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0月11日14:33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原标题:女子扶摔倒老人被质疑摆拍想当网红 老人现身作证

■老人回忆被扶情景。 本报记者 石英杰 摄

  《女子扶摔倒老人被挖苦“想成网红”》追踪

  本报讯(记者 石英杰)昨日,本报(04版)对保定一女子扶摔倒老人遭遇网友挖苦的事件进行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广播网等100多家网媒予以转发,引发网友热评,大家纷纷谴责个别网友的不良言论。被个别网友挖苦想成为“网红”的爱心女子在舆论旋涡中并没有现身。对于摆拍的质疑,被搀扶救助的脑梗老人裴京哲昨天站出来为女子澄清。

  女子扶摔倒老人摆拍想成“网红”?记者连续两天在微信上给这个女子留言,她始终没有现身。昨日上午,记者赶赴事发地望都县对爱心女子进行寻访。此前这名女子微信回复网友质疑时显示地址是望都县一家辣制品厂。在望都县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工作人员帮助下,通过走访当地市场监督局和村干部得知,这家企业早在多年前停产。目前,该厂址被一家工程单位租用。这家单位负责人看完女子照片后表示不认识。

  中午12点多,记者找到了这起事件中被救助的老人。老人住在城内村,名叫裴京哲,67岁,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由于患有脑梗,他的右半边身体活动受限。照片中那辆三轮车就在狭窄的院子里,三轮车的高度大约有80厘米,右边的脚镫子上有个特制的脚环套。老人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他有早起遛弯捡垃圾的习惯。当天在火车站广场附近,不知怎么就摔倒了,后来被人搀扶救起。“我既不认识那闺女,也不认识拿相机的年轻人。不能冤枉好人,我愿意站出来给闺女作证!”老人激动地说。

  老人的女儿裴会娟,就是网友“流浪的风筝74048949”。她告诉记者,当天从微信上,偶然看到了父亲被救的照片。看到个别网友不断质疑的留言,她立即作了澄清。“我很理解那个好心女子的心情。”她告诉记者,“我特别想见到那位好心人,当面表示感谢!”

  望都县委宣传部网信办主任于兰茹表示,跟帖评论是群众在网上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互动交流、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网民应该“阳光跟帖”,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做到文明评论、理性跟帖、善意回帖。作为负责任的媒体,燕赵晚报深入全面报道爱心女子扶摔倒老人受挖苦的事件,就是用客观的舆论声音对社会舆情进行良性引导,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小雅

相关阅读

开一天的会,您尿涨不?

对于开会这事,我想体制内人人都深知个中滋味,皆有发言权。虽说有些会议繁多、冗长、无味,但会议中还是有一些好玩的细节,被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克什米尔的困局是怎么一回事?

印巴的敌意是否会随着克什米尔的乱局升温?着实令人担心。

感谢北京市府让我有做滴滴司机的资格

就差直白地对外地人说:你们进京可以把钱留下,把汗水留下,但不要给这座城市添麻烦。——世上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

借别人的悲剧,倒自己的苦水

在咱们这个社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这个意义说,张锐的离世,是社会的损失。但让社会善待张锐的最好途径,只能是更多人努力变成更好的张锐。

  • 化解医患矛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小学生球赛比分25:2,假球从娃娃抓起
  • 会说话的工具:古代西方残忍的奴隶观
  • 莎士比亚最最最最重口味的一部剧(图)
  • 冯轲劣迹斑斑,张靓颖为何不肯离开他
  • 像张靓颖一样笨拙的去爱,有何不可?
  • 和英国最狂热的桌游收藏者谈人生(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