一个9岁的垂髫小儿。

拜师仪式郑重而盛大,仪式上,师徒二人身着对襟唐装,按照传统礼仪,交换了《拜师帖》和《收徒帖》。

徒弟跪地三拜后,向师父师母敬茶。师父谢亚苏回赠了一套上古《玄隐遗密》,作为收徒的见面礼,希望告诫徒儿,中华医学博大精深,而学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医之人,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辛苦。

在拜师仪式上,60余名中医专家、亲朋好友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选择

“我要学好中医给小朋友治病!”

说起“入室弟子”,总有些神秘,有精悉师父所受技艺的意思。谢亚苏说,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生数百人,但“入室弟子”,仅年仅9岁的郑妍希一人。

一个9岁的孩子,为啥要学中医?他才9岁,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吗?他能学好中医吗?

9岁的郑妍希显得比同龄孩子更瘦小一些。但对于“学中医”的选择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定:“我要学好中医,给更多的小朋友治病!”

缘起

一个命悬一线的故事

年仅9岁的妍希,为啥选择学中医呢?

故事要从5年前说起。郑毅清楚地记得,那是2012年8月29日,郑妍希因身上出现出血点,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那以后,感染、住院成为家常便饭,输血小板、红细胞、抗感染药物……仅9月至12月就住院十多次。

“住院时间最短3天,最长14天。好几次前一天刚出院、第二天又因感染再次入院。”回想起儿子的病情,郑毅有些哽咽,那几年,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家里1天用药水消毒一次,两天用紫光灯杀菌一次,空气净化器24小时不敢间断。

“每天从外面回家,身上穿的衣服裤子,全部都要更换。”但尽管如此,并发败血症、高钾血症、肾损害、贫血性心脏病……各种严重病症接踵而来,再加上西药药物的副作用,妍希发胖、汗毛增多变粗、面色黯黑,和之前判若两人。

由于造血功能衰竭,妍希长期需要输血,亲朋好友为妍希输血200余次,重庆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而在妍希住院的病房,小病友生离死别的场景不时上演着。

抱着最后一线生的希望,2012年12月,郑毅找到了谢亚苏医生,开始了长达5年的中医治疗。如今,妍希也渐渐康复,2014年11月最后一次输血小板后,将近3年没有输血了。

两年前,郑妍希7岁生日,就向谢爷爷要求,要跟着他学中医,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释疑

六七岁接触中医是最好的年龄

9岁孩子学中医,会不会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半途而废?

谢亚苏说,有人觉得妍希才9岁,学中医太小。而他13岁学中医,中医讲究师带徒、幼儿学,说起来,从6、7岁开始接触中医,是最好的年龄。

而经过近5年的接触,谢亚苏渐渐了解这个孩子,从第一天吃中药开始,那么苦的中药,他一次没间断过,他有定力。而且,妍希聪明好学,比如他学钢琴,没学多久,已经考过4级。

“收一个9岁的孩子为徒,一是因为道不轻传,而是薪火必传。”谢亚苏说,收徒之后,他首先要教他两件事,一是勤学,二是孝悌,首先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心存善心、韧心。

谢亚苏相信,中医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入门后,更会给学医之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吸引后人学习、钻研,将中医学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顾晓娟 实习生 吴亚静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签约作者:关于头条和知乎这件事儿
  • 短视频创业者的共同焦灼:变现!变现!
  • 洛阳和西安哪个更能代表中国古都文化
  • 小说:三位平头老百姓的人物素描
  • 那年花开月正圆:年代感十足的良心片
  • 女子商场裸体:感情中最危险的男人
  • 坐在古罗马废墟吃冰淇淋,是什么感受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