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两年前,患尿毒症的22岁安徽小伙小张,用妈妈捐给他的肾做了活体肾移植手术,术后一切正常。但两年来,小张并没有按照医嘱吃药做检查,他把家人给的医药费偷偷省下来,到网吧里玩游戏。半年后发现,移植的肾脏已失去功效。

  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近日,浙大一院举行了以“呵护生命的礼物”为主题的肾友会,150多位肾移植患者参加。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吴建永说,每年等待肾脏移植的患者越来越多,每一位得到肾脏移植机会的患者都是幸运的,应该好好保护这份“生命的礼物”。

  两年前,22岁的安徽小伙小张因尿毒症在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做了活体肾移植手术,当时,他妈妈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给他。手术很成功,用小张自己的话说,除了每天要吃抗排异的药物,他觉得自己和健康人一样。

  手术后,小张每天按时吃抗排异药物,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后来时间久了,他开始麻痹大意。小张发现偶尔几次忘了吃抗排异药物,也没感觉到有任何异样,每次到医院检查,结果都正常。于是,他偷偷减少了吃药剂量,定期的检查也不去做。

  过了半年,小张觉得人没力气,胃口也不好,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移植的肾脏已经失去功效,不起作用了。

  为什么肾移植手术后才两年,移植肾就“坏”了呢?小张的妈妈和医生都难以置信。在追问下,小张终于说了实话:这两年来,他并没有按照医嘱吃药做检查,他把家人给的医药费偷偷省下来,到网吧里玩游戏了。

  今后,小张只能继续做透析来维持生命。

  吴建永副主任说,人体对非自身东西会排斥,这原本是人体有益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对肾移植患者这样特殊的人群来说,会导致所换肾脏的损坏和功能衰 竭,因此,肾移植后的患者需要长期吃抗排异药物。如果没有按照医嘱按时吃药,可能会导致急性排异反应,出现小便量减少、发烧等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 慢性排异反应,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一旦出现症状,后果已经很严重,就像小张一样,发现时移植肾已经失去功效了。

  “目前,我们医院排队等待肾脏移植的尿毒症患者有2500多位,但是由于肾脏器官来源短缺,平均每位患者要等待5至10年,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

  活体肾移植可以减少尿毒症患者等待肾源的时间。目前,浙大一院每年活体肾移植手术量在150例左右。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800多例活体肾移植手术。

  吴建永副主任说,捐献必须符合伦理学的原则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自愿和无偿的前提下进行。手术对受供双方有明确的要求,一般要求捐献者和患者的 关系分为三种:1。夫妻之间。2。三代以内血缘关系的亲属。3。养父母与养子养女之间。捐献者年龄要求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必须身体健康,没有肿 瘤、心脏病等相关疾病,包括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大学里党委与行政的二元权力

虽为二元领导,但“二元”的权力并不均等。高校中的大量“人事”故事,都和这种二元格局有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则领导者不负责,二则以党干政。

科学界如何面对"我们恨化学"

科学是求真的学问,自有其力量,不应惧怕批评、质疑甚至谩骂,就像历史不曾惧怕宗教、政治和传统的霸权一样。科学共同体对待公众对科学的批评,不能走当年宗教裁判、剥夺科学自由发声的老路。科学共同体面对公众批评的容忍度,不妨更大一点。

美国该为“圣战主义”负责吗

美国人一面高喊“反恐战争”,另一面却使“圣战主义”愈演愈烈,两者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理解这一点,就不会为表面上的矛盾感到困惑。

有一种恶俗叫中国式闹洞房

国人办喜事历来好面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在面对如此恶俗的做法时,应该要三思而后行,物极必反,与喜事欢庆的意义实在大相径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糟粕的要抛弃,优秀的要传承。

  • 卢麒元:土耳其之凶狠非同寻常
  • 中小学生每天作业3小时反讽了谁
  • 武王伐纣时出现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 朱大可:"诗歌麻将"都会有哪些玩法
  • 谭飞:心中年度最佳《火星救援》
  • 山佳崔:亲吻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 攻略:如何玩转最精华的毛里求斯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