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莹:记录不可煽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9:49 中国新闻出版报

  近来,杨丽娟追星导致其父自杀,客死他乡事件成了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更有主流媒体专门派出记者团对该事跟踪采访,并将相关报道作为头版头条。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当事人行为的不解、对其父去世的惋惜,更多的便是对媒体有意过分炒作的声讨。为了进一步了解事件本身,更为了了解跟踪该事件的记者的真实报道想法,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新京报》娱乐记者杨林。

  “这也许是个几十年都难得一遇的新闻题材。”这是杨林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评价。问及缘由时,他冷静地分析到,这件事已经不单是娱乐问题,更多的涉及到社会、时事等问题,比如青少年心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法、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弱势群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媒体去关注和报道的,一件事能触及到这么多层面,它的新闻价值可见一斑。

  随后他也表示,由于众多媒体的关注,使得报道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失控。然而由于中国过度消费化的环境、社会转型等现实情况的影响,媒体的竞争又日趋激烈,有竞争要生存就得有刷新的手段,就必须拿出抢人眼球的东西来。所以会导致出现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大家都争先报道。但他强调,不能因为媒体的过多介入就完全否认媒体的行为。不可否认媒体对当事人的同情心,当然也不能否认媒体有挖掘独家新闻的目的。我们应该较为客观地去看待整件事,也要冷静地去分析媒体的行为。

  当被问及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责任时,他表示,媒体一直在扮演一个救助者的角色,承担一个救助者的责任。虽然他们只是通过调查的方式,通过“为什么”、“怎么回事儿”等的询问,通过真实客观的记录在进行着。他们想通过这些真实的展现给受众一种启示,但毕竟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例如杨臣纲捐助杨丽娟这件事,杨臣纲有绝对的主动权,他的行为也只是他个人价值的判定而已。就像我们的报道初衷一样,虽然报道这类事件所能涉及的“禁区”较少,能给记者一个发挥职业冲劲儿的机会,但我们还是本着不煽动、只记录的原则进行着,只是希望报道后能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张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