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1年离不散的街坊情

21年离不散的街坊情
2018年01月19日 04:1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刘家祠依然是30年前的模样,街坊在这里留下了温暖的回忆。
14日,当年的街坊重聚一起欢乐聚餐。

  老街坊新街坊

  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叫不出对方姓名,这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大家处在一种“群居”的状态,彼此之间无需发生联系。但是并非所有人能习惯这种生活,总有人怀念曾经互相帮扶的街坊情感。

  刘家祠是广州荔湾区荔湾湖公园对面的一条小街巷,因泮塘路的修建拆迁及房屋的日渐老化,居住于此的上百位老街坊大都已搬离,散落四方。老街坊叶强参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坚持请整条街的街坊吃饭,21年未曾间断。因为叶强参的请客,这些老街坊又有了共聚一堂的机会,就算路途遥远,街坊也会赶来赴宴。

  早年下海打拼的叶强参说,自己的经济条件比街坊们都好,他不在乎请客吃饭的钱。他在乎的,是早年亲如家人一般的街坊情感。“邻居之间可以相互夹菜吃,这种感情这辈子都不会有了。”叶强参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现场

  坐满18桌99岁阿婆来赴宴

  “听到儿时花名像回到从前”

  1月14日中午,同德围的一家海鲜酒店,66岁的叶强参招待着来自刘家祠的老街坊,这是1997年以来第21次大聚会,来的老街坊特别多,接近150名客人,把18张桌子都坐满了。

  “我是刘家祠前街1号的”“我是21号的”……尽管离开刘家祠超过20年,老街坊们在饭桌上精准地报出门牌号后,就瞬间打开了回忆的通道,彼此毫无隔膜地聊起过往的趣事以及现在的生活。

  叶强参连续21年的请客吃饭,来的街坊正变得越来越多,因为有的街坊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他也希望街坊都能把家人带来一起吃饭,他爱看大家过得幸福的样子。“他们的配偶和孩子,我虽然不认识,都来吃饭就挺好,也显得热闹。”叶强参说。

  99岁的老街坊梁二妹和子女一起来赴宴,她是这天聚会的街坊中年龄最长的。叶强参看到她很感动,因为以后的聚会,这样的老人会越来越少,在刘家祠狭长的麻石路上,这些长辈都曾看着他成长。

  1997年的第一次聚会,场面没有那么热闹,只有30几个街坊到场,这是因为大家住得太分散,通讯也不如今日这般畅通,有些街坊实在联系不上。但是此后,街坊们都注意彼此联系,能够联系上的街坊越来越多。

  初次聚会时,由于太久没见,人的变化太大,有些街坊们彼此还认不出来,但回到以前那种熟络,并不是难事。55岁的刘正广,1991年离开刘家祠,回忆起参加聚会时的场景,他感慨道:“有人喊着:瘦仔瘦仔,那是我儿时的花名,十年来都没人这么叫我了,一切都像回到从前。”

  老街坊都很感激叶强参的慷慨, “如果不是他,我们这些老邻居,一辈子都没法见上面了。”75岁的老街坊郭洁霞说,一个老板拿出自己的钱,给老街坊一个相聚的平台,很不容易。

  回忆

  虽有不便邻里却爱帮扶

  邻居间可以相互夹菜吃

  青砖屋、麻石街、一条宽不过2.5米的小巷……由于旧城改造进程缓慢,刘家祠依然保持了30年前的古朴模样。若不曾住在此地,也未曾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便不会理解邻里生活上的紧密联系,更不能理解他们存在至今的街坊感情。

  老街坊温艳萍说:“那时大家都没电灯,我们放学后把桌子搬到大门口,靠着小巷里的街灯写作业。”成绩好的辅导成绩差的,高年级的辅导低年级的。不仅如此,那时刘家祠的每家每户都没卫生间,男孩直接在各自家门口洗澡。整条街只有一个自来水龙头,街坊们排队提水,帮帮手是常有的事。

  互助精神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户的老爸开工没空做饭,隔壁邻居连忙让这家孩子来自家吃饭。另一户人家赶着出门无法带孩子,隔壁邻居也会伸出援手:“我帮你看着”。当刘家祠有婚嫁喜事时,街坊们会空出自己的屋子给人家摆桌,也会帮忙烧饭做菜。街坊刘就儿一家以前是卖鱼的,买鱼的街坊有时会没带够钱,鱼档可以赊账,而大家还钱也从不拖拉。

  “大家互相照应,都是有求必应,抽时间也要帮忙。”街坊刘永基说,街坊们各自家门都是敞开的,厨房里煮什么菜都知道,邻居之间也可以相互夹菜吃。

  心声

  请来远嫁的帮助困难的

  纯真的街坊情难以割舍

  刘家祠的街坊情,定格在过往的纯真年代,长存在叶强参的心里。为何坚持21年都请整条街的街坊吃饭?他回答说,“这么多年的感情,很难得的。”

  叶强参从1958年开始在刘家祠居住,一直生活到1976年。从6岁到24岁,他在刘家祠度过了最欢乐的年少时光。叶强参的父母早逝,他自小跟着兄嫂居住,刘家祠浓厚的街坊情,弥补了他亲情上的缺憾,说起自己与街坊的感情,他常说:“我们从小玩到大,就像兄弟姐妹。”

  叶强参以前是广州建筑搪瓷厂的职工,1984年下海后当过木工、搞过运输、做过建筑、卖过家私,吃了不少苦,也有了不错的经济基础。“在商场待久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利益因素太多,尔虞我诈太多。”叶强参说,和老街坊们聊天喝茶吃饭,这种单纯的感觉让他心里少了很多压力。

  老街坊温艳萍说,叶强参对待老街坊的慷慨,不仅在每年一次的请客吃饭,他是真心待街坊好。刘家祠的老街坊四散后,一名老街坊远嫁到佛山的南庄,叶强参专门开车去南庄请她一起参加聚会。早年刘家祠还有一名女街坊,终身未婚,生活曾经出现困境。叶强参得知后,给了她的邻居2000元,希望在这名女街坊需要时,可以及时帮到她,最后这个女街坊慢慢走出了困境。为何不担心她的邻居会吞了这笔钱?叶强参说:“大家处了这么多年,这点信任是有的。”

  对话叶强参

  记者:24岁你就离开了刘家祠,却一直割舍不下这份街坊情,刘家祠给你留下哪些美好回忆?

  叶强参:有很多值得回忆,在小巷子里我们小孩子捉迷藏、打石子,天气热了我们一起搭个竹床睡在马路边,想想都很有趣。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很强,没有距离。

  记者:你现在事业成功,街坊之间的交往会不会因此产生疏离感?

  叶强参:大家这么多年的感情,很难得的。这些老街坊没有心机,大家都知道钱是要靠吃苦才能赚回来的。我只是请大家吃个饭,说说笑笑和以前一样开心。我的经济条件好一些,只要我在,绝对不让AA制,就我来说,跟他们在一起,我压力没那么大。要是谈生意的饭局,就不会这么轻松。

  记者:为什么对老街坊那么好?

  叶强参:当别人对一个人特别好,你要看看这个人对待别人是不是也用了真情,人的友善是相互的。

  记者:以前那种街坊的情感,很难找回来了?

  叶强参:我现在住的小区,旁边的邻居也经常换,互相叫不出名字,见面也没有话说,大家回到家关起门来,都像在防贼。感情当然比不上住了20多年的老街坊。

感情情感街坊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