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罗哲宇:朴实不曾过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9:35 中国青年杂志
文-罗哲宇 曾介绍我的几个学生认识一位朋友,一段接触后,这位在新闻业内工作多年的编辑对我说,你的研究生都挺朴实的。我愣了一下,说实话很少有人这样评价我们学校的学生,马上给自己贴金:“那是我选择学生的标准。”得意之余,不免思量起来,什么时候开始,“朴实”成了我的择生标准之一呢? 读书时,如果有人评价罗哲宇是“朴实”的人,我一定不会当成赞美,反而会很郁闷。认为他是在说我“不够聪明”“呆头呆脑”“落伍老土”等等,这对一个年轻女孩儿,是很忌讳的。那时的我,努力在人前展示诸如“聪明伶俐”“青春可人”“能言善辩”,甚至为卖弄“学识”和“口才”而费尽心机。直到工作后,最喜欢听的还是诸如“聪明、积极、伶俐”这类字眼儿。在我的头脑中,朴素、实在,是很遥远的词儿,甚至一度与“能力不强”“不适应社会”连在一起。 接受“朴实”甚至喜爱“朴实”,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也说不清了,只是模糊觉得是从我厌弃“朴实”的反义词开始的。朴实的反义词诸如“雕琢、浮夸”,是我天性不喜的,但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也曾将其理解为“精致、华丽”,无论在服饰还是性格上,都试图刻意修饰,但毕竟并非真的擅长和热衷,很快就厌倦和放弃了。而对“浮夸、雕琢”的进一步警惕,还是得益于我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要求我接触大量论文,我发现:那些夸夸其谈的华丽论文,往往言之无物、毫无建树,反倒是文字简洁朴实的论文,通常言之有物、发人深省;那些热门研究领域,总是论著如过江之鲫,却少有精品,而所谓冷门领域的研究成果,虽不能说篇篇上佳,总体质量却确实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更深切地感到,“浮夸、雕琢”的行事作风是多么令人反感。有一种人,聊天时夸夸其谈——人生理想事业人性,什么都懂,对什么都看透了;还有一种人,矫揉造作、自我感觉良好,从不真心佩服别人、总是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这两类人,从长远发展看,学术上必然是浅尝辄止、毫无建树,与人交往时,只会惹人讨厌、到处碰壁。 为了不让自己也成为这类令人讨厌的人,我尽量收起小聪明,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遏制常常泛滥的自得情绪,真诚学习和赞美别人的优点。渐渐地,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收获的真心和笑容也越来越多。工作中我也观察到,往往是诚恳而又意志坚强的学生,最终会收获事业的成功。所以近年来,我在选择学生时,不再仅仅看他们当前的学术水平、思维状态,还要考察其可塑性,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性格是否有朴实的一面,或者至少是绝不能有浮夸的倾向。 当然就我自己而言,还仅仅是希望能够做到自然和真诚,离“朴实”还有很大距离。朴实是“淳朴诚实、质朴笃实”,能当得起这几个字的人,或者是天性如此,或者是有大智慧。前几天看到一篇报道,说季羡林先生在文集出版前,要求编辑把序言中“国宝级学者”“国学大师”字眼去掉。我马上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散文,张中行先生在文中说,季老是他生平所识最“朴厚”的人。淡泊名利是中国文人的德性修养,但真正能一以贯之,始终清醒的,应该只有季老这样的质朴诚厚、大彻大悟之人吧。 在一个注重包装、讲求吸引眼球的时代,朴实这个似乎是属于小农经济年代的品性,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可是市场经济有一条黄金定律:稀缺资源是最具价值的。当削尖脑袋向上爬、为求轰动不择手段、以名牌标识身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时,我们身边的那位自然、诚恳、不张扬的同事或朋友,反倒被凸显出来了;当浮躁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时,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安心,把真心托付给他们,我们更放心。 季羡林老先生当选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可能也是这个缘故吧,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 他身上有我们最向往的、最“时尚”的品质。谁说朴实过时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