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央视《生活》专题 > 正文

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10:15 央视《生活》
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组图)

“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生活》8月11日播出《寻找声音》,以下为节目内容。

  “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位因药致聋

  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之所以带给人们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舞蹈本身的华美,更在于参加这个舞蹈表演的全部都是聋哑演员。这些聋哑演员中,绝大大部分都
是由药物导致的耳聋。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刘艳:一共是二十一位演员,十二个女演员九位男演员。

  记者:这里面有多少位是因为药物致聋的?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刘艳:一共有十八位,十八位都是因为药物致聋。

  在这18位聋哑演员中,绝大部分都又是都是在两岁前后,因为发烧时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耳聋。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姜馨田:发高烧三十九度多,当时很小,妈妈带去

医院打针,过敏导致了耳聋。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刘艳:一岁半致聋的,是庆大霉素导致耳神经失聪。

  人工耳蜗属于高科技产品,所以价格比较贵,一般需要花费二十万元以上

  在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记者了解到,我国七岁以下的聋儿中,超过30%是由药物毒副作用导致的耳聋,导致耳聋的药物主要有两类常用抗生素。

  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副主任陈振声:一种叫氨基甙类抗生素,它的主要代表就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小诺霉素,第二大类就是非氨基甙类抗生素,代表药物就是洁霉素和红霉素。

  其实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抗生素类药物之外,像阿司匹林这样的药物和利尿剂也会影响听力。

  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副主任陈振声: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制剂,比如我们过去经常用的解热镇痛片,还有阿司匹林,第三类,我们有时叫它利尿药,得心脏病水肿了,用的这些药物,像速尿克尿噻等等,这是一大类,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些抗肿瘤的药物也可以出现(耳聋)。

  说到药物导致耳聋,人们大都会想到西药,但是专家指出,长期使用一些含有重金属的中药同样会损害听神经。

  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副主任陈振声:有些含有汞,含有砷,比如过去我们讲的朱砂,这些药物它里面含有一些重金属,用的不当也可以引起耳聋。

  1999年,国家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公布了30种容易导致耳聋的药物,而这其中最用的药物就有十多种: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阿司匹林、奎宁、速尿、利尿酸。

  人工耳蜗价格在二十万元以上

  药物导致的耳聋多为感音性神经聋,也就是说药物损伤的是听觉神经,听觉器官并没有受到伤害。

  感音性神经聋,听力损失是70分贝到120分贝。专家指出,对于这样的孩子,通过配戴助听器就可以帮助恢复一部分的听力。

  而重度感音性神经聋,听力损失一般都在100分贝以上。对于这种程度的耳聋,恢复听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安装人工耳蜗。

  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副主任陈振声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副主任陈振声:到目前为止,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应该说能够解决百分之九十一以上的,或者说百分之九十的耳聋都可以从中得到益处。

  人工耳蜗分为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需要通过外科手安装。因为人工耳蜗属于高科技产品,所以价格比较贵,一般需要花费二十万元以上。

  孩子的语言发育最佳时期是在两到四周岁,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帮助下,聋儿还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来逐渐区分各种声音。能听懂声音后,聋儿才能够模仿语言,学习说话。经过严格训练,借助于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聋儿都可以恢复一般的听说功能,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

  借助于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因药物而导致耳聋的孩子们重新又回到了有声的世界,虽然这种回归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有声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依然有所差别。不幸已经发生,我们只能选择面对,而对于不幸发生的原因,我们却总是那么心有不甘:如果医生用药的时候能够慎重一些,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果家长平时能多学习一些婴幼儿用药的知识,随时观察孩子的成长表现,及时发现异常反应,为治疗多争取一些时间;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广泛地宣传用药安全,用药禁忌……也许,因药致聋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播出时间:

  ·首播CCTV-2 周一至周五18:45

  重播次日16:15

  线索征集:

  ·移动、联通、

小灵通用户发短信到9999619(每条0.3元)

  ·热线电话:010-68579889转315

  ·e-mail:315cctv2@vip.sina.com

  相关专题:央视《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