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5岁少年不满母亲严格看管将其杀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9:46 东方卫视《东视广角》
15岁少年不满母亲严格看管将其杀死(组图)
凶案现场

15岁少年不满母亲严格看管将其杀死(组图)
杀死了母亲的彬彬

15岁少年不满母亲严格看管将其杀死(组图)
凶器

  去年年底,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的机关干部高某,接到了妻子从家里打来的求救电话。但等他赶回家时,却看到妻子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气绝身亡。15岁的儿子也不见踪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今天的报道。

  2006年12月19日,东北的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傍晚时分,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机关干部高某突然接到了妻子张女士从家里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妻子的语气有点急促,他没有想到,这竞是妻子最后一次和他通话。

  (采访 高某:我爱人给我打了一次电话,说你早点回来,有事。这能有啥事,我没觉得有什么太大的事。)

  于是,高某结束了工作后,就加紧回了家。可就在走到家门前的一瞬间,屋子里的灯光骤然熄灭。推开房门,高某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一地鲜血,从后门一直蔓延到前门,妻子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双目圆睁,一动不动。

  (采访 高某:当时就蒙了,不知道是什么现象。当时啥也不知道了。我记得我给我家里面,给我哥哥打了电话,我报了警。)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证明了高某的妻子已经死亡。经过勘察,警方发现了凶手所使用的凶器:一把沾满鲜血的菜刀。从这把菜刀上新砍出的豁口儿,警方推断,凶手的作案手段非常凶残。

  (采访 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刑警队长 宗景海:非常残忍,我干这么多年刑警,这个现场是太残忍了。能查出个数来的,将近50刀,并且重叠的刀不算。他母亲的双臂都被砍断了,都是骨折。并且后脑颅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外溢。光面部就有10刀。)

  据高某回忆,他在进屋之前,曾看到一个黑影从前门夺路而逃。但奇怪的是,家里的财物并没有被翻动过的迹象。那么,是谁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残忍地杀害了张女士呢?而另外一个疑点是,案发后,高某15岁的儿子彬彬也不见了踪迹。现场只留下了他带血的衣服和足印。那么,彬彬现在又身在何处呢?

  据了解,被害人张女士,今年38岁,待人热情友善,下岗后就一直在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她和高某的儿子彬彬,现在念初中,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案发后的第二天中午,警方在彬彬就读的中学附近找到了他。但意外的是,彬彬向警方主动交代,是他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采访 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区刑警队长 宗景海:他的表情非常冷漠,没觉得这是怎么大的事情。我当时问他的时候,第一句问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抓你,(他说)杀我妈了,然后就没话了。)

  面对沉默的彬彬,刑警们耐心地询问,终于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了解了事情的简要经过。原来,当天晚上彬彬放学回家,母亲习惯性地翻了他的衣服口袋,发现里面有70多块钱和一盒香烟,就不由分说地打了他两个耳光。

  (采访 彬彬: 说你别打我了,我胃疼。(我妈)说我不打,我给你爸打电话。她刚撂下电话,我顺手拿起菜刀给了她一刀。我和我妈撕扯了一会,她往外跑,我给她拉回来,又砍了几刀。)

  15岁的彬彬此时完全丧失了理智,他骑在母亲身上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直到母亲停止了呼吸。事后,他换下了带血的衣服,跑出家门,在网吧躲了起来。

  (采访 彬彬的爸爸:接受不了,哪有孩子杀自己母亲的。原来我就想,这孩子还小,大点的话,枪毙他多好。我就这么想。恨得我就觉得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是我的孩子。)

  (采访 彬彬的姑姑:怎么想都不能出这事儿。太震惊了,都没寻思。就寻思不能是这孩子。因为啥,就寻思他怎么就这么大胆呢?)

  在老师、同学和亲人眼里,彬彬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得有些像女孩子的男生,他为什么会如此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妈妈呢?他和妈妈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彬彬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原本性格活泼,调皮好动。他的父亲高某是当地林业局的机关干部,平时工作非常忙。母亲张女士下岗后,就一心操持家务,把教育彬彬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采访 彬彬的姑姑:我弟弟要是管孩子,她不让管。完了她管。其实我们说这小子不该是母亲管,应该是父亲管的。)

  生活上,张女士尽其所能满足彬彬的各种需要。但在其他方面,她对彬彬则非常严厉,对他的行动也严格限制。除上学时间外,母亲的视线几乎一刻也不离开孩子,而一旦发现儿子有什么过失,动手殴打成了这位母亲最常用的教育方法。

  (采访 彬彬的姑姑:这孩子从小就挺调皮淘气的,做错一点事,他妈就打他,有时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做错做对了,他妈都责怪他。)

  (采访 彬彬的爸爸:是,我爱人管孩子挺紧的。但是管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每次孩子惹点啥祸了,抽烟了之类的,我爱人有时也打过他。打完了就被着孩子和我直哭,心疼啊。)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原本活泼开朗的彬彬,性格慢慢发生变化。

  (采访 彬彬: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总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

  母亲对彬彬的严厉管束,改变了孩子的性格。他不再活泼好动,而是变成了一个内向自闭、老实规矩得有些过分的孩子。

  (采访 彬彬:[你妈多长时间打你一次]一星期有一两次吧。就是抓着什么东西就用什么东西打)

  (采访 彬彬的姑姑:用电饭锅的线把头皮打坏那次,我去了,我赶上了。我家孩子都看着哭了。那孩子不支声。)

  彬彬告诉记者,好几次他都想表现得好一点,讨妈妈的欢心,做妈妈喜欢的事。但每一次他都得不到鼓励和夸奖,每一次小心翼翼等待的结果都是失望。

  (采访 彬彬:非常想我爸爸妈妈夸奖我,但是没有夸奖我我很失望。然后总拿我和别人家孩子比,说别人家的孩子好。)

  在这起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警方发现,彬彬的行为偏差极有可能是

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悲剧。为了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请来了心理学专家,进一步分析彬彬的犯罪心理动因。

  (采访 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 杨斌章局长:犯罪了需要惩处,但惩处的目的是教育,还是要让他悔过自新,改恶从善。)

  专家分析,彬彬的内心非常苦闷,而且无处排解。在家里,他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总是犯错误。而爸爸又因为工作忙,应酬多,无暇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十几年下来,彬彬悄悄地把自己埋藏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没有一点自由的阳光。

  (采访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心理门诊 史凤芝:就是父亲的缺位,母亲的这种限制对他人格的不尊重,使这个孩子无法成长 也无法独立。 )

  念中学以后,彬彬和同龄孩子一样,接触到了

网络游戏。很快,他沉溺其中,经常偷偷到网吧去寻找短暂的快乐。在他看来,只有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他才体会到一点点成功的喜悦。

  (采访 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 杨斌章局长:狂砍他母亲50多刀的时候,这里头有一些网络游戏的诱因。)

  但是,母亲并没有理解孩子沉溺网络游戏的真正原因。在发现彬彬经常偷偷去网吧,并且染上了抽烟的习惯后,张女士异常愤怒,她开始从经济上控制彬彬,不再给他一分零用钱。甚至还在每天彬彬放学回家后,检查他的衣服口袋。

  (采访 黑龙江省德赛教育机构首席训练师 儿童教育专家 李堪国:她没有意识到,教育本身是一个形象树立的过程,你认为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你天天去批评他,天天去批评他,他就会自己认为不行。我很笨,我很坏。)

  (采访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门诊 史凤芝:他表面上能够很温顺地去服从母亲,或者在母亲的暴力之下,他能够屈从,但是他内心的逆反和恨是非常深的。)

  彬彬告诉专家,他很想摆脱妈妈的束缚,却又没有能力做到,他于是对母亲产生了仇恨的情绪。案发当天早晨,彬彬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学校。临走前,他悄悄拿了100元压岁钱放在身边。放学后,他买了一盒烟,到网吧玩了一个小时才回家。到家后,妈妈又一次检查了他的口袋,发现了剩余的烟和钱。于是,彬彬又被妈妈扇了一个耳光。当时,他胸口一阵疼痛,想到爸爸一旦回来,自己还有可能遭到打骂,他举起了菜刀。

  (采访 黑龙江省德赛教育机构首席训练师 儿童教育专家 李堪国:他的这种行为是突发的,但其实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他这几刀砍下去,把他母亲的生命给夺走了,但是这个孩子从此就背上了一生偿还不了的债务。我说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他才15岁呀,他这辈子怎么办。他即便是有出来的这一天,但他心里的负担,一生都抹不去。)

  令人窒息的爱,伤害了原本血脉相连的母子。心理专家说,在彬彬的家里,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对惨剧的发生,承担一分责任。爱原本是没有错的,但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爱也付出了代价。案发后很长一段时间,彬彬的家人和亲属,都无法接受这个杀害母亲的孩子,他们想任其在高墙铁网内自生自灭。但经过两位心理专家的分析和疏导,彬彬的家人终于明白: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位亲人,不能再失去一位,更何况这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采访 彬彬的姑姑: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因为自己家的孩子,我们都可爱他了。不能放弃他,永远我们都得管他。)

  (采访 彬彬的爸爸:我不想放弃。他还太小,我想用父爱感化他。)

  与此同时,警方与两位心理专家一起做彬彬的工作,让内心自闭的彬彬重新见到爱的阳光。当彬彬知道亲人没有因为他的罪过而放弃他的时候,他黯然无光的眼睛里终于有了希望的光彩,他同意亲人到看守所里来看他。为慎重起见,警方先安排平时最疼爱他的两个姑姑跟彬彬见面。在姑姑怀里,案发后一直表情冷漠的彬彬落下了眼泪,他答应姑姑可以让爸爸来。在惨案发生的第29天,父子俩儿在看守所里见面了。

  (实况:爸我错了。 后悔了。你闯得祸太大了。)

  目前,案件已经进入审理阶段。年少的彬彬也必须为自己的罪行承担应有的责任。但在另一个方面,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彬彬对母亲施以的暴行,我们就不得不再一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多一份警醒和反思。过分的溺爱和过度的严厉,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也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偏差。所以,面对我们自己的孩子,加强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