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王瑞浩--要为艺术办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6:18 内蒙古晨报
王瑞浩--要为艺术办厂(组图)

王瑞浩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王瑞浩--要为艺术办厂(组图)

作品《西瓜“节外生枝”》 内蒙古晨报记者 杜晓静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姜向锋)一个穿梭在异地与家乡的行者 一位追逐梦想的艺术家 一位永不言弃的教师 他要在内蒙古创建属于更多人的“梦工厂”。

  2004年9月的上海,成批废弃的汽油桶、食用油桶摇身一变成了“西瓜”,被大批的放置田间、草地、海边、沙漠甚至墙角、楼顶。西瓜绿色的条纹很不自然地附在工业化流程下生产的容器上,这是呼和浩特一位艺术家的系列装置作品《西瓜“节外生枝”》。就是这
样一组深刻表现人性的作品,给大家出了一道很“尴尬”的问题:让人或者想到环保,或者想到人性,或者更多。视觉冲击力暂且不说,相信每个人看到后心里都会有所感悟。《西瓜“节外生枝”》在国内外艺术圈里引起不小的波澜,王瑞浩的名字又一次成为圈内外的焦点。

  ★人物资料

  王瑞浩

  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

  长期从事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

  部分代表作品及展览:

  设计作品《和而不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绘画作品《和时生物》入选首届全球华人青年美术大展

  家具类作品《椅子树》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幸福村艺术中心展出,后被中国设计推广中心收藏

  2003年在上海举办个展

  2004作品入选《中国家具设计大赛——创新灵魂》一书

  2004年参加上海双年展外围展

  2006年2月绘画作品在法国里昂展出

  近日记者对艺术家王瑞浩独家专访,首次到他家里,没想到他张口就问……

  王瑞浩:你们心中的现代艺术家是我这个样子吗?

  记者:……

  王瑞浩: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视觉冲击力大、“血腥”“自虐”刺激诱惑的作品才是现代艺术;有着疯狂行为的艺术者才称为“现代艺术家”。

  记者:的确是,现在社会上这类“艺术家”很多。他们极端的作品常常会使人看不懂,让不少人对现代艺术心存偏见,乃至敬而远之。

  王瑞浩:现代艺术不是极端、暴力、变态以及性的承载体,而是更深刻地关注很多人性的深刻艺术!揭示人类生存状态、和平、战争以及更多社会问题,通常表现为装置、影像、行为等多种形式。

  记者:系列作品《西瓜“节外生枝”》你是在表现人性、生态还是更多?

  王瑞浩:作品的意义不是用文字能够陈述的,是装置作品的特点。要看观赏者站在什么角度,用什么心态看待作品。

  记者:画家、现代艺术家、设计师、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特征在您的身上都找得到影子,您最满意哪一个?

  王瑞浩: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始终如一是一名教师,我更喜欢别人叫我王老师。我在

呼和浩特的日子里还是兢兢业业地做着教育事业。也许这是因为“设计教育”是我最初的梦想吧。

  记者:您引以为荣的教师职业给你带来了什么?

  王瑞浩:带来了冷静!艺术家也好,画家也好,需要激情更需要冷静。冷静可以沉淀、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有的时候传播艺术比创作更为重要,或者说更神圣。

  记者:绘画、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现代艺术您都有所参与并有很多建树。您更喜欢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王瑞浩:我也说不清楚,搞艺术有时候很感性也很随意,也就是随着自己当时的感觉很自然地创作。至于形式只是创作灵感的一个载体,很刻意的倾向意识是很勉强的,也作不出满意的作品。

  记者:现在回到呼和浩特的感觉和区外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创作思路和在区外有所不同?

  王瑞浩:回到呼和浩特的心情很平静有很多事情是在回到自己的家乡才开始整理思路的而不是在路上。现在家乡的变化很大,我也越来越希望在内蒙古能够长期从事艺术创作也想在内蒙古搭建一个艺术产业创作工厂。

  记者:您是指北京798似的环境﹖

  王瑞浩:是的位于北京朝阳区大山子地区的718、798、706等工厂,曾经是门卫森严的军工企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厂房逐渐荒寂。从十几年前开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看中了这个“窝”,由于艺术家们的入驻,给予了那里新的生命,与千篇一律的

写字楼和美术馆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的内蒙古也应该有这样的艺术社区。

  记者:您觉得内蒙古现在的环境成熟了?无论是文化气息还是市场需求?

  王瑞浩:2005年,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的十大文化艺术节之一。呼市举办的CIOFF亚洲民间艺术节、中国·呼和浩特国际民间艺术节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呼市要申办2007年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这一切标志着内蒙古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我想在内蒙古建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让艺术在城市中相得益彰并绽放异彩,让更多的艺术家有一个展示独特艺术魅力的舞台。现在在内蒙古做创意产业正是时候。

  记者:您已经着手准备了吗?

  王瑞浩:为了这件事情我几乎走遍了呼和浩特的每一个古旧厂房、仓库,我要找一个创意工作园区的合适地址,在那里每一个参与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并定期展出作品相互交流,现在地址已经基本选定。

  记者:您觉得创意产业能给呼和浩特带来什么﹖或者说能够引领什么﹖

  王瑞浩: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创意产业在首府肯定能在文化艺术方面带来活力,它是一个城市年轻繁荣的标志。

  采访王瑞浩记者感觉精神很透彻这不仅是和一位艺术家在探讨创意而且更多是聆听一位教师对艺术的思索。“人性是立体的,当然也是多面的。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没有集中表现。”这句话给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能够兢兢业业地捍卫自己的理想,做一名教师;还能够天马行空地置身于现代艺术行列;能够“本分地”传播艺术;还能够“肆虐地”缔造艺术先锋。这一切只有王老师自己的那句话能够说明一切。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