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42年前救火英雄欲补办荣誉证书遭拒(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09:13 华商网-华商晨报
42年前救火英雄欲补办荣誉证书遭拒(组图)

张福荣全身烧伤面积达到45%,头脸多为三度烧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42年前救火英雄欲补办荣誉证书遭拒(组图)

部分当年救火英雄的合影■本版图片据《广州日报》


42年前救火英雄欲补办荣誉证书遭拒(组图)

救火英雄们手上留下的累累疤痕■合成图片


  42年前,原锦州汽车站26名工人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了一场本可能造成更大损伤的爆炸事件,他们也因伤致残。

  42年中,他们有的人去世了,有的人终日受到病痛的煎熬,有的甚至拾荒为生。

  于是,仍在世的英雄从2000年开始,为了一纸早在几十年前就该颁发的英雄荣誉证书
,开始了漫长的追索……

  71岁的张福荣每次去医院看病,除了厚厚的病志外,还要携带一本绿色的《锦州公路交通志》。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里面的记载来向医护人员证实自己是救火英雄,这样可以省去10元钱的挂号费。

  42年前26人冒死救险

  “当时跑肯定是来得及,但是当时的念头就是把车推出去,推到外面空地,没了明火就可以降低爆炸的危险。”

  张福荣说,1964年1月3日,原锦州汽车站的12间新建厂房里,20多名维修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着。整个上午,张福荣、董世全、赵瑞等维修工人都为一辆解放牌大货车忙碌着,货车司机刚刚给原本仅能容90多公斤的气罐超压加了100多公斤的液化气。“当时因为国内缺乏石油供应,所以不少客运和货运汽车都改用液化石油气。”

  下午1时45分,张福荣等人正在给汽车检修时,货车右侧突然“砰”的一声巨响,超压加气的液化气罐裂开了一道30多厘米长的大口子,高压的液化气气体一下子把解放汽车的挡泥板打飞,并将旁边的火墙冲塌了足有半平方米,液化气立即开始弥漫到整个维修车间,加上冲塌的火墙明火,一场大爆炸迫在眉睫。

  “快来人啊,快把车推出去,要爆炸了!”董世全向工友大声疾呼。闻讯赶来的王绪文、马春山、王家礼、刘铸州、王素清、张光跃等人奋力将车向车库外推去。

  据张福荣回忆,当时整个

汽车维修站是建在一个大型木材场,紧紧靠着木材场的有6栋居民楼、一栋宿舍、一栋办公楼,而仅木材场当时就堆积着足能装满近百火车皮的木材,一旦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跑肯定是来得及,但是当时的念头就是把车推出去,推到外面空地没了明火就可以降低爆炸的危险,也能保住厂房和居民区。”他说。

  于是,26个人一部分人边清除汽车前的障碍物,一边大喊着奋力推动“嘶嘶”漏着液化气的大货车向外走,谁知刚推了10多米,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爆炸发生了。

  “当时就是一道白光,我人就飞出去了,再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张福荣回忆。

  “我的整个头像被撕开一样,一团火罩在手上、身上,眉毛、头发、嘴里全是火。”时任售票员的王素清一想到这样的情形就像回忆一场噩梦一样。

  这次爆炸不仅将26人全部炸倒,连周边民房的瓦片和居民区的玻璃也全部震碎。紧挨着货车的几个工人都被震飞到六七米以外,躺在血泊中不省人事。

  此时,在一公里外正在培训的汽车站干部们以及周边居民听到巨大的爆炸声,都陆续带着各种救火器材赶到。好在26人冒死将车推到了空地上,从而避免了一场重大火灾。

  “口头英雄”一纸凭证都没有

  “那个年代,都提倡无私奉献,英雄要待遇,就不是英雄了!”

  “同志,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话没有?现在你的病情很危险,我们现在抢救已经尽力了。”这是张福荣惟一能回忆起的在恍惚状态时医生问他的话。

  张福荣说,当时发生爆炸后,锦州汽车站立即将此事汇报给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当得知26人为抢救国家财产负伤后,有关部门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救火英雄”。但是,由于烧伤严重以及当时的医疗水平,尽管抽调了大连、沈阳医大以及北京地区的烧伤专家,多人情况仍然极其危险。尤其是张福荣,全身烧伤面积达到45%,头脸多三度烧伤,并发了多种严重症状,当时专家表示已经没有办法救治了。

  “好在最危险的时候,两位上海的烧伤专家赶到救了我的命。我那时候,真是感动啊!”说到这里张福荣眼里噙满了泪花。

  昏迷半个月后,苏醒的张福荣吃起了护士喂给他的一根面条,“喂了我几分钟,咋也喂不进去,嘴的肌肉都不好使了。”

  董世全全身烧伤面积也达到20%,手和头部烧伤严重,而他只能算是26人中烧伤情况中等的。王素清是26人中惟一的一个女同志,当时只有不到20岁,长得很漂亮。这次爆炸给她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烧伤面积达到56%,一只耳朵烧得只剩下耳垂,双手烧得严重变形———而这,还是经过56次整形和植皮手术后才达到的效果。

  受到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其他一些受伤人员的烧伤也未能得到良好救治,伤口化脓、感染,有的还因此截肢。

  爆炸发生后,英雄的事迹开始在全国为人所知晓。其中,交通部主办的《汽车杂志》1964年第三期发表了社论和多篇报道,《交通动态》17期刊载了交通部、政治部向锦州汽车站26名英雄学习的决定。随后,锦州日报、辽宁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都报道了这26人的事迹。

  就在爆炸发生后10天,因伤情严重26人中的程洪义最终伤重去世。两天后,在程洪义的追悼会上,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的潘琪在2000人参加的追悼会上宣布,26人是救火英雄,牺牲的程洪义为烈士。

  令人感叹的是,有幸活下来的25人病情稳定后,因为医院床位紧张,张福荣等人都自动在伤还未全部痊愈的情况下,陆续主动离开医院病房。

  随后,张福荣、王素清等人作为锦州救火英雄,开始频频被学校、机关单位请去作英雄事迹报告。“这样大约持续了一年多,当时大家心里也想,都说我们是英雄,但是为什么连一纸凭证都没有呢?怎么证明我们是英雄啊?”

  一张英雄证书,成了他们集体的期盼和追求,但是现实和他们开起了玩笑。当时汽车站相关负责人的回答就是:“你们到处作报告,咋不是英雄呢?你们肯定是英雄,证明都放在你们档案里了。”

  张福荣说,在那个年代,个人是无法查阅自己档案的,将信将疑的25人在后来交通部领导慰问的时候,在汽车站负责人授意下,就没有再提此事。此后,他们陆续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拖着带伤的身体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张福荣因为技术过硬,还继续在一线的车队担任工作,但伤口反复溃烂,而且经常突发癫痫,几次在工作中发作差点抢救不过来。而其他人的情况也类似,无法像常人一样完全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随着一天天过去,这20多人感觉到单位对自己的一些照顾也不像以前那样了,因为有时病情发作耽误工作,张福荣等人每到年底涨工资的时候就涨不上去,以至于退休的时候他们拿的还是很低的工资。

  “那个年代,都提倡无私奉献,英雄要待遇,就不是英雄了!”张福荣这样说。而有关“英雄称号”的问题,也就此搁置下来。当时任锦州汽车站站长的杨杰表示:“当时也是没经验,没有想到及时去办理英雄手续,要不后来就不会发生这些问题。”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6,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英雄 救火”的相关新闻
救火英雄生活潦倒借助报道闹市行乞 (2006-09-17)
救火英雄的尴尬是社会的尴尬 (2006-09-15)
组图:救火英雄何伟昨晨走了 (2006-08-28)
救火女英雄晚景凄凉续:当地政府关注英雄困境 (2006-06-24)
救火女英雄晚景凄凉续:市委书记登门慰问 (2006-06-23)
救火女英雄晚景凄凉续:老邻居照料其30年(图) (200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