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平要拯救二人台(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14:17 内蒙古晨报 | |||||||||
庆典现场 内蒙古晨报记者 武峰摄影 热情的观众 内蒙古晨报记者 武峰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武峰)6月26日,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朝霞工程——武利平二人台艺术明星班以及内蒙古文艺人才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正如我区著名表演艺术家武利平所言:“之所以在7个月之后才举行这个开班仪式,是因为二人台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经过7个月的基础训练,孩子们拿出节目来献给大家,表明了他们是用了功,是有很大进步的,未来的明星是有希望的……”
朝霞工程是由中国文联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以扶助中国西部地区有文艺专长而就学困难的少年儿童为主旨的大型公益活动。它2000年在内蒙古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全区已有240多名有艺术专长的贫困孩子得到扶助。武利平二人台艺术明星班和内蒙古朝霞工程文艺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自治区朝霞工程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位本可以凭着自己的表演天赋驰骋演艺天地而赚大钱的艺术家,却要为拯救濒危的地方剧种穷尽心思,到处奔波,筹资办班,培训艺术新人。45个少年由于对地方戏的钟爱走到了一起,45个少年刻苦训练为大家献上精美的二人台大餐。在开班仪式上,记者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校武利平二人台艺术明星班,走近把二人台当作自己命根子的表演艺术家武利平,深感二人台这一令很多专家担忧其发展命运的地方剧种正在蕴育着勃勃生机。 ★武利平要拯救二人台 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二人台几经兴衰,似有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原先致力于二人台创作和演出的各级乌兰牧骑渐渐解体,乌兰察布及呼市等地区的二人台专业团体因经费不足举步维艰,演员流失,剧本老化,二人台前途十分暗淡。 “我从事二人台半辈子了。是二人台造就了我,二人台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开班办学就是想为二人台做点事,想为家乡做点事。说大了是想挽救一下二人台这种濒危的现状,说小了就是表达对家乡的感激之情。”武利平对记者坦言。 拯救二人台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武利平想到了“先从娃娃抓起”。 他想到了办学,然而基于二人台一开始就被列入“穷人的文化”,基于它的草根性,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这种没有什么市场的东西,惟有那些有才艺但没钱上好一点艺术学校的孩子们才会更加珍惜成才的机会。这样一考虑,武利平才打算筹资办学。 因为对武利平的信任,因为对二人台艺术的喜爱和对其前景有忧虑,企业家纷纷解囊,经多方努力,该项目被列为朝霞工程,取得了政府支持,资金有了着落。2005年4月,招生工作开始,该到起什么名字时,武利平说就叫二人台明星班!今天我们努力培养他们,就是要他们明天争做二人台明星演员,去传承和弘扬二人台艺术,这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目标。 ★“用‘国剧’基本功打造未来之星” 百余年来,二人台反映着晋蒙陕冀人北出塞外走西口谋生的厚重历史,凝聚着蒙汉民族交流发展的文化因子,二人台是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如何传承和发展是摆在所有拯救二人台的艺术家面前的一道课题,武利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二人台原来就是以坐腔形式发展起来的,一个戏曲形成,从它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吸收其它的艺术表演形式和技巧而不断创新发展。京剧是国剧,它的基本功夫堪称戏曲之经典,拿来为我们所用,目的就是想给孩子们打下一个扎实的戏曲基础,让京剧的基础工夫融入到二人台的表演中,完成京剧和二人台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结合会让这一代孩子成为新型的艺术工作者,新型的二人台明星。” 开班仪式现场,记者见到了武利平专门从内蒙古京剧团聘请来的国家一级演员孙秀枝、武剑夫妇。武剑告诉记者,踢腿、练眼神、吊嗓子、练身段,这些都是京剧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练好了,对于二人台整体的表演效果会有个大的提高。 ★“二人台成就了我,我要为它做点事” “我是从乌兰察布唱着二人台成名的,乌兰察布养育了我,二人台成就了我。”武利平对记者感慨地说。 被誉为“内蒙古第一笑星”的武利平祖辈挑着担子走西口落户到了内蒙古,由于祖籍是山西,他从骨子里对流行于晋陕蒙冀四省区的二人台有着断骨连筋的情缘。他把二人台艺术用小品的形式搬上荧屏;他把女儿武燕妮从小培养成一名集二人台表演与主持才能为一体的专业人才;他把二人台用电视多媒体形式整体包装,开辟《西口风》栏目,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他筹措资金创办二人台艺术明星班拯救濒危剧种,他说“二人台成就了我,我要为它做点事,要让二人台唱响大江南北。” 他11岁进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乌兰牧骑,学习声乐、舞蹈和各种乐器,学习了多种戏曲。二人台戏曲的代表作有《摘花椒》《喜上喜》《卖油》《光棍汉与外来妹》等,他最初表演的小生像《走西口》中的太春、《卖碗》中的王成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形象。由于平时他喜爱模仿能维妙维肖,在17岁那年在一次全区现代戏调演中扮演二人台小戏《分粮》中的老农,赢得了专家一致好评,凭借自身的天赋,把相当有难度的彩旦戏《探病》等继承下来。 武利平艺术生涯丰富多彩,除了从事二人台表演,也参加小品及影视剧的拍摄,从电视剧《武则天》里的王公公到《县委书记》里的未书记,他用憨厚的笑容和出色的演技征服了观众。 ★《西口风》劲吹二人台 6月25日,由武利平和他的女儿武燕妮联袂担纲主持的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大型娱乐综合节目《西口风》正式开播。 武利平说:《西口风》是一档以二人台、漫翰调、山曲等民间曲艺艺术整合而成的娱乐节目。节目以选手现场竞技的方式出现,增加对抗、悬念、观众互动等娱乐文化元素,老少咸宜,具有收视的冲击力,尤其对二人台的传播能起到大众参与、全社会认知的良好作用。“在《西口风》的舞台上观众可以开心感受艺术氛围,快乐实现平民梦想,大众的舞台打造大家的明星。”武利平如是说。 ★内蒙古二人台正突出重围? “二人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如果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了,那实在是我们的罪责。”武利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由于受历史、地域、文化、语言、艺术形式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限,人们与二人台渐行渐远。相比之下,东北的二人转却随着赵本山、潘长江等一批人的尽力打造,异常火爆。 武利平在分析原因后提出,要想让内蒙古的二人台“突出重围”,一是要建立像何庆魁、乔杰等杰出的创作班底,根据演员特色量身定做,实行编、导、演一条龙的操作方式。二是要扎根于繁衍自己的土壤,打造出精品剧目来。 日前,武利平专门召集了由内蒙古二人台协会、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内蒙古二台艺术团、内蒙古晨报社等单位代表组成的专家团对二人台艺术的前景和发展进行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提出,从现在这期明星班开始就严把语言关,以普通话为主要基础发音,使二人台的方言俚语让全国观众听得懂,这样二人台唱响大江南北才能指日可待。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