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0月22日14:10 观察者网

分享

  原标题:孕妇待产羊水破裂 医生放言“等我上班再生”?媒体人质疑真相

搜索结果搜索结果

  观察者网以“等我上班了再生”搜索后发现,以这句话为标题的新闻着实不少。

网页jeitu网页截图

  21日晚,媒体人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等我上班再生”新闻,真相是什么?》,认为胎儿之死尚未经医学鉴定,上述新闻是在断章取义

截图截图

  首先说明一点:绝不为有错的医院洗地,只要通过医疗鉴定证明有错,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在这篇新闻报道中,基本可以视为新闻初学者的一次反面教育,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的段落比比皆是。接下来详述。

  我们先看一下新闻描述的过程,请新闻同行仔细读一下。

新闻新闻截图
新闻截图新闻截图
新闻截图新闻截图
新闻截图新闻截图

  首先核心过程划重点: 1、从原文中看到,产妇周某和主治医生付华是远亲,这就解释了为何到家里去接,而不是别的医生接生也行。

  2、所谓“等我上班再生”,从原文看,上午八点,产妇第四次破水,此时付华已经在医院,这说明付华至少是在八点前已经到医院了。而产妇真正出现产前征兆是在10点40分。也就是说付华并没有因为上班耽误产妇生产

  3、产妇37岁,胎儿究竟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什么死亡,这是记者唯一模糊交代的,因为即便没有医疗鉴定,也会给个大概死因,新闻中选择了模糊。

  4、医院和医生本人,坦然表示愿意走医疗鉴定,如有问题愿承担责任,但是家属不肯等。

  综上所述,家属认为医院的责任是:

  1、可能收红包了。

  2、家属进了产房是否违反消毒措施。

  3、是否耽误了产妇生产。

  1和2跟胎儿死亡不挨边,第三点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晰。我们不为医生洗地,但是没有鉴定结果出来之前,媒体直接给鉴定了,以标题:“中医院延误生产致胎儿死亡”,实属完全错误。

报道失实报道失实

  记者在新闻中用的子标题移花接木,“望奎县卫生局认为中医院有一定责任,但赔偿需走法律程序”。但实际上,望奎县卫生局的工作人员仅表示:今天是第四次给你们调解了,没确定责任前,不说是谁的责任了。

  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没确定责任前!

  请原谅我说了12遍,说给采访的同行,明明说没确定责任,为什么到了具体的文章,子标题却用了“望奎县卫生局认定中医院有责任”?我甚为不解。

  而且医院的采访中,付华医生本人的采访中,一再强调的都是希望医疗鉴定确定责任,哪里来的承认有责任?

新闻baod新闻报道

  上图中的编辑一看就是没仔细看稿子,把那句“等我上班再生”挑出来,本身这句话记者并未向当事医生核实,而且按照过程来看,这与胎儿的实际死亡原因无关,两者还是亲戚,更不至于刻意不管。

  单独挑出这句话,对医患关系的挑唆,对医生的污名化是极为严重的,会让读者认为医生简直是人渣败类,孕妇快生了竟然说这样的话,然而纵观整个流程,这句话根本毫无意义。

  该怎么做?

  此外,8月15号胎儿死亡,目前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理论上医疗鉴定早该完成,但是文章中并没有提到,通过记者采访时医院的表态可以发现,“家属可以要求对操作过程进行医疗鉴定或尸检”,可以确定截止目前并未做鉴定,而医疗鉴定只要患者提出,医院不可以拒绝,这可以判断出家属还是属于不肯做鉴定,坚决要赔偿一类。

  我们一再强调法治社会,医疗纠纷走法制轨道,然而这起事件中仍是当事家属不肯走法律程序,别说没耐心,两个月早可以走完程序,但却把这些时间浪费在跟医院反复交涉,究竟是为什么,不言自明。

  医疗中肯定会偶然存在种种问题,保护患者利益的最好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合法的医疗鉴定来确认责任,但是这么多年来的“”死人不管啥原因必须赔钱”的习惯,仍然是相当一部分人的首选,个别媒体记者在其中断章取义,不求甚解,标题党,转发后进一步歪曲事实,都对医疗纠纷法制化起到了极为恶劣的作用。

  这里我再次重申我的观点,请走医疗鉴定,鉴定中有违规行为我承诺可以替这位患者撑腰,付华医生有责任经确认后,我毫不客气坚决批他,但是不走医疗鉴定就要钱,不可以!绝不可以!

责任编辑:张小雅

相关阅读

电梯里识“领导”

如何在乘电梯时,从一群陌生人之中准确分辨出领导,也可以说如何在乘电梯时装领导。

仿古建筑是一场灾难

空房子越来越多,它们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等待看起来无解的命运——要么一栋一栋消亡在风雨中,要么被成片成的仿古建筑取代。前者是浪费,后者是灾难。

谁是腐败的敌人

腐败是中国发展的最凶恶的敌人,但谁是腐败的敌人?强有力的纪检监察部门是,而权力规范阳光运作,也是腐败的最有力量的敌人。

社交网络能点燃革命之火吗?

在今天看来,2011年的故事,应该不会再次上演。社交网络推动社会变革的可能性,今后或许也只存在于学者案头的文献之中了。

  • 陶短房:什么是特朗普最大的“短板?
  • 补贴烧钱已是过去,收割模式全面开启
  • 三国那些开国帝王为什么都这么爱哭?
  • 揭秘红学家们红楼人物评论的那些套路
  • 好想打晕张嘉佳,替他去摆弄梁朝伟
  • 男朋友你可以走开,但把丁丁留下!
  • 一直往北走!揭开蒙古国的神秘面纱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