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1月29日11:58 扬子晚报网

分享
现场图 现场图
现场图 现场图

  原标题:小学生生存训练学杀鸡 场面残忍血腥引争议

  “太残忍了!”看到教练演示杀鸡,不少孩子都胆怯地闭上眼睛,有的甚至撒腿跑开。日前,在一场小学生野外生存活动中,杀鸡环节引发不小的争议。将家禽宰杀的场面展现给孩子们,是在传授必要的生存技能,还是在展现杀戮和血腥?生存教育与爱心培养的界线又在哪里?

  现场

  近半小学生觉得太残忍看不下去

  南京小鹿定向俱乐部的吴老师向金陵晚报记者介绍,他们组织的这次野外生存营针对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一共进行了两场,总共有28个孩子参与了活动。

  生存营是在高淳进行的,为期3天2夜,为了提升孩子们的野外生存能力,设立了自然岩壁攀爬、野外搭建住所等一系列活动,而捕捉、宰杀和烹饪家禽也是其中一项。

  “野外生存需要获取食物的能力,要学会捕捉和宰杀禽类。”吴老师表示,设置这个环节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教会孩子们基本的生存技能。

  第一期活动有19个孩子参与,大家本来围成一圈跟着教练学习杀鸡,不过,当教练将一只鸡死死地控制,准备抹脖子放血时,学生开始躁动,有9个孩 子因为觉得太残忍了,不忍再继续看下去,拔腿跑开,孩子们直言:“杀鸡真的太残忍了,看不下去!”而剩下的孩子继续跟着教练学习杀鸡的生存技能:如何放 血,如何去毛,如何处理内脏……

  孩子们的反应让吴老师有所思考:面向小学生的野外生存训练中,设置这样的环节到底合适不合适?她将自己的疑惑发到了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不小的讨论。

  争论

  是传授生存技能还是展示血腥场面?

  采访中,家长和网友们对于这类训练是否合适也产生了争论。

  张先生的儿子今年10岁,比较外向,因此张先生平时就会让孩子参与一些有挑战性的运动和有冒险性的活动。“这本来就是一场野外生存的训练,野外 生存环境残酷,迫于生存必须杀生,杀鸡不算什么,孩子应该学会面对!”在他看来,不应该把杀鸡理解为杀戮,而是获取食物,和摘蔬菜、采水果本质上是一样 的。网友“grace”也直言:“大家吃的鸡鸭不都是这么杀出来的嘛,你吃的时候怎么不害怕?正确认识就好,关键还是大人如何引导,没必要让孩子活在乌托 邦中!”

  而反对的人则认为,“许多成年人眼中的食物,在孩子眼中是可爱的小动物。孩子可能因为一只小乌龟的死去落泪,更何况在他面前杀死一只鸡。”市民 李女士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她对这样的生存训练并不赞成,觉得应该尊重孩子的那份纯真,“至于如何为了获取食物去杀生,长大后他们自然能明白,不需要这 么早让他们面对!”网友“小涛”也联系自己的经历提出了反对,他表示自己小时候最怕看杀鸡了,心理阴影很重,很能理解那些不敢看的孩子。“所谓什么年龄做 什么事情,我不认为当着孩子的面杀鸡就能让他懂得生存的必须或者社会残酷性,这个逻辑有点扯。”

  此外,也有市民表示在禽流感疫情严峻的当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应该举办这类涉及活禽宰杀的活动,“还让孩子们看,挺危险的!”

  专家

  最好等年龄大一些再接触

  杀鸡、杀鱼……这样的生存技能有必要让小学生去接触学习吗?记者也请教了教育专家、心理专家。

  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中小学生领袖训练营负责人谷力博士表示,让小学生接受这样的生存训练他觉得并不合适。“一方面我们教育孩子要关爱 小动物,一方面又展现这样血腥的场面,容易让孩子产生内心冲突,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对于生存训练,谷博士强调,一来最好年龄大一些再接触这类训练,比如 中学生可能会好一些;二来像家禽宰杀这种血腥的东西其实没必要刻意让孩子面对,生活中顺其自然地接触就可以了。

  “任何教育都应该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内进行!”南京12355心理热线专家文清老师也表示,让3-5年级的孩子接受这类生存训练还是太小了,至少应该等到孩子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之后,一般要到15岁以后。

  那么,生活中如果孩子接触到动物的宰杀场面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专家表示,家长的引导很重要,要让孩子明白宰杀家禽与尊重生命并不冲突。“当然,太小的孩子还是不建议去面对太血腥的场面。”

  来源:金陵晚报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三千年恩怨

传说中“流奶与蜜”的内波山,靠近以色列边界,几千年前摩西登山向西望去,看到的好地方大都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然而这两个地方的危机和对抗,却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反复。

地方两会,说好的节俭呢?

一点节俭意识都没有的基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在乎政府大手大脚花钱而认真审查各项财政预算吗?各位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否愿意先把当地召开两会的成本预算节省一些呢?

王保安的仕途何以匆忙结束?

从2015年4月调任国家统计局以来,王保安在新岗位的任上不足一年,这位被外界认为“重用”“前途看好”的年轻部级干部,匆忙以这种方式谢幕,令许多人猝不及防。

首都,你不能让人如此失望

这是北京,是首都啊!这是一记耳光,打在北京、打在首都的脸上,却是痛在百姓自己的心里。北京的每一个窗口,都不只是行业的治理窗口,更是整个北京、首都,乃至整个中国的治理窗口。这个窗口都亮不起来,中国老百姓的心里能亮堂起来么?

  • 林泉忠:马英九赴南海目的在回呛哪三方?
  • 索罗斯唱空中国他的话你信吗
  • 贺子珍在苏联为何被关进精神病医院?
  • 《红楼梦》中“富二代”与“官二代”
  • 观众真的那么爱《太子妃》吗
  • 我在24岁经历过的“超痛人流”
  • 来炖一锅广州大龙凤的招牌榴莲鸡煲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