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南三岁半女孩识字四千当幼儿园老师(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05:5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河南三岁半女孩识字四千当幼儿园老师(组图)

在幼儿园当起了老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三岁半女孩识字四千当幼儿园老师(组图)

识字38000


河南三岁半女孩识字四千当幼儿园老师(组图)

与母亲在一起


  核心提示

  一个仅仅3岁半的小女孩已将一本收有3800多个汉字的《小学生规范字典》上的所有汉字识完。本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长却觉得上幼儿园可惜了;上小学吧,算术跟不上,年龄太小,小学也不收。小女孩该怎么教育,一时难住了家长。

  识字这么多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今后该怎么教育?我们该不该刻意培养孩子的这种“专长”?

  3岁半“小老师”能识3800多个汉字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它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9月2日上午9 时许,郑州市南阳路太极公馆金拇指高等幼儿园蒙式班传出稚气的读书声。读书的是一个3岁半的小女孩。小女孩席地而坐,一群孩子围坐在她的周围,静听着小女孩朗读《乌鸦和狐狸》。这个小女孩名叫申统麾,是这个幼儿园特聘的“小老师”。这个“小老师”与“学生”的年龄一样大。

  之所以能成为“老师”,是因为申统麾能识3800多个汉字,无论幼儿园课本还是小学课文,她都能很流畅地读下来。看她识字能力强,幼儿园便把她“请”来当特聘“小老师”,让她免费与同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申统麾的“老师职责”,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其他孩子讲讲如何识字。

  初秋的太阳暖暖地照在申统麾的脸上。只见她一边朗声读书,一边不住地挪着屁股转着圈,惹得围在她身边的小朋友们不得不也转着、撵着看她手中高举的课本——小学语文第三册(小学二年级课本)。

  “是乌鸦聪明还是狐狸聪明呀?”课文读完,申统麾向“学生”们提问,下面七嘴八舌地讨论。当“学生”们争着回答而乱作一团时,申统麾却一个人跑到教室的角落里玩起了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么大的孩子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最多能坚持15分钟,申统麾这个‘小老师’也不例外。她这个年龄本就是孩子贪玩的时候。”幼儿园园长苏宇笑着说。

  小孩子总是对什么都好奇,小统麾看到摄影记者对着她拍照,兴奋地指着相机说:“相机!我家里也有。”

  小统麾和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的识字水平。记者掏出一张白纸,写下几个生僻字“倌”、“驹”、“鞠”,让她辨认。小统麾认真地看了看,一字一顿地念了起来,居然全对!

  “1999年版的《小学生规范字典》上3800多个汉字她全部认识。”小统麾的母亲周春娥自豪地说。

  “优生优育”催生”识字奇才”

  “小统麾没出生时就爱听我给她读书、听音乐,出生后对文字、音乐特别敏感,能识这么多字,可不是个容易事。”周春娥说。

  回忆起小统麾成长的过程,周春娥整个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她与丈夫是晚婚,结婚时两人都已超过35岁。按照医生的说法,这是不太容易怀孕生子的年龄,因此夫妻两人在听计生办组织的优生课时格外认真。当听到专家何峰提到“大龄夫妇坚持优生理论,也能生出天才孩子”时,夫妻二人眼睛一亮,遂下决心严格按照优生理论,争取生出个“天才宝宝”来。

  从受孕时机的选择到受孕方式的确定,从怀孕后心情的调节到孕中饮食的安排,尤其是对孕中胎教,夫妻二人是费尽心机,甚至专门买来由中国优生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爱心胎教音乐全集》,按照上面的要求每天坚持让胎儿听一段时间。

  据周春娥说,由于她以前是从事大理石雕刻工作的,在怀孕时还时不时地在自己的肚皮上用手指写字。时间长了,周春娥发现,每当胎儿在肚子里乱踢乱动时,自己只要放段音乐或用手指在肚皮上写上一两个字,胎儿就会慢慢安静下来。“有时候来不及放音乐,我就随手在肚皮上写起了字。想不到这办法特灵,可能从那时起,她(指小统麾)就开始对文字敏感了吧。”

  2001年12月31日,小统麾呱呱坠地。孩子1岁4个月时,周春娥看小统麾趴在挂历上看得入迷,就指着上面的“福”字连续念了5遍,小统麾竟也跟着念了起来。末了,周春娥指着“福”字问小统麾:“这是什么字呀?”小统麾奶声奶气地说:“福。”

  过了几天,周春娥又问小统麾:“‘福’字在哪儿?”小统麾用小手指着墙上挂历中的“福”字大声说:“福。”“我看孩子对文字敏感,我就开始教她识字。”

  以后的日子里,周春娥每天都要教小统麾识字。从“人、手、口”开始,她用毛笔将这些字写在硬纸卡片上,一遍遍地念给孩子听。开始时,每天学两个字,后来每天学15个字。到1岁7个月时,孩子已经识1800多个字了。每天识字的卡片,周春娥都保留下来,到现在,这些卡片已经积了厚厚一摞。

  周春娥的丈夫从部队转业后在一家工厂上班,没时间教孩子,下岗在家的周春娥就一个人承担起了教育孩子的任务。无论在室内还是出去玩,周春娥都要不失时机地教孩子念能看到的字,识字就成了母女俩沟通交流最多的渠道。在此期间,也有人建议,孩子要全面发展,不能光识字,可周春娥认为,既然孩子这么喜欢识字,就应该尽可能多地教她一些字。

  据周春娥说,她曾从事过大理石雕刻工作,对汉字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教孩子识字也成了她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

  孩子识字多幼儿园都称教不了

  南阳路北段一所简陋的两居室内,在挂满了英文字母和汉字的墙壁前,小统麾正兴致勃勃地画着一棵大树。

  见记者来了,周春娥一边招呼记者坐,一边对孩子说:“俺统麾不光会识字,还会画画,让叔叔看看你的画,再背背英语。”

  小统麾高高举起自己的画向记者展示起来,嘴里念着:“one、two、three、four……”

  白白的瓜子脸、大大的眼睛,见人都热情地问好,看上去小统麾与同龄人没什么区别。

  记者问周春娥,为什么一直教小统麾学字,而不同步教孩子算术?周春娥说:“光识字压力都够大了,不能再给孩子增加负担了。”

  记者又问,对于认识的这些字,孩子究竟知道不知道它们的意思。周春娥说:“知道,知道,我每教她一个字,都要说说字的意思,她可用心听啦。不信你拿个字问问她?”

  记者就举起一个字板,指着上面的“流”字问小统麾:“‘流’字是什么意思?”小统麾奶声奶气地说:“叔叔,‘流’就是水在走,哗哗哗……”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水流的样子。

  “孩子这么小就会识这么多字,人家都说是‘奇才’,说让好好培养培养,将来上中科大少年班。可我最近听说有不少神童到社会上适应不了,还有的竟然出家了。我很是担心,我可不想让孩子步他们的后尘。”周春娥对记者说,显得忧心忡忡的样子。

  谈论中科大少年班远了点,但一些身边的烦心事曾让周春娥举棋不定。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她领着孩子去了附近几个幼儿园,人家一听说孩子识这么多字,都说教不了,“上小学六年级都不成问题,在我们这儿怕耽误了”。

  周春娥也觉得这样会误了孩子的前程。去附近的小学一问,小学方面说一是年龄不够,二是光识字能力强,算术等其他方面达不到与识字相适应的水平,跳级上学不可能。

  “我就想在家里教她学算术、学英语,一下子达到小学六年级的水平,直接上小学六年级算了。”周春娥说,“可我实在没有这么大的信心。特别是英语,我的英语就不好,咋会教好孩子呢?”

  令周春娥担心的,还有孩子的未来。“孩子识字这么多,等上学时肯定对识过的字不感兴趣,到时候厌学咋办?我自己教育,教出个书呆子能行吗?孩子得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得学会适应社会呀。”同时,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也是她最担心的。丈夫每月才500元钱收入,她没有收入,“现在一家人生活还勉强维持,孩子越来越大了,怎么能供应得起呀。”

  对小统麾的学习状况,太极公馆金拇指高等幼儿园园长苏宇非常热心。街头一次偶然的相遇,使苏宇认识了小统麾。得知周春娥担心小统麾入幼儿园学不到东西后,苏宇表示,愿意让小统麾免费到园里学习,只需她时不时地向其他幼儿讲讲如何识字就行了,“权当统麾是个‘小老师’”。

  但对小统麾,苏宇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3岁半就能读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实在难能可贵,但让苏宇担心的是,据说小统麾吃饭的时间都在学习识字,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苏宇认为,对3岁以上的孩子,教育与培养应是全面的。应该多让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玩耍、交流和沟通,而不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开发单一、片面的某种智能。

  孩子早期教育不可片面畸形发展

  针对小统麾的情况,记者采访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
家庭教育
硕士研究生导师赵忠心教授。

  赵教授认为,按一般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家长教育要求,6岁前的幼儿只需认识自己的名字、会20以内的加减法即可,对识字并无特别的要求。掌握3800个汉字,基本上属于小学毕业生的能力了。3岁多的小孩子识3800多个字确实不简单,这是早期教育的成果。

  赵教授不无担忧地表示,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并不是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目前,在早期教育中,有一种倾向认为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于是就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超前教育: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等。这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赵教授认为,儿童0~6岁时,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有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训练,其愿望是指望孩子将来能在学习竞争中占有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是靠人为的力量获得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即或是有一定优势,但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我省心理学专家、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周正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3岁多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并不能完全对等。能识这么多字,可能是一种对于文字的压迫式的条件反射,并不能真正明白字的含义。识这么多字,可能没有实际意义,还不如随孩子的天性,自由发展的好。

  周教授认为,进行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有可能促使儿童身心早期发展的,但应该特别慎重,不能草率,不能盲目,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单打一”,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如果强迫他们学习某一方面的东西,让他们掌握超越其年龄阶段的东西,尤其是过早地进行专门教育和训练,是一种片面的教育模式,往往会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课题,人为地加速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只能是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这是很不合算的。从长远看,从儿童一生的发展来看,肯定是有害的。

  “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各方面的素质只有和谐发展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不和谐的发展,就是畸形发展,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周教授意味深长地说。

  记者杨振东/文 平伟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