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1月18日09:54 钱江晚报

分享

  天一冷,孩子尿床的情况多起来了,来浙大儿院遗尿门诊就诊的孩子也多起来了。

  肾脏泌尿中心主任毛建华,最近碰到一位特别焦虑的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来看遗尿门诊。4岁孩子尿床很正常,这位妈妈为什么那么焦虑呢?原来,她小时候也尿床,而且一直到二十几岁才摆脱这个让人尴尬的毛病,她不想儿子也经历和她一样的痛苦。

  毛建华说,遗尿确实有遗传倾向,不过家长不必太担心,90%的遗尿都可以治疗。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因为孩子尿床而惩罚责备。

  因为尿床

  她都不敢交男友

  这位妈妈告诉毛建华,自己因为尿床的毛病,从小都很自卑,没什么朋友,长大了更加不敢交男朋友,所以拖到三十几岁才结婚。

  妈妈自己是来浙大儿院进修的B超医生,看到这里有遗尿门诊,所以就带儿子来了。

  毛建华给小朋友做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尿量比较多。

  “尿量多,可能是缺乏一种叫血管加压素的化学物质。”毛建华解释说,这种物质在晚上会分泌更多,告诉身体少生产尿液;如果缺乏这种物质,晚上尿液就比较多。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补充血管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

  毛建华把治疗方法告诉这位妈妈,她高兴得不得了,儿子不用像她那样经历一个孤独的童年,将来也不怕找不到女朋友了。

  孩子尿床,大人也很痛苦。

  毛建华的门诊来过一个12岁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必须得半夜叫醒他一次,有时候叫得晚了,或者父母太累了没起来,准尿床。检查发现也是缺乏血管加压素,吃了药之后很快就好了。

  毛建华还碰到过很多孩子,一晚上得折腾父母3、4次,白天也是,虽然尿量不多,但不停要上厕所。

  “这些孩子,可能是膀胱比较敏感的缘故,有一点点尿,就向大脑发出‘我要尿尿’的信号,所以不停要上厕所。”毛建华说。

  如果是膀胱比较敏感的缘故,可以通过膀胱训练逐渐改善:尿尿的时候,中间停一停,憋一会儿,再尿,这样可以训练膀胱括约肌,慢慢的孩子就可以自己控制排尿。

  5岁以上孩子总尿床

  要去医院看看了

  毛建华说,造成遗尿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缺乏血管加压素,占了近2/3,其次是膀胱容量过小,大约占1/3,还有一小部分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血管加压素缺乏,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影响,但因此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超过的大人的想象。”

  毛建华说,遗尿症可能影响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

  大多数孩子在3~4岁时能学会控制白天排尿,但晚上尿床是很正常的情况,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还会偶尔尿床。但是5岁以上,如果平均每周至少两次尿床,并持续3个月以上,就应该寻求医疗帮助。

  据统计,5岁的孩子遗尿症的发病率高达16%,在7岁儿童中10%有遗尿症,并有2%到3%患儿一直持续到成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大学里党委与行政的二元权力

虽为二元领导,但“二元”的权力并不均等。高校中的大量“人事”故事,都和这种二元格局有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则领导者不负责,二则以党干政。

科学界如何面对"我们恨化学"

科学是求真的学问,自有其力量,不应惧怕批评、质疑甚至谩骂,就像历史不曾惧怕宗教、政治和传统的霸权一样。科学共同体对待公众对科学的批评,不能走当年宗教裁判、剥夺科学自由发声的老路。科学共同体面对公众批评的容忍度,不妨更大一点。

美国该为“圣战主义”负责吗

美国人一面高喊“反恐战争”,另一面却使“圣战主义”愈演愈烈,两者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理解这一点,就不会为表面上的矛盾感到困惑。

有一种恶俗叫中国式闹洞房

国人办喜事历来好面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在面对如此恶俗的做法时,应该要三思而后行,物极必反,与喜事欢庆的意义实在大相径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糟粕的要抛弃,优秀的要传承。

  • 卢麒元:土耳其之凶狠非同寻常
  • 中小学生每天作业3小时反讽了谁
  • 周作人研究为什么曾经是研究禁区?
  • 村上春树的成长爱情小说是怎么写的?
  • 谭飞:心中年度最佳《火星救援》
  • 山佳崔:亲吻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